戴蔚高欣欣(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校漂族”是20世纪80年代末就出现并连年存在于高校周围的特殊群体,即使是非典型的中小型城市也出现了各具形态的“校漂族”。其中,招聘单位的人才高消费等各类因素成为了形成“校漂族”的原因。“校漂族”生存现状如何?他们造成哪些影响?本文将以江苏淮安大学城“校漂族”为例,着重分析上述各类问题,为“校漂族”如何从“漂”变为“不漂”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并期待由此能引起社会各阶层对于“校漂一族”的更多关注。
关键词:校漂族;不利影响;应对策略
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因各种原因仍然滞留在学校内或周围,生活在他们曾经熟悉的环境中,成为了不愿踏入社会就业而漂流在各大高校校园中以期达到自己理想目标的“校漂族”。“校漂族”其实不是一个新概念,他们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末毕业生们面对“国家分配与双向选择”政策之时①。而近年来,这个群体不断扩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对于时代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淮安,其实并不是“校漂族”最多的地方,但非典型性“校漂”集聚地的淮安也同样有着为自己、为将来努力着的“校漂”们,他们由于学校氛围、生活经历的不同,呈现出具有淮安地区大学生的独有特点。他们大都是为了考研,为了给自己今后找满意的工作增加砝码。而且,他们坚信一个人的独立首先是经济上的独立,常常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期待着梦想实现那一刻的欢欣鼓舞和感慨万千。这些“校漂”们部分来自农村,他们以改变自身命运为目标,准备走出农村的老家,留在美好的城市;他们更多的是毕业于专科学校,学历较低,阅历甚少,是“校漂”中“底层”,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但是,农村和城市隔了很远,梦想和现实也隔了很远,所以需要他们付出的很多很多。
1“校漂”的分类以及缘何而起
在淮安大学城的“校漂族”问卷调查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年龄方面,“校漂族”主要出生于1982年到1988年,他们占淮安地区“校漂族”的98.6%,可见,80后一族占到了“校漂”总体的绝大部分。在性别方面,男生比例相对高于女生,占到了58.1%,女生略少,占有41.9%。关于婚姻问题,淮安“校漂”基本没有婚姻经历,同居状态也鲜有发生。
最重要的是,淮安大学城“校漂族”类型各异,并充分体现淮安地方性特点。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校漂族毕业后留校分类
从图表数据显示结果看,淮安地区以考研、等待出国等深造活动为目的的“校漂族”达到了63.6%。这虽然较之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的此类“漂客”数目略有下降,但仍然占到“校漂族”总数的大部分。可见,无论地域如何分布,深造主义者都是“校漂族”主力军。考研派向来是在“校漂族”中有较大进取心的一类,占据了“校漂族”总数的一半以上,他们一般是屡败屡战的毕业生,或者是对生存现状不满意,重返考研的一类人。
此外,无可奈何的求职受挫,重返校园的“校漂族”占到的12.1%左右。它包括可以正常毕业但求职不顺,逼不得已留在学校等待机遇以谋求发展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则是因为害怕就业后难以更改,想深思熟虑选择一家最合适的单位,于是也蛰伏在学校,等待一次性就业。
第三类被称作“就业困难派”。他们所占比重高于第二类“求职受挫派”,也远远高出其他的城市同类型“校漂族”的比例,这也体现了淮安“校漂”的地方性特点。这些学生多从淮安各类专科学校毕业,学历很低,在校学习的专业技术也少有精通,同时家境不富裕甚至贫寒,大部分没有考研的能力,有就业的意愿但难以找到对口的岗位。他们常常投递百余份求职申请,但仍找不到工作。可见,这一类型“校漂”的压力是校漂族中最大的,他们大多一面要帮助解决家庭经济问题;一面要承担起偿还各类助学贷款的责任。
在淮安地区较为少见的“校漂族”类型是我的青春我做主的“潇洒派”淮安本地学生中,属于这类别的“漂客”极少。淮安不是经济发达城市,其家庭收入颇丰且父母甘让儿女做长期“校漂啃老族”的学生寥寥无几,即使有也多是家在外地,大学在淮安就读的“富二代”。
对于国家政策等客观原因对“校漂族”形成的影响,我们也要重视。2002年3月国家教育部、人事部等单位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该《意见》强调:“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学校可根据本人的意愿,其户口两年内可继续保持在原就读的高校,待落实工作后将户口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不可否认,国家就业政策的变化使待业者有更多择业的机会,但也滋生了“校漂族”这一类的遗留问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
2“校漂族”带来的影响
根据“校漂族”的自身特性,我们不得不把他们列为疑似弱势群体,他们对于社会、学校、个人和其家庭的影响也多是消极影响。
首先在社会方面,日益严重的大学毕业生闲置趋势导致一些地区和单位出现了人才缺失的现象。这一切都是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相互搜寻的结果②。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本科以上学历者占全部劳动者的比例逐年增高,这使得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学历条件的选择空间变大,而像淮安等地区这类的大学城往往培养更多的专科毕业生②,他们在学历上远远低于用人单位的要求。而且,对于毕业生,城乡差异、地域差异、收入差异等都是影响他们择业方向的原因。在城里,用人单位因过高的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而不能吸收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对物质待遇和工作环境提出高要求的毕业生不能抛弃传统观念,以至于在有限的时间里找不到合适的职位,其中的一些人则无可奈何沦为“校漂族”。“校漂族”多具有高知的特点,甚至自身拥有独特才艺,但有时因各类原因,不能及时有效地融入社会,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才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损失,造成人才资源严重浪费的恶劣影响。
其次是在对学校的影响上,这分为多个方面:
2.1从身份定位看,“校漂族”已经不是在校学生了,但他们仍占用了在校生的学校资源,给在扩招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已经不堪重负的学校设施和管理带来了压力。例如,淮阴师范学院中的“校漂”们常常在校图书馆借阅书籍,甚至在学期末还要和复习备考的在校生抢占座位,使得学院图书馆部分设施在一个月内损坏5次之多。此外,课室自学空间,食堂就餐空间,宿舍居住空间等都从某种程度上受到侵害。
2.2“校漂族”对学校教育在读学生形成合理就业观将产生不良的向导作用。这种不利导向分为两种极端:一种是对于在校生特别是大一新生来说,他们心中会因此产生一种恐惧感。可能由于“校漂”的漂泊生活现状,使得原本心绪明朗轻松的在读学生面对前路未知的人生时,丧失解决困难的自信心以及构建美好人生的动力。另一类是出入校园的在校生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可能潜意识效仿前辈走上“校漂”道路,将“校漂”设定为他们成长的必经阶段。这样的示范效应如果进一步被扩大,其后果不堪设想。
2.3“校漂族”很可能成为学校管理的安全隐患。
他们是未建档案、未注册的学生,从而成为高校管理的盲点。人员复杂,住宿分散,流动性大是他们的最大特性,因此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这个群体鱼龙混杂,极易引发校园高智商犯罪,或者是引起代考作弊等违法乱纪现象。这些都是各个高校最不愿看到的情形。
2.4学校发展也因此遭受严重危害。
“校漂族”因无法正常就业,降低了学校的就业率,使各大高校处于无形的压力之中,给学校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有的学校为了抗拒这种压力,甚至想出了“不含岗位、工资等相关福利的毕业包分配”的“被就业”、“伪就业”等黑色幽默来虚假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最后是“校漂族”对个人家庭、生活的影响。“校漂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弱势群体。不论是对自身发展还是其周身环境,他们都产生了负面作用,并且不断地需要旁人的救济和帮助。比如:
(1)加深的心理危机不可消除。
(2)“漂”生活终始难料,耗费的时间成本不可预计。
(3)无法抑制的依赖情绪,“恋校情结”使“校漂”们难以振作。
“校漂族”对于家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由于他们长期滞留在学校周边,虽然享受着廉价的物质供给,但他们毕竟无稳定的经济来源,衣食起居上不得不部分或全部依赖于父母,因此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年过半百的父母们,在自身辛劳的工作中,还担忧着孩子的未来前途,心理负担大大加重。“校漂族”这种“漂”的状态,这种无法在社会舞台上尽快立足的状态,给个人的家庭带来诸多愁绪。
3如何从“漂”变“不漂”
“校漂一族”对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挑战,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所有人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将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来帮助他们。
我们从多方搜索的方法来看,基本可以总结为以下三条③:
3.1学校应该辅助指导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工作,帮助在校学生武装好自己,面对社会的挑战,顺利步入社会,不做校园“漂族”。并且适时调整他们不健全的就业观、择业观,使他们打好有准备之仗。
具体的说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大学毕业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毕业生自己在求职过程中,不要只顾“形象工程”,要加强自我定位。部分人有过分的“恋校情结”、“都市情结”、“恋人情结”、“求美情结”等,这是要不得的,走上极端的求职之路很可能迫使求职者错失机会、丧失信心。个人的择业目标应当和自身能力相符合,这样才有利于树立自己的信心,从而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优势地位。目标适当,取决于知已知彼。
(2)学校应加大社会实践、工作实习在大学教育中的比重,通过各种亲身经历的社会实践过程来训练和加强大学生的交际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学校的理论课程永远只是纸上谈兵,“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了解当前社会的需求与现状,丰富实战知识和人生经验。
(3)高校应该因材施教,将学生的爱好及特长与教学理论相结合,辅助他们探索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进取方式,使其思考应如何做才能达成自己的理想目标。就业受挫类的“校漂族”常常就是因为择业缺乏优势,才会被市场淘汰。如果他们多才多艺,也许就业压力可得到适当缓解。
(4)各高校还应主动与人才市场双向联合,保持人才市场供需信息渠道畅通,以便向大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信息。
3.2教育部门应当使所设立的招生专业机制与市场供需相匹配。
“校漂族”群体的形成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从表象上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教育体制带来的结果,但追根究底却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迅速而经济结构转变缓慢滞后,高校教育改革步伐慢而市场需求千变万化,导致学生在校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对口。所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以及解散“校漂族”等此类团体的根本办法就是要发展经济,深化体制改革,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3.3高校应该加强对“校漂族”的管理工作。
各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给“校漂族”给予必要的关爱和帮助。高校要对“校漂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包括:人数,原因,居住地点,院系分配等④;要做好对“校漂族”统计和登记工作并成立专门对“校漂族”建立的“学生档案”。其次,依据上面的资料,采用就近管理的原则,将每个学院的“校漂族”由自己学院负责管理,尽可能的给有困难的“校漂族”提供帮助,尤其是打算复习考研的,能够在考研信息,报考工作等方面给予适当帮助。
结语
“校漂族”是依赖于学校又游离于社会的“边缘人”,是处在似学生非学生、似社会人又非社会人⑤矛盾状态的“夹生人”。他们处在熟悉的校园,遵循着多年不变的生活规律,看似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如果他们不能适时改变“温水煮青蛙”的生存状态和“漂泊无依”的生存处境,那么,“校漂”的“漂”状态将对他们的发展起到消极制约的作用。总之,受过高等教育,知识丰富的大学生,应当理性分析,努力寻求可以发挥自身才华的广阔天地。
注释
①廉思.我国“校漂族”群体的生存现状与定量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9(4):40-44.
②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4):69-76.
③黄威.浅析“校漂族”的社会影响及其解决方法[J].北大法律网刊2007(3).
④http://lilunbu09.blog.163.com/blog/static/126849617201055115747613/
⑤薛慧锋.对“校漂族”群体的深层次探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9(12):159-162.
参考文献
[1]廉思.我国“校漂族”群体的生存现状与定量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9(4):40-44.
[2]陈英.漂向何方——浅析大学“校漂族”[J].现代企业教育,2008(3):123.
[3]薛慧锋.对“校漂族”群体的深层次探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9(12):159-162.
[4]黄威.浅析“校漂族”的社会影响及其解决方法[J].北大法律网刊,2007(3).
[5]王仕.论大学生“校漂族”成因及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4):46-47.
[6]张文鸯.新世纪大学生就业现实与理想的妥协——“校漂族”成因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97-99.
[7]潘国廷.对“校漂族”的成因分析与思考[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6(6):9-10.
[8]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4):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