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新(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河南洛阳471500)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还是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教学语言。美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尽管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但它仍然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形”存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以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通过恰当生动的比喻、通俗的语言、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就能有效地激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艺术的语言处理,帮助学生牢记知识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让学生弄懂一个抽象的数学问题,大多时候需要教师的“艺术”讲解。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也是通过语言这个桥梁,让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因此,教师语言的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要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教师就要用儿童化语言和生活化语言,同时,教师还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修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这样学生就易于理解接受。比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三七(),就可以结合一则小笑话:有个小朋友考试遇到3×7=(),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写了二十八。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并且可以达到良好的识记效果。
二、有趣的故事串联,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低年级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强,有意注意时间短,而故事是他们喜闻乐见的,玩游戏又是他们的所好。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组织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孩子们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从而更愿意去亲近数学。
例如,在学《100以内数的顺序》一课时,笔者创设了去蜜蜂大城堡做客的故事情境,串联教学内容。课一开始笔者宣布:“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蜜蜂王国的国王盛情邀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到蜜蜂大城堡去做客,高兴吗?蜂王为了表示它的诚意,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请柬(1~100的百数表)。我们只有破译了请柬上的密码,也就是正确地填写出表上空格里的数,才有资格进入城堡中去。聪明的你们有信心吗?”
情境的创设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他们认真地观察填写,积极地探索表内的规律。通过填数加深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的理解,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将“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等数的排列规律揭示出来,使学生获得对数的顺序的本质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接下来,笔者宣布破译密码成功,百数表就是蜜蜂王国的居民居住情况分布图,笔者于是又提出来找一找邻居家的门牌号,再一次激起孩子们继续探索的欲望。孩子们在合作交流中、在情感体验中寻找规律。最后在选择过数字桥、参观蜜蜂王国的花园、帮小蜜蜂采花蜜、接受蜜蜂国王礼物后与之告别等一个个完整的情景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三、辨一辨,议一议,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新课标要求转变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如果遇到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不妨让学生辨一辨;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妨让学生议一议。让他们自主地进行对话,相互启发,相互提醒,相互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交流、沟通的能力,让问题在对话中解决。
《有余数除法》教学片断:
师:星期天,小胖邀请小巧、小丁丁、小亚、小淘气来做客,他准备了一些苹果来招待他们,现有14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该怎么分呢?你能帮他分吗?
生1:我们组是这样分的。我们是2个2个地分,每人2个,还余6个。(14&pide;4=2……6)
生2:我认为他们这样分是不对的,余下6个还可以继续分,每人可以再分一个,最后余下2个,不能再分了。(14&pide;4=3……2)
师:你们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分法,谁的有道理?
生3:我赞成“生2”的分法,因为“生1”分到最后还余6个能继续分,而“生2”分到最后只剩下2个,不能再分了。
师:你们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4:我们小组不是这样分的。
第一次分,14&pide;4=1……10(还余10个,能继续分)
第二次分,14&pide;4=2……6(还余6个,能继续分)
第三次分,14&pide;4=3……2(还余2个,不能再分)
生5:我们小组还有不同的分法,可以直接3个3个地分,还余2个,不能再分了。(14&pide;4=3……2)
在汇报、交流分法的过程中,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期间教师设疑激思“你们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分法,谁的有道理?你们还有不同的意见吗?”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使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多角度地说一说、议一议、辨一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对话,多向交流,暴露出学生的思维过程,便于教师及时、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