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十里墩中心学校梅响玲
摘要:在新时期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初中数学教学更是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较为死板,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相关教学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利用新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就是通过相关教学工作者的不断实践和探究而创新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组合作教学在教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相应的分析。通过正确、合理地应用合作教学,不断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素养的重要课程。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对当前的初中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相关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相关教学工作者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当中,不断的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形成一种比较完善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被我国教育引入,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为我国教学工作带来巨大作用。
(一)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一言堂和满堂灌,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对数学课本上一些理论的知识进行定向传输,学生只是对这些知识进行记忆和背诵,不具备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功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定向思维,死板的接受来自于教师的内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得不到提升[1]。而且,由于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包括数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接受能力、智商等等的不同,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当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如果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因材施教,根据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当中的各个问题各个盲点进行逐个击破,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能够进一步突出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性
突出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知识的自我探究、自我学习、自我实践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因为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师多使用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的知识学习只是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没有充分的发挥主观意识和能动性,没有对知识进行探究思考,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通过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当中学生通过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探讨明确教学目标,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问题的研究,在合作当中实现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能够活跃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当中,提高教学效果,凸显出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性。
二、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策略分析
突破当前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方式方法的创新,不断优化合作学习,使得合作学习能够进一步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相关教学工作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合理的分组
小组中的元素搭配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构成原则。具体来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基本构成要素要一样,但是小组内部的要素组成就要多样性。比如男女比例、学习兴趣高和学习兴趣低、基础知识较好和基础知识较差、性格开朗和性格内向、学困生学优生等等。一个小组当中要基本包含这几种学生才能够使得小组之间的学生相互带动、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小组合作的开展。而组间同质主要是为了保障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性。如果教师组成的小组一个小组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另一个小组都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样小组与小组之间就不具备竞争力,反而会限制学生的学习[2]。
(二)利用小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未知知识有着较大的探究欲望,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学生是个体的学习,精力有限,力量有限,所以很多学生对于未知知识的探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2]。而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每一个小组都有4到6个成员,且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就可以举众人之力对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与合作,在问题探究过程当中将一些难点进行分解,从多个角度提供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更加有力,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更加深入。
结语:总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新时期背景下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相关教学工作者要正确看到合作教学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不断增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任海艳.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42.
[2]赵艳辉.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