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并发肠结核大便培养结核菌阳性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肺结核并发肠结核大便培养结核菌阳性1例

吴桂兰

吴桂兰山东省临朐县朐山医院检验科山东潍坊262600

【中图分类号】R7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1-203-01

在临床诊疗中,肺结核患者并发肠结核的情况并非少见,但患者大便培养呈阳性的情况较少。为了完善临床资料,更好的服务于患者,现将本院在临床工作中收治的肺结核并发肠结核,大便培养结核菌呈阳性的病例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侯某,男性,现年17岁,学生。患者以发热、胸痛、腹泻40d为主诉来我院就诊。患者叙述,在40d前出现发热盗汗,胸痛腹痛等症状,疼痛为阵发性发作,尚能忍受。患者伴有腹泻症状,大便稀且混有黏液,一日2至3次,食欲减退,周身无力。在本村卫生室曾给黄连素、阿托品等药物治疗10d无明显效果,又口服四环素依然无效。患者于近20d前出现大便带脓血症状,一日4至5次不等,尚未服用任何抗痨药物。患者以往身体状况良好,无手术及药物过敏史。

半年前曾进行胸透心肺,未见异常情况。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无烟酒嗜好,未接种过卡介苗,无结核接触史。查体:T37.8℃,P78次/min,R18次/min。患者神志清醒,皮肤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发现。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脐周及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

脊柱四肢无异常,病理反射未引出。X线片:右下肺片状影,密度不均,边缘欠清,左肺未见异常,肠胃钡餐透视,食道钡剂通过无显著病变,胃呈钩形,各部钡透未见异常,当钡剂通回盲部可见肠腔狭窄,钡剂通过呈跳跃现象,充盈欠佳,并有压痛,肠蠕动增强,余肠各部未见器质性病变。血RT:Hb120g/L,WBC:7.6×109/L,N0.6,L0.4,ESR80mm/h。痰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痰培养见结核杆菌生长,诊断:ⅢF/(—)涂(—)培(+)a.lc:大便培养结核菌4周,与痰培养阳性结果比较,其菌落大小颜色,生长速度均无多大差异。去菌落做涂片,抗酸染色,见长短不一的结核杆菌。

2.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大幅度提高,结核病的感染率逐年下降,结核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1]。在结核病逐渐从人们的视野渐渐淡出后,人们对结核病的重视程度也有所下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人口急剧增长、生活环境出现恶化;结核杆菌发生变异,传统的抗结核杆菌药物的疗效大幅度下降,使结核病逐渐呈现卷土重来的趋势[2]。

肠结核是指人体肠道受到结核杆菌感染,而引发的慢性肠道疾病。肠结核属于一种继发性疾病,在临床诊疗中常表现为肺结核合并肠结核的情况。肺结核病人,特别是开放性结核病人,大多数都有咽痰习惯。肺结核患者的痰液,具有大量的结核杆菌,具有传染性。患者一旦咽痰,带有大量结核杆菌的痰液随着患者的食管进入到患者的消化系统,如果结核杆菌仍然存活,就极易造成患者的胃肠道感染,从而导致肠道性结核病。由于患者咽痰习惯的存在,肺结核合并肠结核的症状在临床诊疗中屡见不鲜。肠结核的多发作于患者肠道的回盲部,患有肠结核的患者多表现为腹痛、发热、腹泻、大便带脓血等,常伴有肠梗阻现象的出现[3]。一般的止泻类药物对于肠结核患者根本无法发挥效用,如果肠结核患者不能及时得到妥善的治疗,腹痛、腹泻、大便带脓血等现象会逐渐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的休克或脱水。目前而言,肠结核这一疾病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方法还不够完善,具有较高误诊率。肠结核多发作于青少年和中年,且女性多于男性。临床工作中多采用结肠镜取活组织检验和手术探查病理的方式进行诊断[4]。同时,也要对患者进行X线造影,血常规、血沉等辅助检查,目的在于提高肠结核这一疾病的临床确诊率,预防和减少误诊现象的发生。

本院在临床工作中收治了一例肺结核合并肠结核男性患者,为了提高肠结核的确诊率,有关人员进行了大便培养实验。实验方法为大便培养结核,培养时间为4周。4周后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与痰培养阳性结果比较,大便培养结合杆菌的菌落在菌体大小、颜色、生长速度均无多大差异;取适量的菌落做涂片,实行抗酸染色,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长短不一的结核杆菌。笔者曾翻阅过肠结核这一疾病的有关资料,但未见对大便培养结核菌的问题做过详细描述。笔者试着分析原因,可能由于大便中杂菌较多,驱除工作比较困难,实验结果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也可能是患者在服用抗痨药物后,体内的结核杆菌数量迅速减少,胃肠道感染结核杆菌的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留取标本较难,即便取得标本,培养时多无结核菌生长。本例实验培养中,在患者未服用抗痨药物的前提下,大便培养结核杆菌呈阳性。这一实验结果提醒我们,如果肺结核病人伴有胃肠道症状,在未服用抗痨药物的前提下,可进行大便培养,通过观察大便内的菌落情况,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胃肠道感染结核杆菌的症状。本院会继续在临床诊疗中检验和完善这一观点,开展后续的研究分析。笔者相信,这一观点如果得到验证,会对肠结核的临床诊疗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提高肠结核这一疾病的临床确诊率,预防和减少误诊现象的发生,及时对肠结核患者确定治疗方案,不贻误患者的病情。

在医院的临床诊疗中,及早发现并确诊疾病是治疗的前提和基础。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能够在患者病情尚未严重之前就对病情进行控制,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针对现阶段医疗机构在诊断方面的种种问题,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严格规范临床诊断方案,医生要细致问诊,全面了解患者的症状,不忽视任何信息;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检查,综合诊断病情。二是提高医生专业素质,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强化终身学习理念,阅读最前沿的医学资料;在工作中总结经验,以实践检验真理[5]。

参考文献:[1]杨心霞.急性细菌性感染性腹泻34例治疗体会[J].山西职工医学院报,2007,2(17):30-31.[2]黄唯,王文栋,龚飞跃.内镜活检对肠结核的诊断价值[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4,9(04):199-200.[3]熊前荣,王华莹,梅俊英.结肠镜检查误诊13例肠结核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08):93-95.[4]白婕,张建,张学丽.重症肠结核58例外科治疗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05):694-695.[5]江涛,卢春丽,李志强.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结核外科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4,25(11):1292-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