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芳(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手术室122000)
【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114-01
【关键词】剖宫产皮肤消毒碘伏
皮肤表面常有各种微生物积存,尤其是毛囊区,常为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之一。因此,术前的皮肤消毒处理十分重要。2008年6月~2009年3月,我科对手术野皮肤采用0.5%碘伏消毒3次与5%碘酒消毒后75%酒精脱碘3次两种消毒方式,分别选择50例急诊剖宫产病人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急诊剖宫产病人,年龄21-38岁,平均28岁。将病人随机分为碘伏组和碘酒组,各50例,两组术前检查证实手术野无感染,均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阻滞麻醉,病人清醒。手术野皮肤消毒前细菌培养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消毒方式
100例急诊剖宫产手术后病人均安排在万级洁净手术间,手术开始前30min开层流空气净化系统,室内温度22-25℃,相对湿度40%-60%。碘伏组采用0.5%碘伏消毒手术野皮肤3次,碘酒组采用5%碘酒消毒手术野皮肤后75%酒精脱碘3次。
1.3采样方法
消毒后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灭菌棉拭子在消毒切口部位的皮肤来回均匀涂擦2次,面积5cm×5cm,将棉拭子剪去接触部位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盖紧摇匀后送检。常规方法计数菌落数,由手术台上的器械护士进行采样。
1.4观察指标
消毒效果、消毒干燥时间、消毒液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情况、伤口愈合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表1-2)
表1两组皮肤消毒干燥时间、伤口愈合情况的比较
组别例数干燥时间(S)切口愈合率(%)
碘伏组50115±5100
碘酒组5076±2100
t=51.2095,P<0.001
表2两组消毒液对皮肤、黏膜的刺激情况的比较
组别例数消毒液流入会阴区会阴区烧灼不适
碘伏组50502
碘酒组504846
χ2=82.6469,P<0.01
3、讨论
碘酒主要靠碘对蛋白质的沉淀和卤化而达到杀菌作用[1],但对皮肤、黏膜有明显的刺激性,易引起皮肤碘烧伤,轻者脱皮形成色素沉着,重者产生水疱,消毒范围局限,消毒后必须用酒精脱碘。
碘伏水中溶角度高,罕见过敏反应,具有广谱杀菌性、性能稳定,皮肤消毒后可保持持久的杀菌作用,对皮脸黏膜刺激小,可直接消毒皮肤黏膜和伤口[1],消毒效果好,省时省力,操作方便。唯一不足的是干燥时间长,手术薄膜粘贴不牢固[2]。
综上所述,碘伏与碘酒对比,对皮肤黏膜刺激程度明业减轻,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减轻了手术者的工作量。因此,碘伏比碘酒更适事于急诊剖宫产手术野的皮肤消毒。
参考文献
[1]曹新伟.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4.
[2]赵惠英,王飞霞,徐加鹤.使用碘酒与碘伏消毒皮肤对粘胶薄膜粘合力影响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