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不锈钢复合板制作反应釜焊接工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1

钛—不锈钢复合板制作反应釜焊接工艺

刘强

刘强西北煤矿机械制造高级技工学校753000

摘要通过对纯钛—1Cr18Ni9Ti不锈钢爆炸复合板制作反应釜的施焊经历,结合从事焊接一线积累的丰富经验及一定的工艺试验和理论知识,对该类复合板制作反应釜的焊接工艺,制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及采取的措施等均有一定的探索,给今后制作该类反应釜的焊接积累和总结了一些宝贵经验和数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钛—1Cr18Ni9Ti不锈钢复合板反应釜焊接工艺

1.概况

某厂研发新产品工艺过程中,将原镍—不锈钢(1Cr18Ni9Ti)爆炸复合板制作反应釜,改为钛—不锈钢(1Cr18Ni9Ti)爆炸复合材料,遇到钛—不锈钢(1Cr18Ni9Ti)复合板的焊接,根据研发提供的技术要求,在没有任何可参照的工艺卡和工艺参数下,对该材质进行常规氩弧焊试验性焊接,发现其焊接性较差,焊口呈冷裂纹和片状氧化等缺陷,焊接失败。为保证焊接质量,按期完成该部件的焊接工作。结合从事一线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及一定的工艺试验和理论知识,研究该部件钛—不锈钢复合板材的焊接工艺,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

2.焊接工艺探索

2.1问题分析

2.1.1钛—不锈钢(1Cr18Ni9Ti)爆炸复合板材,国内仅有一家企业可以生产,其焊接工艺也由该企业所掌握。该件钛层2mm,不锈钢层8mm。

钛牌号和化学成分(GB/T3620-94)

钛的熔点:1668±4℃沸点:3290℃电阻率:(工业纯钛)20℃.556nΩ.m热熔Cp=35.5J/(mol.k)

钛在高温下能与气体CO、CO2、水蒸气以及挥发性有机物反应,钛能够强烈地吸收气体(O2、N2、H2)形成固熔体,钛在低于700℃时与氧作用生成很致密的氧化膜,有保护作用,防止继续氧化,超过700℃时,氧化膜被破坏,氧化作用迅速发生。

钛在空气中短时间加热的表面变色

由于钛的上述性质较为特殊,按照常规焊接氩弧焊施焊是失败的工艺。产生了氢脆裂纹和片状氧化。经查阅资料,为防止钛被O2、N2、H2等气体污染,焊接中及焊后,焊缝温度高于450oC时应采用氩气保护措施。

2.1.2焊接位置较复杂

该反应釜呈正圆锥台形,焊接中上下两道环形焊缝和一道立缝,总长约4米,尤其封头处焊缝所处位置内部直径仅有φ600mm,距离小,可见度低,空气不流通,危险性大,给操作带来较大困难。

2.1.3焊接方案

该部件的焊缝采用钛—钨极氩气保护焊即TIG焊;不锈钢(1Cr18Ni9Ti)—氩弧焊,两种材质的分离焊接,步骤:先焊不锈钢,后焊钛

2.1.4工装卡具

用紫铜方管制作环形、条形氩气保护器具,在其上均布φ0.8mm孔3000余个,以使氩气流量以30~60L/min保护钛层防止氧化,同时达到快速冷却焊缝的作用,减少焊接缺陷产生。

2.2焊接工艺探索

2.2.1焊接电流

焊接电流是影响焊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对钛层2mm部分,焊接电流控制在100~165A,焊接速度0.25~0.3m/min,氩气流量在内保护罩区为10~14L/min,外拖罩区为9~15L/min,焊接电流依据焊接部位适当调整,并施以合适的预热温度,这样有利于焊道间温度控制,从而减少和避免焊缝冷裂及氧化的可能性。

2.2.2背面保护

由于氩弧焊未对焊口充氩保护,采用TIG焊,在工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对背面焊口实行了强制性充Ar保护,确保了焊接质量。

3.焊接工艺及操作过程

3.1焊接工艺

3.1.1焊接方法为TIG焊,焊丝:钨铈电极氩气纯度≥99.99%

焊接设备:WSEPM500直流氩弧焊机

3.1.2坡口制备、清理及组对

坡口的形式为单“V”型,组对前将内外壁焊道两侧15~20mm范围内的油垢等清理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并用夹具使内壁平齐。

3.1.3工艺参数

预热:火焰加热温度<450℃;道间温度300~400℃

焊接电流及焊接速度

*

3.2焊接操作过程

由于是全氩弧焊,而且反应釜为高温、高压部件,对焊接质量要求很高,对各种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都应高度重视,具体的施焊中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3.2.1防风

由于采用氩气保护气罩,所以焊接应在室内背光为宜,起到防风、防雨、防日晒作用。

3.2.2坡口处理

TIG焊对坡口上的油、垢、水份、漆等特别敏感,一旦清理不干净,很容易产生气孔。所以在施焊前内外壁焊道处清理干净尤为重要。

3.2.3定位焊

实践证明,反应釜在小径管口的焊接中,许多缺陷如未熔合、未焊透、气孔等易出现,故应引起高度重视。该件采用专用卡具对管口点固焊,并使焊接工艺、预热温度与施焊时相同,对内外壁焊缝均施用Ar气保护。

4.束语

在用上述焊接工艺对钛—不锈钢复合板材制作反应釜的施焊。焊道平整光滑,达到了设计要求,填补了该复合材料的焊接工艺中的空白,也证明了焊接工艺的合理及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稀有金属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92

【2】焊接技术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2002.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