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一中学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人类社会发展对交流沟通的需求催生了语言,语言也得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得以持续发展。语言本身会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汉语言自然也不例外。互联网的发展,对汉语言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随着互联网影响力的持续扩大,汉语言的方方面面也在进行着变异。对于这种变异,我们不应一味地排斥,而是需要深入分析这种变异,在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同时,有效保障汉语言的精华得以传承及发扬。
【关键词】汉语言;互联网时代;变异
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社交环境在不断变化,语言也会跟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当前社会已经全面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各种网络词汇、用语的产生与使用,使得传统汉语言的发展进程产生变异。对于“互联网+”时代下汉语言所产生的这种变异,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既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汉语言,同时也不能一味针对甚至是排斥传统汉语言的变异,而应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这种新时代下的新变异,同时深入分析“互联网+”时代的汉语言变异,并以此来探索促进汉语言健康发展的途径,为汉语言的传承与发扬奠定基础[1]。
一、“互联网+”时代网络语言特征与意义
(一)网络语言特征分析
网络语言主要特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形象性。网民群体通常会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物形象应用于互联网,如论坛、贴吧中,发帖的人被称之为“楼主”,回复按时间先后或关注度等进行排序,评论的行为被称之为“盖楼”。另一方面,扩展性。网络语言理论上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延续性,比如各种“**控”“**宅”等等,其本身不会受到语法、词义等诸多规则的过多干扰,因而能够被源源不断地创造。
(二)网络语言意义分析
源源不断产生的网络语言,本身是对传统书面语与口语的一种挑战,其是介于传统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表达模式,并对这二者进行了有机整合,进而使得自己在吸收二者的优点的同时克服了其中的一些弊端[2]。网络语言的使用,能够简化人们之间的交流沟通过程,使得交流沟通变得趣味十足,有效拉近双方的距离。现实生活当中,对这二者进行了有机整合,进而使得自己在吸收二者的优点的同时克服了其中的一些弊端。因此,在一定场合下合理、规范地使用网络语言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互联网+”时代汉语言的变异分析
(一)词形变异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汉语言词汇呈现出拼音化、谐音化的发展趋势。从拼音化的角度来看,为进一步提升交流沟通的效率,网民群体自创了各种缩略词,采用简写的方式来代表汉语言,比如GG(哥哥)、JJ(姐姐)、BT(变态)等。从谐音化的角度来看,其主要指的是在使用输入法输入汉字的过程中,因部分汉字与一些老的词汇谐音,而产生的使用谐音汉字替代老词汇的现象。如酱紫(这样子)、大虾(大侠)等。
(二)词义变异
广大网民本身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对汉语言进行各种词义扩展与创新,这就使得诸多词语在互联网上被赋予了全新的词义。而因为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这种变异又在生活得以推广应用。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通过联想使得词义变异。如偶像(呕吐的对象)、可爱(可怜没人爱)等,上述联想的词义变异大部分都更为倾向贬义,产生戏谑、诙谐的效果。第二,根据现实生活与需要赋予老词新的意义。如上文所述的楼主(发帖人)、青蛙(形容长相不佳的男性)、恐龙(形容长相不佳的女性),这些汉语言变异本身较为形象、委婉,即便是首次接触,也比较容易理解。
(三)语用变异
使用互联网进行沟通交流,因为相互之间不了解,交流沟通存在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这就导致下面这种交流情况的出现:在被问道“你是谁?”时,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你网友”之类的语句往往被作为答案使用。这样的交流缺乏信息交换,欠缺实际价值,明显违背了相关质的准则及量的标准。此外,互联网中还存在诸多夸张语用情况,比如“求虐”、“求包养”、“跪求”等等语用,其本身并不是真实意愿的表达,而是一种趣味性语用方式。
三、汉语言变异的利弊分析
互联网的持续发展,互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持续普及,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汉语言变异的认知,也从最开始的一味排斥,到后来的逐渐接受。各个媒体纷纷效仿网络语言正是当中的重要代表。各种网络语言的形成发展在客观上反映出当前社会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而这些网络语言与互联网环境存在密切的联系,倘若脱离互联网环境,对应的功能、意义也会大打折扣。语言的变化不单纯是进化的状态,它有时候也会表现为多种文化形态的相互融合,表现为文字生态的多样化,汉语言变异更加简约,更加形象,朗朗上口而又是不失幽默感,其所具有的简约性、丰富性、开放性、形象性等特征,无疑为汉语言的创新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网络语言的发展本身也得益于汉语言本身丰富的底蕴。除此之外,网络语言本身也存在诸多弊端,诸多网络语言在不同程度上违背了汉语语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汉语言的传承与发展。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下,汉语言在词形、词义以及语用方面的变异,从侧面反映了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需要辩证地对待“互联网+”时代的汉语言变异,既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汉语言,同时也不能一味针对甚至是排斥传统汉语言的变异,在接受的同时,主动借鉴吸收,积极去进行改革创新,真正肩负起汉语言传承与发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徐晨.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电脑迷.2018(10):168.
[2]黄雄彪.邓国峰.黄凯.信息时代汉语言文字传播模式创新与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