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立医院264200
【摘要】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4例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两个组别,对照组患者给予磷霉素钠粉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常规(红细胞、脓细胞)、血常规(白细胞)检测结果与治疗有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例红细胞异常,1例白细胞异常,治疗有效率97.30%。对照组2例红细胞异常,1例脓细胞异常,5例白细胞异常,疗有效率83.78%。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疗效
前言: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常由细菌引起,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属肠道传染病的一种,需及时治疗,以对炎症产生抑制作用[1]。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容易引发患者休克,需输液治疗[2]。研究显示,左氧氟沙星在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方面效果显著[3]。本文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4例患者作为样本,对左氧氟沙星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4例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如下:
观察组患者共37例,男性18例,女性19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58.88±20.03)岁。对照组患者共37例,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59.00±201.41)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确诊为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2)患者年龄>18岁。(3)患者无严重精神类疾病。(4)治疗前未使用抗生素。
排除标准:(2)未确诊者排除。(2)年龄在18岁以下者排除。(3)严重精神类疾病患者排除。(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排除。(5)依从性差排除。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磷霉素钠粉剂治疗:8--12g,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注射,3d为1疗程。
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治疗:0.3--0.5g,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静脉注射,3d为1疗程。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常规(红细胞、脓细胞)、血常规(白细胞)检测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情况,包括显效、有效、无效3项指标。
1.5疗效判定依据
观察两组患者发热、休克、低血钾等临床症状消失情况与血常规、粪便常规检查情况,判定治疗效果:
显效:发热、休克、低血钾等临床症状消失,血常规、粪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
有效:发热、休克、低血钾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血常规、粪便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等指标有所下降。
无效:发热、休克、低血钾等临床症状未消失或严重,血常规、粪便常规检查结果异常。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数据,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常规与血常规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常规与血常规检查结果如表1:
3结论
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由细菌感染所导致,抗菌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相对于氧氟沙星而言,在抗菌活性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用于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治疗,可起到抑制细菌DNA复制的作用,进而使引发疾病的肠杆菌被消灭,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4]。该药物临床适用范围广,可用于由多种细菌引发的感染,研究表明,其抗菌效果均能够达到较为显著的水平[5]。
本文研究发现,采用磷霉素钠粉剂治疗,治疗后,37例患者中2例红细胞异常,1例脓细胞异常,5例白细胞异常,治疗有效率83.78%。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后,37例患者中1例红细胞异常,1例白细胞异常,治疗有效率97.30%。两组对比发现,后者治疗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玉萍,杨丽华,沈旭.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5:44-45.
[2]徐劲松.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J].当代医学,2016,05:133-134.
[3]王秋阳.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6,01:79-81.
[4]魏小兵.磷霉素钠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疗效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01:48-49.
[5]陈敬聪.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重症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