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莲
衡阳市妇幼保健院湖南衡阳42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患儿,按照不同管理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分层组,每组均为5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管理,分层组应用分层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模式下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0.0%,分层组为2.0%,分层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86.0%,分层组为98.0%,分层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分层管理;儿科;护理工作;应用效果
在人们生活质量持续提升的过程中,小儿的健康也越来越受关注,因此,临床上对于小儿的治疗及护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护理方面来讲,受医院管理制度、医疗技术水平、医患沟通障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事故难以避免[1]。同时,因为医护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多多少少存在着不足,护士再学习的机会较少,每天的工作量又较大,常常会因为一时疏忽或习惯性操作而引发护理差错事件,进而使患儿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这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也大大降低了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另外,因为小儿对自身疾病的认识明显不足,且其天生调皮、好动,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也容易因此引发医疗事故[2]。所以,医院应高度重视儿科患儿的安全护理。已有的诸多研究报道也指出,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分层管理,可明显降低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率,进而确保患儿治疗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基于此,本文为了进一步研究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患儿的护理管理情况展开分析,并对比常规管理与分层管理的应用效果,详细汇报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患儿,按照不同管理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分层组,每组均为50例。常规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16岁,平均(9.6±3.8)岁。分层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1~16岁,平均(9.4±3.7)岁。对比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管理。分层组应用分层管理:根据护理专业技术职称、毕业时间、工作经验等进行综合评级,将护士分为高级护士、中级护士、初级护士三个级别。(1)高级护士:主管护师及以上人员,主要参加护理管理、掌握新理念、护理教学,指导初、中级护士工作。(2)中级护士:护师与5年以上工作经历的护士,主要进行专科护理工作、危重患者护理、医嘱执行、护理病例书写、临床带教、指导初级护士工作。(3)初级护士:工作经验不足5年的护士,于上级护士的指导下完成临床护理工作。不同职称、年资的护士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不同,其考核方式也不同,护理工作中确保责任分工,明确工作内容与流程,将责任与权力有效融合,形成上一级对下一级负责的管理模式。制定护理质量评估表,由科室主任担任绩效考核的评审员,每月对护士进行一次考核,考核项目包括护理质量、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等,最后将考核结果根据成绩高低进行排序并公示,以此作为护士绩效考核时奖惩的依据。
1.3评价指标
(1)对比两组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包括仪器操作不规范、护理流程与技术不熟练、护士职业疲劳、护理工作记录书写不规范等,统计总发生率。(2)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自制问卷调查表,满分100分,≥85分表示满意,66~84分表示一般,≤65分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N×100%。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8.0软件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行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常规组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0.0%,分层组为2.0%,分层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对护士而言,小儿属于一类较为特殊的服务对象,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一大挑战。儿科疾病种类较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患儿治疗期间可能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如药物外渗、静脉炎、切口感染等[3]。因此,提高患儿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非常重要也极有必要,这是确保治疗顺利完成的基本前提,也是提升临床疗效的重要举措[4]。
分层管理为一种新的护理管理模式,近年来在各科室的护理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将分层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工作中,可促进护理部的整体发展,是科学管理护理工作的有效手段。分层管理通过将护士按照不同护理专业技术职称、毕业时间、工作经验进行分级,同时根据不同等级护士进行培训及工作内容分配,能够合理分配人员,并将护士的价值最大化地体现出来,有助于节约医院成本,提高护理质量[5]。期间上一级别对下一级别护士进行护理工作指导,可明显提升下一级别护士的工作能力,提高其风险意识,避免出错,因此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6]。
我院儿科对护士实施了分层管理,获得了良好效果,护理管理水平与护理质量均得到一定的提升。对比此前常规管理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分层组的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由此提示,分层管理有助于减少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事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分层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由此提示,分层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与分层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获得提升有关。
综上所述,分层管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琳.儿科病房护理人员分层管理中绩效模式的构建探讨[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7,6(1):87-87.
[2]吴惠敏.分层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饮食保健,2016,3(20):200-200.
[3]谢芳,汤小丽.儿科护理分层管理中绩效考核模式的构建与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1):34-35.
[4]石锦慧.层级式责任制管理中护理组长职责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2):188-188.
[5]刘妙盛,胡丽蓉.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儿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2):235-236.
[6]彭湘粤,尹娟鹉,王萍,等.儿科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的研究[J].当代护士,2017(12):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