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急性期应用依达拉奉短程治疗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脑梗死急性期应用依达拉奉短程治疗临床观察

刘亚平

刘亚平

衡阳市中医医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应用依达拉奉短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应用基础治疗的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发病1d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20例患者设为A组,发病1-3d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50例患者设为B组,发病1d内应用依达拉奉短程治疗的20例患者设为C组,发病1-3d内应用依达拉奉短程治疗的20例患者设为D组,对比5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S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临床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95%、B组总有效率70%、C组总有效率85%、D组总有效率60%,对照组总有效率40%,p<0.05。组间护理后的CSS评分、Barthel指数对比,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应用依达拉奉短程治疗,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关键词:脑梗死急性期;依达拉奉;短程治疗;效果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并且患者多数为老年人[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急性脑梗死患者人数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对我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影响,甚至还威胁到老年人的生活安全[2]。急性脑梗死临床表现以感觉、语言及运动神经出现各种程度的障碍为主,严重时还能导致患者残疾或者丧失性命,为此,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效果[3]。本文作者对80例应用依达拉奉短程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应用基础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发病1d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设为A组,发病1-3d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患者设为B组,发病1d内应用依达拉奉短程治疗的患者设为C组,发病1-3d内应用依达拉奉短程治疗的患者设为D组。其中对照组20例,男10例(50.00%),女10例(50.00%);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8.64±8.31)岁。A组20例,男11例(55.00%),女9例(45.00%);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8.84±8.42)岁。B组20例,男9例(45.00%),女11例(55.00%);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8.68±8.36)岁。C组20例,男12例(60.00%),女8例(40.00%);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8.73±8.46)岁。D组20例,男8例(40.00%),女12例(60.00%);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8.89±8.46)岁。组间一般资料作对比,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口服拜阿斯匹灵100mg,1次/d,静滴阿魏酸钠0.3g,1次/d,7d/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基础治疗。

A组发病1d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取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7d/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B组发病1-3d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取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7d/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C组发病1d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取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7d/1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

D组发病1-3d内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取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7d/1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

1.3临床效果判断标准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退去,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在46%-100%之间,判断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在16%-45%之间,判断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变,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小于16%,判断为无效;同时详细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SS评分、Barthel指数,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五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应用SPSSl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五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3.讨论

依达拉奉为临床常用的急性脑梗死自由基清除剂之一,具备极高的血脑屏障通透性与良好的组织细胞亲和力[4]。该药可清清除羟基,对脂质过氧化作用及白三烯合成进行抑制,从而保护内皮细胞,并生成抗脑水肿功效。此外,该药还能对神经细胞损害以及血管痉挛进行抑制,当前,临床已有不少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指出,依达拉奉能经清除自由基、减轻自由基诱导炎症反应的方式来达到缓解脑水肿及缩小梗死体积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5]。本研究结果中,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的C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应用依达拉奉短程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国印,侯婧.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5,8(8):1079-1080..

[2]高琦,黄玉雕,张忠波.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1):129-130.

[3]王瑶.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8):85-87.

[4]杨丽英,贠莉.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药物评价研究,2016,39(4):640-643.

[5]闫洪娟,张颖,李丽等.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2(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