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针灸推拿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曾爱连

曾爱连

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应用针灸推拿中药外敷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应用随机均分法进行分组,其中45例患者应用针灸推拿法进行治疗,命名为对照组;另外的45例患者应用针灸推拿联合中药外敷,命名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的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口角歪斜恢复、额纹消失恢复、舌味觉消失恢复所需时间短;临床疗效高,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应用针灸推拿中药外敷治疗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推拿;中药外敷;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

周围性面瘫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由于面部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出现非特异性炎症,出现一系列的面部神经麻痹症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口角歪斜,不能完成正常的鼓嘴、闭眼、抬眉等动作。发病后需临床及时给与对症治疗,否则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后遗症,炎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探讨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应用针灸推拿中药外敷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现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应用随机均分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在20~64岁,平均年龄(42.56±3.25)岁;病程在2d~12d,平均病程(7.52±0.52)d;发生在左侧19例,右侧26例。研究组的45例患者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在20~65岁,平均年龄(42.82±3.28)岁;病程在2d~12d,平均病程(7.68±0.54)d;发生在左侧20例,右侧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面瘫位置等基本资料相仿,具有比较意义。

1.2纳入标准排除标准[2]

纳入标准:患者的病情诊断符合《神经病学》中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符合《针灸治疗学》中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患者均伴有前额皱纹消失、口眼歪斜、眼睑增大、伴有口角流涎等;侧脸面部无汗、面部发紧、麻木不仁;入选患者对本次研究之情,且均已签署之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处于生理期、哺乳期和妊娠期妇女;中枢性面瘫患者;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多种药物过敏患者;有腮腺炎、糖尿病神经病变、中耳炎等疾病引发的周围性面瘫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给与针灸推拿治疗,针灸:选取穴位有上睛明、风池、颊车、合谷、鱼腰、攒竹、足三里、承浆、地仓、迎香、翳风、牵正。对牵正、风池、颊车、阳白、头维、翳风、地仓进行温针灸,每个穴位留针20min,每周进行2次针灸,选取平补平泻手法。推拿:在发病后3d进行推拿,指导患者选取平卧位,在头部下垫一个薄枕,在进行操作时将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另一手指掌经摩揉法对面部进行几次按摩,经手指掌面、大鱼际肌经患者的额正中线开始,往外至双侧太阳穴,对患者的峡部进行掌揉,并直至患者的下颌,连续操作3min,动作轻柔;经中指指腹对患者的地仓、颊车、攒竹、太阳、迎香、承浆等穴位进行点按,而后对患者的风池、翳风、颈项部进行一指推拿法进行按摩,持续时间为3min,并拿肩井穴1min,而后对患者的侧河谷拿法施术1min,每天进行1次推拿,每次时间约半小时。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药外敷,其中中药的组成成分是当归15g,大青叶15g,野菊花15g,艾叶15g,白鲜皮15g,冰片3g,用水煎煮,浓缩至200ml,用毛巾或是纱布吸取药汁,在患处进行热敷15min,每天进行2次。

1.4指标观察

对比两组患者口角歪斜、额纹消失和舌味觉消失恢复所需时间比较。

疗效判断[3]:经治疗后患者的面瘫等临床症状消失,患者的表情自如,运动功能恢复,判断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面瘫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面部表情正常,但是在做表情时,眼部稍有偏歪,患者在阴雨天脸部伴有不同程度的麻木和发凉等症状,判断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面部肌肉和神经功能没有好转,甚至加重判断为无效。

1.5统计分析

对研究所得数据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用χ2检验,检测P值,如果经检测P值小于0.05,则提示经比较两组数据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恢复所需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口角歪斜恢复、额纹消失恢复、舌味觉消失恢复所需时间短,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目前对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原因是外受风凉、营养不良或是感染导致面部神经麻痹,在中医学上,是机体正气不足,经脉失去养分,风寒、风热趁虚而入等,导致面部少阳或是阳明经络,气血阻滞后出现口眼歪斜[4]。临床经针灸治疗,有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疏通活络的功效,经风池、翳风两个穴位进行针灸,有助于祛风除邪,调理少阳经,经下关、阳白、地仓、颊车、足三里等穴位,有助于调理气血,扶正理气,通经络。经推拿按摩,对患者的特定穴位进行按摩,有助于活血通络,有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通过中药外敷,其中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白鲜皮祛风清热的功效,该物质的水浸剂具有抑菌效果,给皮肤提供保护作用,同时具有抗过敏的效果[5]。另外,艾叶中有挥发油,对患者二大血管收缩中枢和运动神经中枢有兴奋的作用,具有温经活络的功效。冰片具有芳香走窍、辛散的功效,对患者的感觉神经有刺激作用,促进药物吸收。在该类疾病的治疗中,在针灸推拿的基础上给与中药外敷,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有利于患者的感觉神经的恢复。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口角歪斜恢复、额纹消失恢复、舌味觉消失恢复所需时间短;临床疗效高,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中应用针灸推拿中药外敷治疗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宋保华.针灸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3):347-349。

[2]方华.针灸联合中药敷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3,10(10):37-38.

[3]顾培兵.针灸推拿加中药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5,15(3):79-80.

[4]马天安.针灸联合中药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4,25(43):4113-4114。

[5]廖志英,顾红,陈婉,等.浮针疗法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余治疗,2016,27(11):1981-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