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研究

陶永乾1廖春平2

1.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一病区671000;2.大理州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671000

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6年1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对照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应用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攻击行为评分、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分。结果:攻击行为评分、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分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改善攻击行为、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分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选用。

关键词:小剂量丙戊酸镁;抗精神病药物;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常见症、多发病,其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为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如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障碍,患者一般为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患者在患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攻击行为,尤其是攻击行为发病率较高。目前,在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时,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临床常用药物有丙戊酸镁、喹硫平等。其中丙戊酸镁是一种转氨酶抑制剂,但其在服用过程中副作用较多,故需要应用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以实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分析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自2016年1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对照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5.5±10.5)岁,病程0.4-15.9年,平均病程(8.7±4.6)年;实验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5.0±10.1)岁,病程0.3-16.0年,平均病程(8.1±4.2)年。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同时存在外显攻击行为,MOAS>4分,PANSS>38分。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者;与本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药物禁忌证者;躯体功能性疾病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病情后,对照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即给予患者喹硫平(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42)治疗,初如给药剂量为每天100mg,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酌情增加剂量,但最大剂量每天不可超过400-700mg。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537)治疗,口服,每天给予患者0.5g,根据患者病情,酌情增加剂量,平均剂量每天为0.5-1.0g。两组患者连续治疗6w。

1.3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攻击行为评分、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分。攻击行为评分采用MOAS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低证明患者攻击行为改善越好;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分采用PANSS量表进行评价,分数越低证明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4.0,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对比分别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攻击行为评分、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攻击行为评分、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分比较(x±s;n=31)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常见的精神性疾病之一,属于心理疾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其的发生与社会、心理、生物有关,属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合,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攻击行为,对自身或他人实施伤害行为,是一种严重的行为障碍,具有较高的破坏性及突发性,对患者及其家属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临床实践表明,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对改善其攻击行为具有积极作用。单纯应用抗精神病药的虽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但无法对患者的攻击行为产生较好的控制效果。丙戊酸镁属于临床最常用的一种稳定心境药物,其可有效提高抗精神药物抗精神症状的作用,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控制攻击行为,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且应用小剂量丙戊酸镁能进一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安全性较高。将以上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后,能发挥较高的协同作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控制攻击行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好转。

综上,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改善患者攻击行为、提高临床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承花,王定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预后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20):11-12.

[2]彭红波.丙戊酸镁对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7):187-188.

[3]于福宽.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96-97.

[4]黄勇.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90-91.

[5]陈维华.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镁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比较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5):4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