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玉兰1姜琦2(通讯作者)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应用常规干预和DVT预防指南的综合干预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手术后的患者分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干预组采用常规预防加DVT预防指南的综合干预,主要包括早期功能锻炼,梯度压力弹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药物预防,健康宣教;术后3-7天行血管无创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5-8天,干预组对DVT相关疾病及健康知识掌握明显,主动配合,两组疗效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有显著性,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DVT综合干预有效预防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综合预防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骨科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下肢血栓部分或全部脱落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可继发肺栓塞,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右心功能不全,致残致死率高[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术后DVT的发生率死亡率较高,如没有预防性治疗的前提下,发生率分别为50%-70%,如果患者合并有其他VTE危险因素,术后发生血栓的概率更高。[5].我科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采用常规预防和DVT预防指南的综合干预的有效性进行观察,并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3月-2014年2月在我关节外科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置换病人共60例,对照组干预组各30例,纳入标准:①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其中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1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2例,膝关节翻修术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7例,创伤性骨性关节炎7例。②年龄65-76岁③语言沟通和接受能力强。④术后能积极主动配合功能锻炼。排除标准:①患者无法配合或合并有其他内科疾病②患者合并有周围血管疾病。③存在切口感染。
表1两组一般情况比较(±s)
组别年龄(岁)病程(月)性别(男/女)
干预组66.9±10.850.9±35.413/17
对照组68.46±8.752.8±31.614/16
t-0.984-0.152
p0.330.88p>0.05
注:两组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2.1干预组
参考DVT预防指南,咨询主管医生制定综合干预措施;⑴早期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DVT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早期临床症状以及激发肺栓塞的严重后果,采用图文并茂的宣教手册,让病人形象的了解危害性及严重性。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不同功能指导,饮食指导。提高病人功能锻炼的主动性,使病人通过自身努力来预防DVT的发生。⑵早期功能锻炼:①术前:进行踝关节主动伸屈练习以及踝关节旋转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腘伸肌臀肌收缩练习及直腿抬高练习。②鼓励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麻醉清醒后即可行等长肌肉收缩锻炼,力所能及的主动、被动功能锻炼。主动进行深呼吸20次;踝关节被动背伸、趾屈和旋转,肌肉的被动按摩,按摩方向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每5-10分钟/2h。③术后1-7天:以主动运动为主,包括踝关节主动背伸﹑趾屈和旋转,腘伸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及膝关节屈曲锻炼。⑶有条件的病人最好穿上梯度弹力袜(GCS),术前即开始使用,为病人演示正确穿脱GCS,经常检查弹力袜,确保无褶皱[4]。向病人及家属说明使用弹力袜目的及清洗注意事项。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红肿热痛。⑷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术后病人返回病房开始使用,每天2次,每次30min,直到病人下床活动。⑸药物预防:术后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为术后1次/日,术后第3天改为2次/日。
2.2对照组
常规干预方法入院后评估病人一般和全身情况,以及心理﹑生理﹑沟通能力,活动状况。每天动态评估病人对DVT了解和掌握情况,术后健康宣教和指导功能锻炼,健康指导手册发放,通过提问和观察,掌握病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使之有针对性解决,增强病人康复信心,继而增加新项目,制定新计划。
2.3临床检测指标
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后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了解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以彩超加压后不压迫血管,血流及声音消失为标准[5]。术前及术后4-5天D-二聚体水平检测,如病人行血管彩超出现DVT症状,医生则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行数字减影,并给予抗溶栓治疗。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两组血液通畅、瘀滞及DVT发生率使用卡方检验;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使用Z检验;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术后引流量对比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检验水准为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比较表分析本组发生DVT原因,干预组1例伤口加压包扎过紧致股静脉﹑股动脉血流瘀滞,其余血流通畅;对照组术中静脉损伤2例,1例左髂静脉血栓,1例左小腿肌间静脉丛。2例膝关节翻修术致右小腿肌间静脉丛血栓,另外2例因手术后血容量相对不足,使得腘静脉血流缓慢而发生血栓;两组超声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对DVT综合干预护理策略,能够预防和减轻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相关症状,并有效降低DVT发生率。
讨论
1.如何提高患者对DVT疾病健康教育水平
干预组对DVT疾病相关知识掌握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健康教育过程中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用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手册,根据个体差异因人而异分析患者的行为特征和健康问题的特征,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及时评估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修改方案制定新计划。
2.DVT预防指南的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2.1DVT的发生机制多为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血流减慢等因素,患者多属高龄且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的生理性退变或器质性病变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使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流减慢,因病变部位病损,下肢活动减少,长期卧床。术中使用止血带,长时间的被动体位及全身麻醉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术后伤口疼痛、麻醉反应也使下肢活动明显受限,使下肢血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3]
2.2静脉造影公认为DVT的诊断金标准[2],如术后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DVT形成,再进行DSA血管造影确诊,遵医嘱行溶栓治疗。使用降纤酶溶栓治疗时,每日测凝血酶时间(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vr),观察有无出血倾向。[4]
5.通过本组患者观察,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病具有隐匿性,值得高度重视,参考DVT预防指南,咨询主管医生制定综合干预措施,健康宣教﹑主被动功能锻炼﹑术后抬高患肢﹑使用梯度压力弹力袜,下肢间歇加压充气装置等,48小时视病情嘱病人下床活动﹑抗血栓泵与化学药物抗凝,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GiuntiniC,DiRiccoG,MariniC,etal.Pulmonaryembolism: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diagnosis,andmanagement[J].Chest,1995,107(1Suppl):3-9.
[2]余楠生,陈东峰.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骨科,2005,1(1):44-48.
[3]袁训芝,等.剖腹产病人凝血纤溶活性变化的研究[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7,17:316
[4]许俊堂,等.心血管血栓的溶栓与抗栓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1.
[5]李春会,等.中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干预策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50):5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