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614300
胃底静脉曲张属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极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而门静脉高压主要是由于肝硬化所致,是肝硬化患者特有的病理、生理表现,门静脉高压直接对人体体循环以及肺循环之间的侧支循环建立、开放等造成影响,胃底静脉曲张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内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再出血率低、止血效果确切、安全有效等优点。以下是内镜下治疗胃底静脉曲张三种治疗方法的具体做法。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是目前临床临床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主要手段,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溃疡、有糜烂、纤维素样渗出、胃底曲张静脉有血囊、急性胃窦静脉喷射状出血等治疗中。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通过将硬化剂注入曲张静脉旁或者曲张静脉内,导致曲张静脉出现凝固性坏死,形成血栓,发挥立即止血反应,曲张静脉周围的组织也会形成瘢痕。内镜下硬化剂治疗标准是硬化剂的体积应较小,但是由于胃底静脉曲张的体积较大,因此使用硬化剂体积如果较大,则会导致硬化剂被冲走,增加栓塞发生率。内镜下硬化剂治疗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曲张静脉旁注射、曲张静脉内注射以及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曲张静脉内注射主要用于病变较小的静脉曲张,联合注射主要用于病变较大的静脉曲张。5%鱼肝油酸钠、5%乙醇胺油酸酯、无水乙醇、1%-1.5%十四烷基硫酸钠、1%乙氧硬化醇等均是临床常用的内镜下硬化剂。
内镜下套扎治疗
目前临床对于食管静脉曲张首选内镜下套扎治疗,但是内镜下套扎术是否可以用以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治疗中仍旧有待探讨和研究。内镜下套扎治疗主要是在内镜下采用橡皮圈将曲张的静脉勒紧,导致曲张静脉中的血栓坏死,而后形成的黏膜脱落,脱落处形成瘢痕,导致静脉曲张消失。目前,临床常用的内镜下套扎器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多换套扎器以及单环套扎器。常用的多换套扎器包括Speedband超视野套扎器、自动换套扎器、赛已德多环套扎器等。内镜下套扎术具有简单易行、治疗确切、止血率高等优点。多换套扎器相对于单环套扎器,可有效缩短患者内镜操作时间、减轻不适感、降低镇静要求等。
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
内镜下组织粘合剂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一级预防以及二级预防中,但是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必须要根据患者曲张静脉具体情况决定,如果出血量较大,则不适合采用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必要时可以联合超声内镜检查,结合胃底黏膜、黏膜下层的回声情况,诊断食管静脉曲张具体病情。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再出血率,安全可靠。常用的组织粘合剂包括异丁酸-3-氰基丙稀酸酯以及正丁基氰基丙稀酸酯,这两种粘合剂在胃底静脉曲张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粘合剂的使用方法有两种:第一种、稀释法:将组织胶与油性碘化剂以1:1或者0.8:0.5的比例稀释。可有效延长固化时间,且操作方便。第二种、三明治夹心法:在导管中注入1mL碘化油,紧接着将没有稀释的0.5-1.0mL组织粘合剂注入,再次注入1mL碘化油,三明治夹心法不存在碘油过敏以及异位栓塞的风险。三明治夹心法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不存在异位栓塞的风险,主要是由于三明治夹心法减少了碘化油的使用量,降低了碘油栓塞的风险性,与稀释法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已得到临床高度认可且被广泛使用。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性极高,属于门静脉高压患者极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曲张静脉首次破裂出血的死亡率高达20-30%,第二次出血的死亡率可上升至50%。目前临床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方法主要有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内镜下套扎术治疗以及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三种。其中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内镜下套扎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再出血率较低、止血效果确切,可作为胃底静脉曲张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超声引导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术被广泛应用于胃底静脉曲张治疗中,近期以及远期再出血率较低,,最大限度降低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病死率。
内镜下治疗胃底静脉曲张有三种方法:内镜下硬化剂治疗、内镜下套扎治疗、内镜下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应选择内镜下的哪一种治疗方式,应结合自己的病情,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