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 408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过程中以针刺结合自拟通脑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4例确诊为慢性脑供血不足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平均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拟通脑汤并结合针灸施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最终疗效。结果:通过观察记录,观察组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达到97.87%,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85.11%,两组患者相关资料进行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自拟通脑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通脑汤;针灸;脑供血不足
慢性脑供血不足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脑动脉循环出现障碍,进而使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健忘及失眠等相关症状,但通过医学影像检查时并未发现脑部病变迹象。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中老年群体中的多发性疾病,同时也是引起脑卒中及老年痴呆等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也被比喻为中老年人群的“隐形杀手”[1]。鉴于此,本次研究将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拟通脑汤并结合针刺法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4例确诊为慢性脑供血不足者作为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均为47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男22例,女25例;患者年龄56~77岁,平均年龄(62.3±1.4)岁;病程时间1~7年,平均病程(3.2±0.14)年。对照组男23例,女24例;患者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1.6±1.7)岁;病程时间1~9年,平均病程(3.6±0.12)年。两组患者一般线性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分组比对。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患者年龄54~79岁;(2)患者有头晕、头痛、健忘及失眠等症状;(3)经检查未见患者脑部存在局部灶性体征;(4)CT检查未见显著异常;(5)排除其他合并症。
1.3方法
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75mg/次,1次/日;口服尼莫地平,40mg/次,3次/日。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75mg/次,1次/日;自拟通脑汤(黄芪、川芎、杜仲、钩藤、云苓、石菖蒲、赤芍、当归、牛膝、桑寄生、地龙各15g;红花、桃仁及天麻各10g;葛根30g)煎服,1剂/日,分为两次服用;针刺以下穴位:风池穴(双侧)、百会穴、血压点(双侧)(第6与第7颈椎棘突中间旁开两寸处)。患者俯卧位,对患者针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以穴位快速入针方式进行针刺,得气为度,针刺时间30min,每天针刺一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5天,治疗期间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禁酒。
1.4评价指标
治愈:患者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消失;治疗显效:患者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治疗有效: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或症状减轻;治疗无效:经过治疗患者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出现症状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7.8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仅为85.11%,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具体对比结果见表1。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 例数 | 痊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观察组 | 47 | 24(51.06) | 16(34.04) | 6(12.77) | 1(2.13) | 46(97.87) |
对照组 | 47 | 12(25.53) | 17(36.17) | 11(23.40) | 7(14.89) | 40(85.11) |
χ2值 | 0.364 | 1.271 | 0.062 | 1.334 | 1.461 | |
p值 | 0.000 | 0.000 | 0.002 | 0.000 | 0.000 |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指由各种不同原因所引起的脑部动脉结构形态异常或无异常,并伴随灌流区供血不足症状,该病症患者没有客观神经缺失的体征,仅伴随波动性的自觉症状。在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治疗中,以尼莫地平片联合阿司匹林进行药物治疗为主,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脑部供血状态,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而通过联合应用中医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康复及症状改善具有显著作用[2]。
慢性脑供血不足在中医学中属于“眩晕”范畴,临床症状表现为本虚而标实,虚实相杂,实属风、火、淤,而虚属气、血、阴之虚。中老年人素有体亏之症,且肝肾不足、肝阳上亢进而发为眩晕,由于劳伤过度或者先天不足,导致肾精亏损,脑脉失充。自拟通脑汤组方中红花、川芎、当归等起到活血通络效果,牛膝作用为引血下行,黄芪则为健脾益气,配合杜仲、首乌等补益肝肾,而石菖蒲及葛根具有开窍醒神之功效。自拟通脑汤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降逆之功效。而针刺患者百会穴及风池穴,主要作用为缓解患者头痛及头晕症状,辅助以针灸血压点,能够改善患者的脑部供血不足症状。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通过服用自拟通脑汤并配合针灸进行治疗,治疗有效率达到97.87%,而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有效率仅为85.11%,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时,通过中西医联合疗法,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患者服用通脑汤并配合针刺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相关临床性症状效果显著,对于患者实现康复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陈兴良,陈敏等[3]在其同类型研究中给予试验组患者针灸治疗并配以自拟通脑汤进行联合施治,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2.31%,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比较显著,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为76.54%。该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能够佐证本次研究结论。
综上所述,自拟通脑汤结合针灸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宏星.探讨中医针灸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7):172-173.
[2]杨鹤云.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局部脑血流异常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01):12-14.
[3]陈兴良,陈敏,华雅等.慢性脑供血不足针灸治疗现状[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03):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