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24
/ 2

浅谈高中“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

樊华

重庆市长寿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均发生较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管理模式均在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进行转化,本文主要就“走班制”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走班制”;班级管理;解决对策

一、“走班制”概述

“走班制”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在于,学生不再专门集体的固定在一个指定的教室之中进行学习,而是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不同的科目与教室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科目。“走班制”的教学模式颇具大学教育风格,即教师和教室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学生却是在不断转换之中,然而,其与大学教学又有所不同,即大学课程的选择并不完全由学生掌控。因此,“走班制”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再度创新之举,这种由学生主导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得到诸多高中学校的推广与应用。但是有利也就会有弊,因为课程的选择权已经完全交到学生手中,这对于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也正是本文所研究的“走班制”背景下的班级管理问题。

二、“走班制”给班级管理带来的问题

(1)班主任作用弱化

“走班制”的教学模式使得原本班级的学生很难重新聚集在一起,而班主任又无法对所有班级学生进行一一跟踪管理,因此,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缩。其次,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学习进展无法预估,其仅能够依靠考试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进展,这种间断性的、偶然性的信息来源无法使得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全面、科学、细致的了解,自然也就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约束和指导。

(2)整体学习水平降低

开展“走班制”教学模式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高中学生尚不完全具备自我严格约束的能力,所以,部分高中学生在“走班制”的教学模式下逐渐变得懒散,迟到、早退,甚至逃课的行为时有发生。尽管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我约束能力差,其并不能完全吸收“走班制”的教学优势,反而将“走班制”的弊端暴露而出。

(3)课堂秩序混乱

在“走班制”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不仅可以自由选择课程,而且也会自由选择自己的座位,这就极大地增加了不同学生之间的相互干扰程度。其次,教室的容纳范围是有限的,但是因为学生自主选择而可能导致部分课堂人数的增多,这就会进一步加大课堂秩序混乱的风险性。此外,对于教师而言,其每次面对不同人数、不同面孔的学生,其教学效果和质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吸收。

三、“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对策

针对由“走班制”教学模式下形成的班级管理问题,笔者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首先,优化“走班制”班级管理模式。针对班主任老师无法抓住学生的管理难点,“走班制”的班级管理模式应当在学生自由选择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即知识学习可以自由选择,但是自习课堂务必回归指定教室。其次,学生的自由课堂选择不能随性而为,而是应当由班主任老师以及学生共同制定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状况相匹配的学习指导,这既是为了避免学生对自由课程的无序选择,同时也是为了帮助班主任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加以管理和约束。

其次,加强课堂管理。由于学生已经制定了学习计划,即每天的具体课程安排,所以学校以及老师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计划已经提前掌握,因此,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提前整理出来的课堂学生统计表与学生的听课情况进行对接,以此避免学生逃课行为的发生。同时,学校也要通过行政手段帮助老师加强课堂管理,这主要是针对于迟到和早退的学生做好管制工作,避免课堂时间存在学生外出的情况发生。

其三,限制班级听课人数。由于班级的座位数量有限,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需要对每个班级听课的人数进行限制,避免某些课堂人数过多或者人数过少的情况出现。其次,针对于已经固定的教室人数,学校应当对学生的听课表现予以记录,这既是为了避免课堂秩序混乱情况的发生,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保障课堂的秩序。其三,通过限制班级人数,可以有效统计出学生听课的记录,进而为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走班制”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工作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工作,其需要班主任、老师、学生共同的努力。然而,在这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还是学校和老师,因为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并不能得到骤然提升,其更多的还是需要来自外界的约束,因此,学校和老师就应当承担起其教育与管理的责任,从多方面、多角度加强学生管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彭晖.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教学路径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1):105-106+134.

[2]付光槐,陈金玲.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教学的问题及其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9(07):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