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经贸学校 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中国自古以来都崇尚“尊师重教”。近年来,中职学校师生冲突常有发生,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例如学生拒交试卷、殴打教师、教师体罚学生等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重点论述导致师生冲突激化的内在因素。
【关键字】师生冲突 刻板印象 情绪
【基金项目】本文系泉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小课题《中职学校师生冲突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研究成果,小课题编号:QGX2018-078。
师生冲突是师生由于在目标、价值观、资源多寡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对立、分歧和相互干扰的教育教学互动。[1]在学校,师生冲突绝大部分是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的违纪行为直接引起的,学生违纪的类型、程度、对教师批评的反馈情况都影响着师生冲突的发展。而教师在决定师生冲突的发展、演变的方向上处于绝对的主导方,教师在处理违纪事件的一言一行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师生冲突的程度。因此,探寻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师生冲突激化时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背后的心理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潜在的心理因素
(1)对中职学生群体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就是对某一个群体或者一群人有相对固定、简单化、非理性化、过度普遍的看法。[2]伯纳德(Bernard)在《偏见与歧视心理学》中指出刻板印象不仅是描述性的,也是规范性的,人们会根据刻板印象预期某一个群体或个体的行为。
调查发现中职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刻板印象存在如下几种情况:认为中职学生都是不爱读书的、都是爱调皮捣蛋的,导致教师不能抱有公平的太对对待学生,容易对学生产生误解;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因此,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出违反纪律的时候会得到更加严重的惩罚;认为某某专业的学生一定比某某专业的学生表现好,接受调查的教师普遍喜欢接手会计、学前教育、商务英语、食品等专业班级的授课课程及班主任工作,不喜欢接手电子商务、计算机、市场营销等专业班级的授课课程及班主任工作,在带到不喜欢的班级时表现出一定的失落感及教学、管理过程中不时表现出对该班级学生的偏见情绪。
(2)情绪识别的准确性及其表达。
情绪对人的认知和决策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积极情绪在一般条件下促使个体冲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能够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能够更新和扩展个体的认知地图,同时也更可能看到新的可能性,对双方的利益和得失进行更创造的思考和灵活的推理,更能对事情做出乐观的判断和决策,而消极情绪会时人通常更容易注意到局部的细节,并能容易做出悲观的判断和选择。[3]
教师能否正确识别自身的情绪。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时通常表象出消极的情绪,并以愤怒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果教师没能及时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及时克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很容易导致冲突的激化。另外,教师在表达愤怒情绪的时候背后可能是恐惧和担心,如果没办法及时识别出来,将会只侧重表达愤怒的情绪而与自己的教育初衷背离,恶化冲突的程度;教师能否正确识别学生的情绪,某些情况下学生觉得不公平,有些不甘和委屈,有的老师可能会忽视学生这方面的情绪,没有识别出来,过于简单地在表面上处理问题,导致冲突的恶化;情绪表达应该成为教育学生的合理手段之一,但教育学生不是老师宣泄自身消极情绪的途径,很多教师将对学生的责骂甚至打骂作为自身不良情绪宣泄的出口。
(3)对冲突本身的认识误区。
认为冲突一定是不利的,一定会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一旦出现冲突,立马要采取强硬措施进行解决,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容易使师生冲突激化。
二、学生潜在的心理因素
对成人、对与之发生冲突的教师、对家长的刻板印象。认为大人都是不理解小孩的,认为老师都是以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认为老师对成绩不好的学生都存有偏见,主要以逆反心理的形式呈现。但很多教师却对中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特殊心理现象认识不足,不能客观看待,更缺乏预设的应对策略。
学生不能正确识别老师的情绪。很多情况下,教师内心是关心、紧张学生的学习、身体健康、安全等事项,但表现出来的情绪是生气愤怒的,是在严厉批评、责怪学生,如果学生没办法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也会产生误解引起不必要的冲突。比如,晚上学生夜不归宿,老师对学生的愤怒背后可能更多的是担心,但冲突发生时,学生只能感受到老师的愤怒与责备。
针对上述分析的导致师生冲突激化的内在因素来看,师生双方都应该加强心理健康建设、及时释放各方压力、克服对对方的刻板印象、及时调节自身消极情绪,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师生冲突的激化程度,才有可能营造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 陈振中.重新审视师生冲突——一种社会学视角[J].教育评论,2000,(2):40-42.
[2] 反刻板印象对高职生的积极效应:提高认知灵活性[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3] 李声,丁凤琴.情绪对认知影响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1-12):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