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白鹭湖管理区小学
摘要:写作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真正地通过文本创作的方式,表述自身的所思所想,成为教师思考的关键性问题。而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中,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产生写作的意愿,辅助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同时让学生从教材中进行仿写练习,使得学生逐步掌握写作的技巧,把握写作的规律。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写作;生活;仿写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来说,写作是一大难点,经常出现教师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学生写作能力却不见提升的现象。在农村开展写作指导中,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因此,对于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当针对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真正地从生活中获取素材,汲取养分,从而不断提升写作的能力。
一、从生活中萌生写作意愿
造成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写作教学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进行写作创作的主动性,换句话说,学生没有进行写作创作的主观意愿。因此,在开展写作指导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偏好出发,设定趣味性的写作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融入环境的过程中,萌生进行创作的主观意愿,从而提升进行写作的主动性。而农村学生生活的周遭环境具有特殊性,学生的生活经历也带有农村的色彩,当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向学生提出写作的主题时,学生也会产生进行创作的积极性,从而更加主动地完成写作练习。
例如,相较于城市中都是冰冷的建筑来说,在农村更多的是花草树木和农作物,学生或多或少也会具有务农的经验。所以,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的经历出发,向学生拟定“成长”“收获”的写作主题。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回顾自身的生活经历,从而初步形成一定的想法。紧接着,教师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和讨论,使得学生从同伴的表述中,进一步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形成更多进行写作的角度。最后,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以及与同伴进行讨论的结果,主动完成文本的创作。
显而易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出发,进行写作主题的设定,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写作练习与实际生活间的关系,从而降低进行创作的难度,促使学生形成写作的意愿。
二、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观察是学生进行知识认知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进行素材积累的有效方式。在农村开展语文写作指导工作,教师也应当向学生进行生活观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之间关系的良好习惯,从而让学生能够在进行文本创作的过程中,使用身边的事物来进行主题的说明,在丰富文章中内容的同时,提升对文本的可读性。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每个季节的景物和农作物的变化进行记录,让学生从平时的观察中,认识到不同季节中景色中的特点,以及农村生活中的特征等。之后,教师让学生将自主观察的结果进行总结和积累,形成一定的素材。在学生进行有关“四季变化”的主题写作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之前积累的素材出发,进行文本内容的填充,从而让文章中增添学生对实际生活的真切感受,提升文本创作的质量。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开展写作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周围的事物,从而进行素材的积累,促使学生发展写作的能力。
三、从教材中进行有效仿写
现代社会学中指出,人们行为产生的原因不是自我创造就是模仿,而在这其中模仿是占大多数的,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重视“仿写”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对他人的作品进行模仿的过程中,掌握写作的技巧。而在农村,学生能够接触到的教育资源有限,所以,教材当中丰富的语篇内容,就可以成为学生进行仿写练习的有效工具。在实际开展仿写教学的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文本进行模仿,使得学生在读写结合中,提升写作的素养。
例如,在向学生教授了《草原》这节课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细致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文章中对内蒙古大草原的描写,感受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随后,教师让学生通过对文章中清新优美的语言、清晰分明的线索等进行仿写练习,逐步实现写作能力的发展。同时,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草原》这节课的认识,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当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教师进行生活情境的创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进行素材的积累,同时让学生从教材中进行仿写等,都能够辅助学生实现写作能力的发展,但是,一线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认识到,真正地发挥农村的优势,促使农村学生实现写作能力的发展,并不是单纯地依靠上述策略就可以实现的。因此,在之后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也应当继续探索农村中的资源,挖掘这些资源与写作课程的结合点,让学生在不断的练习中,逐步实现写作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学平.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7(36):129-130.
[2]蒋文鹏.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学周刊,2017(33):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