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在“大监督”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2-14
/ 2

关于企业在“大监督”体系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温赵琴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030006

【摘要】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深入探索强化监督的有效途径,逐步完善权力监督体制和制度,不断破解长期执政条件下党和国家自我监督世界级难题。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新形势下强化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实现有效监督,正确行使公权力。

【关键词】大监督;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当前,面临许多新形势、新问题,问题与风险交织并存,使得公司反腐败形势严峻复杂。为加强党内监督,提升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防范风险于未然,构建“大监督”工作体系,已是企业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全面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要求。

大监督”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顶层设计上来说,企业对“大监督”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真正意义上把“大监督”当做一个体系来运转,忽视了监督工作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和推动作用,“大监督”工作在部署和推动上动力不足,保障不足。

体系运行过程中,企业个别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存在不愿监督的问题。个别职能部室只顾干好自己的业务,不愿意相互发现问题,也不愿意接收别的部门的监督。本部门各岗位人员对待管理业务范围的事不负责任,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应付差事,忘记了业务管理监督职责,或抱有只要不出事的侥幸心理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遇到问题绕着走,本职工作往外推,看见装没看见。

体系运行过程中,企业个别职能部门存在不会监督的问题,没有把监督与自身业务范围深度融合。在监督什么,怎么监督上缺乏有利抓手,主要因为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不注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低下,对业务范围的规章制度不熟悉,对自己本部门、本业务廉洁风险了解不清,处理业务时不善于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后对问题实质把握不准。

体系运行过程中,不敢监督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公与私界限不清,尤其是对同级、对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认为监督管得多,得罪人也就多,有时即便发现了问题,也不敢说出来,抱着“别没事找事,大家相安无事最好”的心态,不敢履行监督职责。日常工作检查,说成绩多,说优点多,说问题避重就轻,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监督不到位。

推动“大监督”体系运行的相关对策及建议

加强宣贯力度,提高对“大监督”体系的认识。不断加大对构建“大监督”体系的宣传学习力度,尤其是企业的大脑层、企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各级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做好“大监督”工作是企业深化管理、提质增效的有效举措,积极推动“要我监督”向“我要监督”的观念转变,改变被动监督的局面,使得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积极主动监督起来,营造人人监督、人人被监督的监督氛围。

抓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企业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大监督”工作,通过亲自抓、亲自过问工作开展情况,提高“大监督”工作的政治意义,把“大监督”体系与公司生产经营、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把“大监督”体系与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有效结合,始终坚持系统性原则,同部署、同推进,让“大监督”体系成为治理企业跑冒滴漏的有力抓手,及早清除隐患,化解风险,提升公司规范化管理。

运用好“大监督”工作成果,真正转化为公司治理效能。一是严格执行季度报告制度,及时对发现的问题、整改建议分类汇总、综合分析,为规范公司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发现的重大问题随时报告监督委员会,经监督委员会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后,下达整改任务清单,建立发现问题台账,实行清单式管理,跟踪落实问题整改情况。二是要善于对报送的所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发现违规违纪线索,按照职责分工,及时移交相关部门核查处置,将问题遏制在源头。

有效运用工作机制,倒逼责任落实,破解“不愿监督、不敢监督”难题。一是定期通报各职能部门监督发现问题的情况,实行一季一通报,实现监督信息共享,以此督促职能部门履行监督职责。二是要率先用好奖励和追责机制,将各职能部门监督情况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和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与部门年度绩效、干部评先评优、提拔晋升等挂钩,倒逼职能部门履行监督职责,提升监督实效。

不断加大培训指导力度,破解“不会监督”难题。一是统筹合理安排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任务、内容以及培训人员,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培训,锤炼高效的人才队伍,提升各岗位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大对“大监督”工作的指导,帮助职能监督部门尽快熟悉掌握工作流程,形成监督合力,确保各类问题、风险能被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推动“大监督”体系高效运行。

三、结语:

通过岗位廉洁风险防控,把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和每个人,把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与对岗位权力的监督充分结合起来,将预防腐败工作落实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实现关口前移,从而建立预防腐败的长效工作机制,才能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

参考文献

[1]张晓英.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探索[J].管理观察.2018,20:55~56.

[2]贾舒.国有企业建立大监督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管理观察,2019(30):13-15.

[3]钟澎.构建新形势下的企业大监督体系[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5):204+213.

[4]贵州省纪委监委课题组. 为国企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N].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07-1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