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310012
摘要:本文对A号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的施工工程概况进行了介绍,结合施工现状调查,我们提出了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混凝土浇筑前未对竖向钢筋进行复核,方案针对性不强,施工工艺对现场问题达不到指导性和优化性,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不足,不能进行更好的管控。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工艺
一、前言
装配式结构转移层定位钢筋的施工技术是一种经济合理、较为先进的施工技术,符合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在促进我国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筑的转型升级中起着重要作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将灌浆套筒预埋在混凝土构件内,在安装现场从预制构件外通过注浆管将灌浆料注入套筒,来完成预制构件钢筋的连接,是预制构件中受力钢筋连接的主要形式,主要用于各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受力钢筋连接。所以套筒连接钢筋施工成了转换层施工关键点之一,保证连接钢筋施工质量,就能保证施工质量、工期。
二、A号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的施工工程概况
A号地块项目建设内容为新建16栋住宅楼和2栋配套建筑,项目用地面积78823.1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1822293.6平方米。本工程结构采用装配式结构,预制率高达40%,装配率达100%。1#装配整体式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其余高层住宅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及附属用房采用框架结构。住宅17-18 层,主体建筑高度45.45m-49.95m。
三、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的施工现状调查
我们对正在施工的A号地块项目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质量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共抽取了350 处剪力墙灌浆套筒连接钢筋位置进行调查,发现连接钢筋施工一次合格率低的几种问题原因如下:
1.钢筋端部毛刺现象。
2.由于钢筋位移,导致连接钢筋定位不准致使无法进行预制墙吊装。
3.钢筋端部污染问题。
4.施工存在问题,导至钢筋弯折、损坏。
5.其他问题
所以针对这些质量问题进行调查。总计350 处剪力墙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有42 处节点存在质量问题,下面为我们组进行的统计分析:
1.钢筋端部污染:频数6、占比频率14.29%、累计频次28、累计频次0.67;
2.钢筋位移:频数22、占比频率52.38%、累计频次22、累计频次0.52;
3.钢筋端部毛刺:频数5、占比频率11.9%、累计频次33、累计频次0.79;
通过上表分析,钢筋位移的累计频率达到52%,是影响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施工合格率的主要原因。
四、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的施工工艺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施工流程主要包括:预制构件在工厂完成套筒与钢筋的连接、钢筋在模板上的安装固定和进出浆管道与套筒的连接,在建筑施工现场完成构件安装、灌浆腔密封、灌浆料加水拌合及套筒灌浆。现场转换层主要进行连接钢筋的预留、定位、固定,之后进行座浆分仓,吊装,根据预留钢筋对位,套筒灌浆。
五、原因分析
根据现状调查及施工工艺分析,现场转换层连接钢筋施工不合格的原因不过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1.测量定位方法不正确,导致钢筋定位不准确。
2.绑扎扎丝进场未验收,质量得不到保证,钢筋固定不牢导致现场混凝土浇注时钢筋定位被破坏
3.风力较大影响塔机作业,吊装时对预留钢筋产生扰动,造成预留钢筋破坏。
4.混凝土浇筑前未对竖向钢筋进行复核。
5.方案针对性不强,施工工艺对现场问题达不到指导性和优化性。
6.管理人员质量意识不足,不能进行更好的管控。
7.交底人经验不足,不能对现场起到针对性指导,交底失去实际性。
8.混凝土浇筑时,振捣棒振动对竖向定位钢筋产生扰动。
综上,以现场实际情况,我方人员在现场调查及分析为前提,我们进行讨论研究,总结以下几个原因:
(1)方案问题
施工方案不能对现场施工起到指导性作用,特别是对于钢筋定位固定施工工艺的问题,无法解决钢筋定位不准确,后期扰动等影响因素。
(2)人员因素
管理人员自身质量意识不强,对待现场施工不采取管控措施或不能有效采取措施对现场进行过程管控。导致现场问题累计、爆发。例如钢筋测量定位不准、现场钢筋被扰动、破坏等。现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缺少,对待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未及时处理。
(3)风力影响造成的塔吊吊装不精确。
(4)现场施工方法不正确造成的钢筋位移、偏位、破坏等。
六、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的施工对策
根据现场情况、分析、总结进行以下相应对策:
1.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连接钢筋施工工艺如下:制作竖向钢筋限位模具,并进行焊接,控制钢筋的位置。
2.施工现场派专职质检员跟踪检查,钢筋班组人员跟随混凝土浇筑。运用BIM 技术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技术交底内容。优化技术交底并针对技术交底内容,对工人进行考核。
3.采用点振法进行现场混凝土浇筑。
明确振捣操作方法,采用“点振法”施工,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振捣间距和振捣时间。现场监督按方案施工。
七、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的施工现场实施
实施一:使用竖向钢筋限位模具控制钢筋位移。
1.根据套筒连接钢筋位置,每根竖向钢筋位置预留出来,采用直径略大于竖向连接钢筋的套管与钢板连接,套管留长10cm。竖向钢筋限位模具安装完毕,并进行点焊,控制钢筋的限位控制。
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限位模具拆除,转至上层使用,重复利用,保证各层连接钢筋的定位。
实施二:优化技术交底,并对全部工人进行技术交底、考核。
1.优化技术交底
项目部针对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位移等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制定对策,运用BIM 软件对灌浆套筒连接钢筋位移防治的关键阶段进行模拟,优化至技术交底内并对工人全部进行交底。
2.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技术交底内容、并组织工人对交底内容进行考核
项目部针对竖向钢筋位移问题,组织劳务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难点进行了分析,讲解钢筋位移施工重点注意事项,便于指导施工。会后组织工人考核。
实施三:插入式振捣棒扰动钢筋。
1.明确振捣操作方法,采用“点振法”施工,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振捣间距和振捣时间。
点振法就是用振动棒垂直于模板面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一种施工方法。它有以下主要优点:一是振动面积小,能一步振动到位,减少对钢筋的扰动,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二是振捣所需的时间短,每点振动时间约5 秒左右;三是施工操作简单,振动棒只需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减少了施工人员对钢筋的踩踏,能更好地保证钢筋不移位不变形。
2.现场监督按方案施工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现场施工员对竖向钢筋位置情况进行检查。
八、装配式结构转换层灌浆套筒连接钢筋的施工体会
通过这次对现场问题的分析,解决,提高静压桩施工至设计标高达标率,实现过程控制理念,为后续施工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树立了中国建筑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小组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参与意识等无形效益,同时也提高每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管理水平。在下一步的施工中我们还将进一步总结,创新,进一步提高转换层连接钢筋施工工艺,争取将此工艺推广到其他工程中,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吴函恒,周天华,陈军武等.钢框架-装配式混凝土抗侧力墙板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7(11):3852-3860.
[2]吴函恒,周天华,吕晶等.钢框架装配式混凝土抗侧力墙板结构受力性能[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