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文艺出版社 哈尔滨 150080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编辑视野下的“工匠精神”进行解读。结合编辑的具体工作,阐释工匠精神对于编辑的全部工作流程的重要性;探询编辑的工匠精神从何而来,如何自觉地养成并贯彻这种精神;总结编辑的工匠精神,其中应当包含匠心,而无匠气。
关键词:编辑;工匠精神;文化使命感;匠心
近年,“工匠精神”成为一个热度极高的词。从物质产品到精神产品,人们迫切渴望它们均能得到工匠精神的“加持”。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是针对制造业而言,实际上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方的出版人,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尤其是作为出版物的统筹者、把关者和加工者的编辑,有无工匠精神,能否切实贯彻工匠精神,贯彻的广度和强度如何,都直接影响出版物的质量与生命力,关乎人们摄取的精神食粮的精细程度和整体品位,进言之,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勾勒着民族文化的面貌和气质。
一、工匠精神体现在编辑工作中的所有细节,应贯穿始终。
工匠精神是一个优质产品诞生的先决条件与坚实保证,它的内涵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严谨专注,注重细节,精益求精。一本书,从策划到付印,这几项品质如在编辑工作中缺席,这本书的命运自然堪忧——近看,难以通过质量检查;远看,更是容易将作者、编辑、出版社钉在“耻辱柱”上,被后人诟病和耻笑。
严谨专注,意味着与书相关无小事。从一个字的选择、一个词的搭配、一句话的理顺,到一个版式中的行间距、字号,再到勒口的尺寸、文案的布局,从始至终每一环节都容不得半点疏忽,容不得丝毫得过且过。专注于书,让自己的全副精力、全部热情都灌溉在做书这项系统工程上,才可能打造出有知音、有拥趸、有余响的好书,即便图书市场风云变幻,读者需求众口难调,但一本处处诉说着诚意的书,经得起读者和时间检验的可能性总要更大一些。
一本书的诞生正是无数细节累积的结果,它最终面世的样子里无声地彰显着编辑的细节意识与处理细节的能力。比如一套大型丛书,在组稿阶段,编辑需要与各方作者密切沟通,对于来自港台地区的作者,编辑在利用电子邮件及微信等现代通讯手段时,应充分考虑对方的书面表达习惯。除了礼数方面,特别需要顾及的便是字体使用问题。最好将大陆地区通用的简体字通过软件转换成繁体字后,再发送给这些作者。港台地区的作者由于成长环境和受教育经历不同,对于简体字的认识能力也不尽相同,这样既便于对方读解信息,也体现出编辑对作者的尊重与体谅。只是细节上的举手之劳,却无疑将为日后的长久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精益求精指的是对某项技能或者工艺的一种极高追求,其中包含着自我超越的诉求。日复一日的编辑工作,由多道琐碎繁杂、考验耐心和毅力的具体工序组成。策划、审稿、编辑加工、版面接排、印制工艺、成本核算、后期宣传,庞大的日常工作量很容易消磨对“相对完美”的追求,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奋力冲击。然而,在与惰性和惯性长年累月的斗争中,编辑只有掌握了持续性的胜利,才能使自己负责的每一本书都像一枚低调的勋章,铭刻努力,也纪念热诚。对稿件的内容、形式、观点、标点、体例等,都需要认真规范要求,政治观、知识关、文字关“三关”都要顺畅通过,力求让凝聚作者心血的文字以最得体的状态问世。没有精益求精的劲头,很难设想一本书如何能在眼下这般丰盛的精神食粮筵席上脱颖而出。
二、编辑的工匠精神,源于对职业荣誉感的珍爱和文化使命感的珍重。
编辑对工匠精神的崇尚与贯注,应是发自内心的自觉。建立在认同基础上的自觉行为,才能坚持长久。而这份自觉只能源于他对职业荣誉感的衷心珍爱,以及对自己身上肩负的文化使命的用心珍重。
当下,一个人能选择坐在三尺桌面前,细细爬梳文字,审慎斟酌词句,将与书为伴作为自己的生存手段和生活方式,很难否认,这其间终究是有情怀的力量。古往今来,人类一切优秀的智力成果,凡以文字形式保存流传下来的,都经过了编辑劳动,即便早时还没有以此命名的这一职业。正如那句话所说:“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同样,每位编辑手中的浩繁卷帙,便是我们中国的文化,它并不抽象遥远,就在我们的手中。我们的手眼,决定着它的品位;我们的耕作,决定着它的收成。这些书,有的将给读者带去心灵的慰藉,有的将为人指点迷津,有的将唤醒那些在庸碌中沉睡的心灵,还有的可能会在作者、编者甚或几代读者百年之后进入经典的殿堂;而编辑的名字与它们紧紧连在一起,编辑的付出将成为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借力,正因如此,我们只有拿出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投入每一环节的具体工作,才能够对历史和未来有所交代。格罗斯在《编辑人的世界》中说道:“对编辑来说,爱一本书像爱一个人,没有一种爱不必负担起相应的责任。”的确,这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编辑作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应时刻不忘自己的那份初心,对文字葆有敬畏之心,对文字周边的一系列工作保持尽己所能的细致。1966年版四卷本的《毛泽东选集》至今未发现一个差错,真正做到了万无一失,从其编校质量上可见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可以说,一本书中工匠精神的“含量”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它将被人翻阅多久、铭记多久。从科学的体例编排到恰当的文字处理,从观点的合理性到表述的流畅性,从“里子”的无懈可击到“面子”的无可挑剔,每一处都呼唤着能静下心来雕琢璞玉的编辑。读者期待着汲取有营养、不粗陋的非快餐,国家寄望于不久的将来从出版大国跃居出版强国,编辑手中的每一个字、每一本书便是这趟征程中的每一步,我们可以让自己以一个编辑的身份,成为辉煌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三、点亮编辑的工匠精神中只有匠心,没有匠气。
工匠精神是一种有着古老传统又永不失生机的精神,这正证明了它本身是敞开的:专注不代表固步自封,严谨不代表墨守陈规。工匠精神的终极指向是追求极致。而在追求极致的这个过程中,势必需要不断观察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探索新路径。编辑是精神文化领域最具工匠气质的职业,编辑这项技能从古至今不曾消失,正因为它一直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调整自身,丰富自身,唯其如此,今天它才仍是一种令人尊敬的职业。用工匠精神点亮自己的编辑,在芜杂琐屑的日常工作中始终保持灵动,独具匠心;在高度熟练、业务过硬的同时,也一直对套路和陋习保持高度警惕,我们是这个时代最敏感的一群人,不仅关注人们随时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捕捉这个社会的精神热点,编辑拒绝堕为一成不变的 “做书匠”。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是编辑匠心的核心要义。
当前的新形势下,编辑仍需要适时适度地钻故纸堆,这种能静下来的能力对编辑来说仍然弥足珍贵,但是同时,时代对这一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仅要把书做“对”、做好,还要努力让它被更多人知道和了解。编辑的外延被大大扩张,这是编辑遭遇的挑战,也是时代赐予这一古老行业的新生机会。我们因此需要同步关心渠道和营销以及产业链开拓,善于利用大行其道的新媒体,让优质的精神文化成果在更多人那里发挥价值。如今的出版行业,既需要高度注重文化品质,以保证首要地位的社会效益,又要尊重商业规律,不仅要把书做出来,还要让它走出去,这样才能保证出版业长久健康的发展。出版被时代赋予新质,每一项新质都可能成为编辑大有作为、运用匠心的空间。从小的方面看,工匠精神包含在极为认真细致的态度里,为一个字的用法查阅、研读一摞书,是一个敬业的编辑常常铸造的佳话;从大的方面看,有工匠精神的编辑总是仰望着“更好”,从设计选题开始便精益求精,一股心劲儿永不消散,像一根紧实有力的线穿起自己平凡而意义非凡的编辑生涯。
我们看到,编辑是为数不多的这种职业:从业多年的人身上自然散发出气定神闲的感染力,而绝少沦为“油子”,这正因为,虽然工作流程可能规范到了经年不变的程度,但是每一本书对他们来说都是一轮崭新的太阳。真正的工匠精神不是将人导向闭着眼睛都能驾轻就熟地完成工序,而是让人保持一种攀爬上坡路的不倦姿态。这也正是工匠精神对一个人、一个行业,以至于一个民族的最大砥砺和滋养。
托尔斯泰说:“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
这条探索、发现自己的最大价值的路,编辑需要用工匠精神来开拓,也需要它来保驾护航。一个能将工匠精神内化为自己的心灵“武装”的编辑,他的价值将不断被刷新,由此而攀升的职业幸福感同样令人神往。
参考文献:
[1]陈鹏鸣,《出版人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年6月7日。
[2]王国钦,《“半傻编辑”与“工匠精神”》,《时代报告》2016年第21期。[3][美] A.司各特·伯格著,彭伦译,《天才的编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