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型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4-16
/ 2

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型发展研究

刘昊 张宏伟 董云峰

大庆师范学院 黑龙江大庆 163712

摘要: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心态不端等问题。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对教学资源的分类整合、完善的评价机制等,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提供良好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提供保障。

关键词:计算机公共课程;参与式教学法;教学双主体;评价机制

计算机公共课作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它旨在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处理简单问题的能力,同时熟练操作一些常见办公软件,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在信息技术时代的环境背景下,计算机公共课具有跨专业、跨领域的教育意义,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着极高的实践价值;同时,计算机作为一种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对学生踏入社会、走入生活有着非凡的意义。

高校公共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方式多为教师从理论和基础操作开始,同时配合幻灯片进行教学。这种模式下,存在的一定的问题:

1、学生专注力不足

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理论和实践分开教学,即教师首先讲述理论,然后演示实践实例。比如:多媒体应用技术教学内容中的动画制作环节。其中讲授“补间”动画过程:教师讲授“补间”动画的形成原理以及所需要的元件、讲述动画的制作流程、铺开讲述动画的应用,最后进行实现动画效果的操作。教师在理论部分讲解时,学生往往心不在焉,或者是强记讲述内容,一旦开始操作部分,学生似是而非,达不到灵活掌握和使用的教学目标。

2、评价机制未贯穿教学始终

多数公共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往往是理论、实践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学生用实践验证理论,用理论发现新的实践内容。学生的接收“热情”由两方面决定:一是灵动的教学实例,二是恰当的评价机制。教师注重教学实例的选取,对评价机制缺乏足够的重视,评价机制未得到充分应用和认识。

3、教学“双主体”问题

高校教师教学过程中,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围绕教学大纲设定教学内容时,往往择选多本参考书以及相关媒体的内容渗透到教学内容。因此,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和重复强调。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演示和操作,带领学生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教学的主体完全是教师,由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中心未能充分体现出来,脱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学主体的不平衡、缺少互动的教学环节导致学生参与教学意识不强,最终影响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想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参与式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出发,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加强学生专注力的训练,提升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信心。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方法主要是任务分解法、学生分组教学法、教师学生互动法等方法。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

实践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教学方式,但是为了保证参与式教学法的顺利展开和实际应用效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整合课程资源,理论实践相融合

教学对象基本情况摸底。为保证参与式教学顺利展开,教师需要在教学前期对教学对象进行教学课程学生知识了解情况的摸底调查。需要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心理期望值,同时该调查表用于对教学内容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在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分组过程中,将高中学过计算机相关知识的部分学生刻意分到不同的组,便于开展协作学习。

教学对象基础知识调查完成后,从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体系的构建顺序出发,解决两者相融合的问题,即涉及到课程资源整合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涵盖较广,有些内容不适合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使用,这部分内容以理论知识居多,需要学生理解分析。教师将这类内容遴选出来,发挥教师的传授能力,选用演示法等教学方法,保证教学内容的延续性以及覆盖性。适合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内容,要在教学资源中进行相应的整合,保证参与式教学法的顺利开展和时效性。

具体措施如下:教师在备课期间,统计分析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将其分类整合,并形成教学进度表之外的教学内容表。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关于办公软件中的文字编辑软件为例,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形成如下的教学内容表。

教学内容表

教学周数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课堂效果

第一周

基本操作环境认识

非参与式教学方式

演示法和讲解法

□一般□良好□好

第二周

文字编辑

参与式教学法

目标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

□一般□良好□好

等等

□一般□良好□好

开始教学,使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课程内容,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通过调研或查找相关资料,形成该部分知识在企业中需要达到的标准。参与式教学开始后,教师提供企业标准的需求,学生通过研讨、分析、求助等方式制定组成员统一的操作流程,由组员选出代表阐述实现过程。全部组别阐述结束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开始研讨各个组别实现的过程的优劣。如果达成一致,由教师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性阐述,选定一个代表对教师阐述的内容通过计算机实现;如果无法达成一致,由各个组派出代表分别演示实现过程,由各个组别共同判断优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的结论。

整个教学过程中,选定三次适合参与式教学的教学课堂,和三次适合常规教学方法的教学课堂,通过课堂任意选定的10人进行观察,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序号

教学方式

专注率

问题回答正确率

课堂气氛

是否提出疑问

1

常规教学方式

50%

67%

一般

2

参与式教学方法

75%

82%

较好

通过对比我们得出结论,如果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后,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学生的乐于接受性和参与性得到较大的提高,这种情况适合学生开拓思路,建构知识,利于学生对知识开拓性的研究和吸收。

2、双“主体”角度,改善评价机制

教学过程中,评价机制的积极渗透和不积极渗透对学生的心理造成的影响结果是不同的:如果不积极渗透评价,学生仅仅是单方面的接受,学生不会知道知识点理解的对或错,教师也不能知悉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和理解的情况,同时教师也不会对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如果积极渗透评价,并适时反应评价结果,这对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听课兴趣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使用参与式教学中,可以包含章节点评、学生自评、学生间评、教学评价、口头评价等构成,而在每个评价体系中严格按照学习内容、学习态度、教师导向、自我评价等几个评价项目进行具体的评价。在竞争或者能体现自我观点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建构是积极的,质量也比较高。参与式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评价贯穿教学始终:通过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学生明白在教学过程中接受知识存在的问题或不足;通过学生之间平等的交流和互相评价,学生明白与其他人之间在知识点接收和理解方面的不同点,激发学生向教师提问或释疑的强烈意识。

参与式教学法评价机制主要从两方面建立,第一方面由教师建立评价表,用该表对学生分组后每个组的表现状态进行打分;第二方面,学生在分组进行参与式教学方法后,由小组成员通过交流的方式完成学生间教学过程中的互评,并建立学生间的小组互评机制。

通过使用参与式教学法通过教学双主体的联动,保证教学课堂的活跃性,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信心,提升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1] 刘燕.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J]. 辽宁教育研究, 2016(1): 70-72.

[3] 陈国良, 董荣胜. 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1): 7-11.

[4] 冯博琴. 对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落地问题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 2012(9): 4-5.

[5] 李廉. 计算思维: 概念与挑战[J]. 中国大学教学, 2016(1): 7-12.

[6] 吴宁, 崔舒宁. 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2(7): 107-110.

课题名称:基于参与式教学法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型发展研究 课题编号:JY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