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311400
【摘要】目的:比较经腹部B超与经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测确诊。分别经腹部B超和经阴道B超对患者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确诊率。结果:经阴道B超的阳性确诊率为97.06%,明显高于经腹部B超的70.59%,两组差异对比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中应用经阴道B超的检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阳性确诊率,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异位妊娠;经阴道B超;经腹部B超
异位妊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指的是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如果不及时采用有效的治疗,将有可能导致大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当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超声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诊断,超声具有安全、快速、可反复检查、价格低廉等优势,已获得广泛的应用[1]。超声诊断异位妊娠主要包括经阴道B超检查和经腹部B超检查两种,本文主要探讨经阴道B超和经腹部B超在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其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异位妊娠的诊断标准确诊。年龄17~45岁,平均年龄(27.31±3.64)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停经、不规则阴道流血等临床症状。其中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14例,停经伴下腹痛患者27例,仅下腹痛者8例,仅停经的患者有7例。
1.2方法
68例患者均接受经腹部B超检查和经阴道B超检查,本研究采用的仪器设备为迈瑞DP-3300,阴道探头频率设定为5.0~8.0MHz腹部探头频率设定为1.8~5.0MHz。经阴道B超检查:孕妇无需憋尿,取截石位,将耦合剂均匀涂抹在阴道探头顶端,并将一次性避孕套套上,然后将探头深入到孕妇的阴道中,根据提示查看盆腔内部的详细情况,具体包括宫腔中是否有妊娠囊、子宫大小、直肠子宫凹陷处是否有包块、盆腔中是否有液性暗区等;经腹部B超检查:在检查前先要求孕妇憋尿,引导患者采用仰卧的体位,然后从横切、纵切以及斜切等多个角度对其腹部进行检查,仔细观察孕妇的宫腔中是否有妊娠囊、附件等,并观察孕妇的子宫大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确诊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阴道B超检查和经腹部B超检查的阳性确诊率分别为97.06%和70.59%,经阴道B超检查明显大于经腹部B超(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经阴道B超和经腹部B超检查比较
检查方法 | 例数 | 阳性例数 | 阳性确诊率(%) |
经阴道B超 | 68 | 66 | 97.06 |
经腹部B超 | 68 | 48 | 70.59 |
X2 | 8.364 | ||
p | <0.05 |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产科,其发病较急,而且发病后如果治疗不及时发生大出血的可能性较大,死亡率较高。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显示,异位妊娠患者的病死率在孕产妇各类疾病的病死率中占10%~25%,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以往异位妊娠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自身的临床症状、疾病史穹隆穿刺、尿妊娠试验等,但是大部分异位妊娠患者并没有十分典型的临床症状,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诊断的难度。其中尿妊娠试验虽然方便迅速,但其诊断准确率相对比较低[2]。近年来,超声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该技术具有频率高、强度低、无损伤、可反复检测等优势,因而在临床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异位妊娠患者采用B超检查也更为普遍,B超诊断异位妊娠有经腹部和经阴道两种检查途径,与腹部B超相比,经阴道超声具有很多优势:首先患者受检前不需要憋尿,节省检查时间,减少患者不适。其次B超探头与子宫更贴近,可以更加详细的观察到患者子宫内部情况,因此检查结果更为准确,并且不会受患者手术史、肥胖等因素的影响
[3]。另外经阴道B超图像更清晰,使用方便快捷。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经阴道B超检查的阳性确诊率明显高于经腹部B超,由此可以看出,异位妊娠诊断中经阴道B超检查方法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中应用经阴道B超的检查方法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阳性确诊率,为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进而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煜辉.异位妊娠患者用经腹部B超与经阴道B超诊断对检查结果的影响[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9,12(9):70-71.
[2]白莉.经腹部B超检查与经阴道B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9,6(1):51-52.
[3]余君君.经腹部B超与经阴道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意义分析[J].饮食保健,2018,5(47):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