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状病毒病的护理及防护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06
/ 2

2019冠状病毒病的护理及防护体会

游恋 周玉洁

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重庆 400062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建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英文名称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该病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医护人员与患者的特殊关系,因此成为首发感染的高危人群。为了遏制COVID-19的流行,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严格落实医务人员防护是控制继发感染,促进COVID-19患者早日康复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通过对45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以及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无1例病人死亡,无1例二代感染,无1例医务人员感染。报告如下。

一、2019冠状病毒病的护理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我科自2020年1月30日以来共收治确诊COVID-19病人45例,年龄23-62岁。临床诊断重症2例,结果15例均在预期内治愈,治愈率33.3%。

2、护理

2.1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热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避免用力或剧烈咳嗽,嘱病人做深呼吸,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氧饱和度等。需注意观察心脏、肝和肾功能变化,每天检测血氧饱和度。如果病人体温>38.5℃周身疼痛,可用解热止痛药,也可采用冷敷或酒精、温水擦浴等。如果病人出现气促或低氧血症应经鼻导管持续给氧,并做好疼痛护理。

目前用药范围包括:一般对症用药,抗病毒、抗感染用药,糖皮质激素和辅助的中药治疗。护理人员要熟知各种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注意观察用药反应,并详细记录,为临床选择用药提供依据。

2.2重症护理

对于明显呼吸困难及危重病人给予重症加强护理。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重症患者应当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并及时评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是否缓解。当患者接受标准氧疗后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无法缓解时,可考虑使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通气。当采用非侵入正压经鼻CPAP通气,正常压力水平为0.392~0.981kPa。选择合适的面罩,持续正压通气。即使病人在睡眠时,间歇时间也不要超过30分钟,直到病情缓解。若短时间(1-2小时)内病情无改善甚至恶化,应当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出现休克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时,应 立 即 采 取 相 应 的 急 救 措 施 。

2.3心理护理

以病人为中心,有针对性的心理调护:由于病人进院后与外界隔离,他们不但承受疾病的折磨,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社会、家庭压力,心理比任何时候都要脆弱,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悲观和失望等情绪。针对每位病人的个性化心理特征,主动与其交流、沟通,了解心理需要,分析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接受当前应激性困境的现实,强调隔离手段是为了更好地观察治疗,同时也是保护最亲近人的方式。向病人解释,隔离的目的是隔离病毒,而不是隔离他本人。解释COVID-19是可防可治的,说明目前的治疗是有力的、COVID-19的病死率并不高、干预是有效的,并说明乐观的情绪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康复。工作中熟练的技术操作,良好的服务态度,温和的语言,应急时的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床旁的关怀等都较大程度地提高了COVID-19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缓解紧张、恐惧的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更好地配合护理和治疗。

2.4基础护理、生活护理

加强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鼓励咳痰,不易咳出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高热时,立即采用湿冷敷,酒精擦浴,多饮水,更换干净衣服。认真作好每天的晨、晚间护理,及时送饭、送水、送药,协助大小便等满足病人基本生活需要,并督促病人24小时戴口罩,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掩口鼻,常洗手,讲卫生。体温正常,病情缓解后鼓励病人下床活动,适当锻炼,呼吸新鲜空气,使其精力充沛,缓解紧张压力,增强抵抗力,有利于病情恢复,缩短疗程,防止二代感染。合理安排休息时间。饮食上多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及含抗氧化剂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增强病人免疫功能。按医嘱准确用药,观察药物疗效,有无不良反应的出现。从点滴生活小事向病人传递关爱对疾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2.5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分阶段性不失时机地讲解该病的有关知识,隔离的重要性,防护措施,卫生常识,收集有关媒体积极宣传的成功病例,引导正确认识。指导出院后自我护理措施,建议应继续进行14天自我健康状况监测,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建议在出院后第2周、第4周到医院随访、复诊。

二、感染的防护

1 病区的防护

实施标准预防+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措施:严格按要求隔离、消毒及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遏制病毒蔓延的重要环节。设置专门隔离病区,经病原学确诊的患者可以同室安置,严格禁止陪护、探视。每个病室门随手关闭、定时开窗通风;病区地面、空气每天严格“三重消毒”3次(即紫外线照射30分钟、空气消毒机消毒30分钟、0.2%的过氧乙酸喷雾喷洒)。病人治疗、护理及生活用品一般采用一次性物品专人专用,用后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规范处置,双层分层封扎;若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使用后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清洁和消毒。同时严格做好病人防护,指导患者正确选择、佩戴口罩,正确实施咳嗽礼仪和手卫生。护理操作集中并实行流水线式作业,减少病毒向外扩散的机会。

2 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对COVID-19疫情,高度强调防护的意识,全体医护人员应完成三级防护的培训与演练,如 手卫生、穿脱防护服,落实到个人,通过考核后上岗。科室医护人员应每日自行监测身体状况,发现身体不适及时报告。做好个人防护是对同事及患者最大的支持。同时,因为医护人员在防控疫情过程中,直接面对紧张、恐惧的患者,又忧虑家人亲属为自己担心,身心都处于应激状态。在重视防护的同时也应增强医护人员缓解心理压力的能力。防护措施除了掌握传染病防治法、院感相关规章制度里的内容如戴口罩、勤洗手、穿隔离衣或防护服外,建议注意以下几个细节:①合理饮食 ,注意休息,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理及心理状态;②COVID-19疫情发生在冬春季,气温低,穿防护服前要穿够保暖的衣服,脱防护服的时候还要避免污染;③将穿脱防护服的流程贴于墙上,两两一组,互相督促检查;穿脱时要动作熟练、准确但又不能太快速以避免浪费及污染;穿脱防护衣时每步骤之间采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按照六步洗手法双手相互揉搓至干;④上岗前要预留时间,不同批次防护物资可能不统一 ,预留时间熟悉以减少失误; ⑤做好其他细节,如护目镜防雾处理(洗手液滴在护目镜上,再用纸巾擦拭至干)、正确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并进行密合性试验(吹起,口罩微微鼓起,吸气,口罩微微下陷,同时周边没有气体流通);⑥医护人员进入病房须穿隔离衣、防护衣、鞋及双层鞋套,并戴医用防护口罩外加一层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以及护目镜、防护面屏和三层乳胶手套,接触病人后立即用以乙醇为主要成分的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⑦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防护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消毒后更换。⑧严格执行锐器伤防范措施。

三、体会

尽管目前没有治疗COVID-19的特效药及疫苗,通过我科45例病人的护理、治疗所取得的满意效果,深深地体会到:及时严密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认真学习、收集有关COVID-19护理的资料,制定一套有效的护理计划并灵活运用于临床是护理成功的关键;规范的操作、精湛的医疗技术、精心的护理、特殊的关爱以及增强医、护、患战胜COVID-19的信心是使患者早日康复的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