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流域水环境治理问题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11
/ 2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流域水环境治理问题的思考

吕华芳

潍坊市绿色家园环境保护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00

【摘要】水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保障,为了进一步提高流域水环境水平,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论文就对海绵城市进行分析,并探讨海绵城市理念下水环境治理的问题及措施。

Consideration on Water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n Watershed Based on Sponge City Concept

LV Hua-fang

(Weifang Green Hom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ulting Co., Ltd., Weifang, Shandong, 261000, China)

Absrtact: Water environment is the basic guarantee for people to surviv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water environment level of the river basi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tegrate the concept of sponge city. The following paper will analyze the sponge city, and discuss the problems and measures of the concept of sponge city for the treatment of sewage environment.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理念;水环境;环境治理

Key words: sponge city; urban concept; water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1 引言

尽管海绵城市建设能给城市水生态环境带来诸多效益,但目前中国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可能会阻碍海绵城市的大范围推广,并最终影响该项目的可持续性。这些问题和挑战涉及技术、环境、资金、社会等多个方面。

2 海绵城市的内涵

解决城市水问题,必须把研究对象从水体本身扩展到水生态系统,通过生态途径,对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调理,增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因此,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中,不能只注重水体单个对象的治理,而是要对影响城市水体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去科学地建设规划城市,而不是让环境去顺应城市建设。具体就是要增加可渗透路面占比以及对绿地、公园进行合理配置,增强城市的吸水净水蓄水排水能力,使得城市具有与海绵体相似的可塑性,在雨季时可以有效地吸收降水不至于发生内涝灾害,干旱季节又可以将雨季蓄存的水进行“释放”缓解干旱程度。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对原有排水管网系统的推倒重建,而是在原有排水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发挥城市环境本身的作用,对传统排水系统是一种“减负”,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并可以有效控制城市内涝灾害,降低内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尽可能以最低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成本达到降水再循环使用的效果,有效统筹与规划各种自然资源,真正意义上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3 海绵城市理念的流域水环境治理问题

3.1 基础薄弱

海绵城市是一个新兴理念,建设海绵城市需要综合性方法,涉及诸多领域。中国大规模建设海绵城市的研究基础还相当薄弱,尚未出台完整的国家或地方级的导则、标准和规范等指导性文件。海绵城市建设有多种具体方法,其效果取决于当地条件,不能以同一方式简单移用至其他环境。然而,中国不同区域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大多套用了基本相同的开发方法和模式,往往制定不当的海绵城市规划及措施。

3.2 气候环境变化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巨大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季节性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强对流天气增多。加之中国幅员辽阔,地处于亚洲东南部地区,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导致中国的降雨随时间空间变化分布非常不均,夏季多暴雨,而据研究,暴雨往往是城市内涝产生的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因素,这就导致中国城市内涝灾害频繁发生。同时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增多,大暴雨以及特大暴雨出现频率增大,原有暴雨重现期设计标准下的排水系统能力不能满足实际使用情况,使中国城市原本就脆弱的排水系统压力骤增,加之城市大都地处平原地区,降雨积水无法及时排出,最终积囤于城市内部,威胁着城市以及居民的安全[1]

3.3 排水体制选择有误

分流制与合流制各有优缺点,在城市水环境整治中不应强制推荐其中一个,进而抵触另外一种体制。在城市密集区域推行分流制时,由于情况过于复杂及施工质量无法有效控制,往往管线无法按设计落地,实现不了真正的分流反而破坏了原有排水系统;有些截流式合流制在没有调查来水情况下,将一部分旱季生态基流也一同截流至污水处理厂,对水厂运行产生影响。因此在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可实施性、目标要求、工程投资等因素综合确定排水体制,针对不同的体制做相应的设计方案,分流体制要使污水有效全收集,不形成新的内涝;合流体制要结合河道水质要求反向要求溢流频次,采用合理的截流倍数,溢流口太多往往不便于管理,可以考虑沿河新建一条合流管,串接部分溢流口后再排河,雨季河道水位低时即可溢流排放,河道水位高时增设调蓄池,错峰排放,防止倒灌。

3.4 水污染问题严重

首先,生活污染。生活污水是城市水污染主要原因。生活污水的来源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使用污水的混合液。水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大部分城市所排放的污水已经远远超出水的自净能力。因此,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水资源污染。其次,工业污染。工业污染的内容不仅包括工业废水的排放,其中还包括工业废气的排放及工业废物的随意丢弃。工业废气排放后会与空气中的小水滴凝结,最终形成酸雨等污染地表、地下水资源,而工业废物的胡乱搁置则会造成附近水源及地下水资源的污染,工业废水的排放则会直接引起水体污染。另外,农业污染。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剂也是城市水资源遭受污染的原因之一。

4 海绵城市理念的流域水环境治理措施

4.1 坚持流域综合治理

海绵城市建设旨在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在多尺度上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最终建立安全保障程度更高的和谐宜居环境。目前,一些试点海绵城市在建设初期过于注重源头控制的离散化低影响开发措施,而忽视了流域多尺度综合治理的重要性。采用流域多尺度综合治理方法,应注重源头—社区—区域—流域等多尺度的整体性,防止系统内部的分割和孤立,力争实现海绵城市方法在自然保护、防洪、生态、水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的全部效益,最终促使流域更加健康地发展[2]

4.2 从源头上解决城市内涝

城市内涝治理是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不仅要改造建设排水设施,还要顺应自然保护环境。而海绵城市恰恰强调环境保护,用自然的工具去解决自然的问题,这就使得海绵城市理论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上会有积极效用。海绵城市的宗旨是环境保护,设计顺应自然,这对改善环境,增强环境的恢复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城市地区各个生态区域不再是人为建造的相互独立相对封闭的个体,发挥不出实际效用,而是有着整体性连续性可以通过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生态整体,这就会使得各生态区域优势互补共同调节,实现实际效用大于各部分作用之和。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减少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从源头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4.3 真正重视排水管网

狠抓污水处理厂的提质增效,将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纳入考核范围,杜绝只建管网而忽视污水有效收集的设计方案出现。重视对污水管网的探测、监测、检测、诊断,并加大对污水管网养护的投入力度。

4.4 提高污水处理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居民数量还在持续增长,导致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总量始终处于上升阶段。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相关水资源建设,安排专业人士研究污水处理新技术。大部分工厂未能安装污水处理设备,究其原因是设备价格太贵。因此,低价高质的污水处理技术能有效减少提高污水处理器的使用率,减少城市污水排放。除此之外,城市还应当根据实际需求积极建立污水处理厂,选择可靠先进的技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方法处理污水,避免污水融入水资源,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将这些污水进行处理后可将其利用到其他领域,如工厂设备洗涤、汽车清洗等,能有效实现污水资源二次利用。政府应加强当地的生态补水建设工作,增强河流逐渐弱化的自净功能。政府可将城市内部河流联通,引入新鲜水源促进水体流动,不但能有效改善水环境,还能实现生态补水的可持续发展。

4.5 加强专项管理与做好治理规划工作

近些年来,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虽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具体到实践中,会造成有着多个监管部门共同参与进来,造成监管部门权责不清,不利于河道管理,一些有效措施难以发挥出既有作用。因此,政府部门需注重各部门的统筹管理,并设置专项管理部门,可保证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序开展,发挥出既有作用,才能真正有效治理好城市河道水环境污染问题。除此之外,做好城市河道治理规划工作,结合城市河道污染情况,合理规划,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保证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3]

5 结语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是最适合中国城市的建设形态,利用城市绿地湿地强大的入渗、滞水能力,及时有效地排除多余积水;同时注重生态系统整体性,发挥各生态区域最大的生态效用,对于解决中国城市内涝问题有着深远意义。在未来发展中应该积极发挥海绵理念的作用,完善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邱佩璜.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模式与河道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7.

[2]屠秉坤,姚乾秦.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7,29(05):85+87.

[3]郑子杰.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