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情境 助力网上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5-27
/ 2

巧设问题情境 助力网上课堂

单女英

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

摘要:疫情期间,网上课堂成为教学主要阵地。但从调查反馈看,课堂效果不尽人意。笔者立足“问题情境”,从学生的“惑”和教师的“问”两个角度探究提高“网上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问题情境 网上课堂

己亥腊月,庚子三月,在新冠疫情的威胁之下,全国绝大部分中小学不得不度过一个历时三个多月的漫长寒假。然而,“停校”不能停课,各校“网上课堂”迎疫而上,一时之间,学校在线上,课堂在线上,作业在线上。线上似乎成为教学的唯一阵地。笔者通过课堂抽查、家长反馈、作业检测、学生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网上课堂的学习情况。调查发现,笔者任教的其中一个高二年级99%能做到按时听课,但不到1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网课学习认真度达到90%,22%认为自己认真度达到70%,73%认为自己认真度在40%以下。效率低下的原因基本可以归为一条——思维“跑飞”。学生普遍觉得自己无法专注于隔着屏幕的教师的个人讲解。迫于签到压力,盯着屏幕,“此刻的你却还是15分钟之前的你”,学习停滞不前,投入的时间与所取得的成效严重失衡,挫败感让学生的学习陷入僵局。

如何激发学生的“网上课堂”热情,提高并保持专注度,是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笔者从网上课堂“问题情境”角度,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学生的“惑”

法国教育家安德烈·焦尔在《学习的本质》一书中将学习定义为“自我发问”。他认为“只有当个体进入了提问步骤,他才会试图去理解,只有当学习者超越了仅仅记住观察结果的阶段,他才开始学习。”当网上教学猝不及防地袭来,措手不及的教师们(特别是一人负责一个年级教学的教师)多数都选择了以讲述、讲解、讲读、讲演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法,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无从发问,或发问不受重视,教师在屏幕彼方侃侃而谈,学生在屏幕此方被动接受,缺少了问题和思考,被动的知识接受必然造成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无意识”,也就是思维跑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反复强调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自我发问和提问为核心的教学,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即使与老师身处不同空间,不受监督,也能将身心投入课堂。

1.寻找困惑,以疑问促动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带着困惑进课堂,可以极高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线上教学《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单元课文《礼拜二午睡时刻》时,曾在课前布置2个预习作业,一是让学生提出阅读中碰到的问题并上交,二是设计一个问题并配套答案上交。很多教师的日常教学常常忽视学生的提问能力,假想学生的疑问点,以此来设计教学流程。学生真正的问题并没有被重视和解决,学习动力自然下降。从学生的提问来看,涉及的问题仍是关乎人物、情节、环境、主题,但更为细致,比如“神父为什么吁了一口气?”“为什么反复地提路过的镇子一模一样?”“为什么在第46段提到小女孩、母亲以及神父都想象过公墓的钥匙是长满了锈的?”“开门的女人第一次露出笑容是为什么?”“这个镇里的人们和鲁镇的人们一样吗?”“午睡时刻仅仅是强调时间吗?有没有其他含义?”。整理学生上交的问题,发现学生的难点并不在大主题的把握上,而是细节对主题的支撑上,教师的教学重点便清楚明了了。尊重学生提问的权利,将他们的问题在课前罗列,表扬有质量的提问,教师以学生的提问为核心进行教学,才能牢牢抓住学生听课的初心。少了线下的监督,但初心不改。

2.你问我答,以对话聚神思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提出师生应该是倾听关系,课堂应该是对话的课堂、充满交响乐的课堂。网上课堂可以让天南海北的人共聚一“堂”,但现实课堂的小组合作、课堂交流的形式却很难推行,这也是很多教师避难就易,直接进行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的原因。如何让网上课堂有学生真正的对话?笔者仍以《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教学为例,该课的第二个预习作业是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问题并配套答案,与第一个预习作业呼应,形成了学生发问、学生解答的对话关系。例如“为什么反复地提路过的镇子一模一样”这一问题,班级提问者有15人,有2位同学对此进行了设题与解答。当我展示问题的时候,学生引起了共鸣,当我说到班级里有两位同学拥有“标准答案”时,学生禁不住在交流区竖起了大拇指。当然对话不是一个赞美就完成的。竞争是生物界的自然法则,也根植于人类的潜意识中。当同伴能够解答出自己的问题时,学生的思考力也被激发,无论是提问题的,还是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的学生,都积极的寻找答案。在出示学生的“标准答案”时,主动地沟通开始,思维的碰撞让课堂的凝聚力爆发。最终,在学生提供各种课内外资料佐证后,完善了“标准答案”。形成“你问我答,你答我也能答”的氛围,网上课堂才能更好地聚焦神思。

二、教师的“问”

日本教育家斋藤喜博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提问是组织教学的开端,可以说一堂课是由一个个“问”的活动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网上课堂的教学设计本质与现实课堂相同,少不了设问环节,不同的是教师能如常传递问题,却很难真正发挥观察和监督的作用。如何保证学生能积极地投入思考,美国教育家德加默“问得好,即教得好!”的论断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教师需要在提问上多下功夫。

1.设置悬念,以提问激兴趣

为了引发读者的紧张或期待的心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学作品常用“设置悬念”的艺术手法,而一节节的课堂又何尝不能成为一篇篇的“文学作品”?适时的给课堂设置悬念,能够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正所谓“施教之功,先在激趣”,让学生思维的河流与课堂融合,方能提高教学效率。笔者在线上教学《山羊兹拉特》一课时,导入特意介绍了文本出处,然后抛下疑问“为什么高二的小说赏析要选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呢?”“如果把文中12岁的阿隆换成他的父亲故事会有怎样的走向?”环境不变,人物性格不变,但主人公改变了,学生要讲的故事要基于文本,这就要求细读文本,如果讲错了,会有其他同学提出建议,沟通中就加深了对文本的探究。学生在探究中灌注了精神,无需监督,网上课堂也能高效。

2.制造冲突,以提问促探究

一堂好的课,不一定一帆风顺,有思维的冲撞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设置教学问题时可以适当制造认知冲突,让平静的课堂掀起思维的波澜,学生乘着思维的小船颠簸行进,无法停止。 例如《山羊兹拉特》导入的第二个问题“如果把文中12岁的阿隆换成他的父亲故事会有怎样的走向?”,既是激趣,也是引发认知冲突。如果是阿隆的父亲经历了一切,他会留下兹拉特,还是卖掉兹拉特?从而探究儿童与成人视角的不同,情感酝酿、蓄积、升华的普适性等等。语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学生的思维,并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能力,用语言合理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知冲突能够使不同认知方产生紧张感,以及用事实说服甚至击败对方的好胜心,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明确的学习动机会让学生回归文本、推敲观点,无需监督,网上课堂也能高效。

关联生活,以提问引共鸣

“生活”一词在新《课标》中出现了44次,要求教学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网上课堂,居家学习,是教育回归生活的很好契机。贴合生活的提问,会让学生有话说,想要说。例如《山羊兹拉特》一课可以提问“你家里有‘兹拉特’吗?”“你看到过哪些人类与动物相处的故事?”“你觉得人与动物有亲情吗?”;《礼拜二午睡时刻》可以提问“能不能理解母亲极度悲痛,又强忍悲痛,不动声色下强烈的自尊?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你曾经是把鼻子贴在纱门上往里瞧的孩子中的一个吗?”关联熟悉的生活,选择能让学生“入境”的问题,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更容易快速而准确地理解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网上课堂,无需监督。

教师授课有教学思路,学生求学有学习思路,当两条思路吻合之时方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而要让两条思路吻合的最佳方法就是将学生的惑与教师的问有机结合。网上课堂不妨探究这两者的结合运用,以期在无法有效监督之下的课堂效率提升。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间,2018

中外教育名家思想[S].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象山县第三中学 单女英 浙江省象山县第三中学 315700 15058213224 14240495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