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南门坛上历史街区是常熟市近年来开展的重要的城市保护、整治、更新项目。南门坛上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走向了衰落。对于历史街区的更新不应仅停留在表面,“新”不仅意味着外貌的新,更新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和人们的感受。
关键词:南门坛上历史街区;更新;保护
1、南门坛上历史街区改造与更新现状概述
南门坛上历史街区位于常熟古城南侧,紧邻环城河,东至横泾塘一线,南至花园浜路,西至元和路,北至护城河,总面积85.55公顷。
建国后,街区基本保存了清末民初的风貌,并为远近居民提供农贸、日用百货等日常生活型商业服务。
2000年以后,南门就逐步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自由集市,秩序混乱。年轻人已经迁走,留下的多是中老年人,闲置的房出租给了外来人口,他们在这里经营粗放的商业,破坏了南门坛上原本的气质。当时南门坛上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环境脏乱差的困境。但是南门坛上的建筑与街道、河道的格局并没有改变,依然保留着原有肌理与风貌。
南门坛上到现在已经基本改造完成,主要的变化大致是老旧房屋的翻新、一些建筑立面的粉刷和美化、主要道路的拓宽、丰乐菜市场的重建以及一些重要建筑的复原。然而这些改造只限于人流量较多的外部区域,深入内部的小巷、居住区则没有改造。改造后的南门恢复了人气,但是依旧没有摆脱脏乱拥挤、小贩成群的局面,而过去大名鼎鼎的得意楼则无人问津。
2、南门坛上历史街区空间形态构成要素
南门坛上是典型的集商业、交通、居住于一体的江南传统街区。在我看来其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私人建筑、公共建筑、街道、河道、桥梁。下面对这些构成要素的更新进行分析。
2.1、小型建筑的改造
建筑的改造在整个项目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基本上做到了保留了建筑原本的形态。如水乡建筑中典型的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屋顶轮廓都得以保留,但是改造过后的建筑新得发亮,和南门坛上的历史气息格格不入。
沿街的商业建筑改造得比较彻底,大部分都是经过了加固等措施。但是对于很多沿街的民居来说,改造仅仅意味着把立面重新粉刷一遍。在笔者看来,这些建筑的立面粉刷其实很没有必要,历史气息完全被破坏了。那些古老的民居本身就有着很好看的窗格和阳台围栏的纹样,它们本来就很别致,如果没有大型的改造计划就不应该去随意改变。
而上面提到的民居的改造计划则是需要的。改造不应该只停留在公共建筑上,不应该只为客人们服务。对于这样一个历史街区来说,居住在里面的居民才是其活力的来源。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搬出了这样的小房子,剩下的只有年纪大的人和外地人,人们游走在这条街上或是回忆起当年其繁华的情景的时候可能都忘记了这里还有人居住。这些传统的民居有自身的特色,但是它们年久失修、功能设备不齐全或已经损坏,在外面看很有韵味,但是居住在里面却是另一番滋味。如果不整治这些民房,南门坛上就不会有持续的活力和人气,对其他建筑修修补补也是徒劳。
2.2、大型建筑的重建
南门坛上重建的建筑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得不更新的公共场所,比如菜市场;一种是有些历史渊源的商业建筑,比如得意楼、朝阳旅社、五芳斋等等。这些建筑大部分规模较大,给人们提供了交流活动的空间,所以这样的建筑在整个历史街区中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不幸的是只有菜市场起了一点作用。
新丰乐菜市场位于整个历史街区的中心,外部是传统的立面,内部就是普通的菜市场,但是相比传统的菜市场还是非常干净整洁的,并且还配备了自动扶梯。菜市场里有几处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其内部的小庭院,面积很小,但是里面有芭蕉等景观,很有特色。
相对于菜市场常年的熙熙攘攘,另外一边的得意楼就很冷清了。过去的得意楼是三层的茶楼,也是常熟最高的建筑,一楼是脚夫喝茶听书的地方,二楼接待谈生意的商人,三层接待商会的会长,客人络绎不绝。如今的得意楼是在原址上重建的,现在变成了饭店,同样的三层楼房却失去了当年的人气。
2.3、历史建筑的保护
南门坛上历史街区不乏一些有价值的建筑,在保护与整治项目中,这些建筑都得到了保留,大部分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浴春池浴室、多处清朝、民国住宅等等。
2.4、街巷的改造
街巷是传统江南城镇的骨架,它和水路互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交通体系。南门的街道基本沿袭了传统的风格——狭窄交错、富于变化并且为大部分公共活动提供了空间。在老城区的更新中,对于街道的改造关系到新的人际交往与公共活动,对整个街区的活力和人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南门坛上街道的更新仅仅是拓宽主路、翻新小路,让街道看上去比较整洁干净,并没有考虑到对于公共行为的引导作用。在街区入口处的主路上,小摊小贩占据了道路的两侧,而某些作为分枝的小巷子没有改造,依旧狭窄无比、比较昏暗,并且由于摊贩的存在变得难以行走。
2.5、桥梁的保护
桥梁与河道是江南城镇的灵魂所在,而作为过去常熟的交通枢纽,南门坛上拥有众多年代久远的桥梁——西高木桥、总马桥、采云桥、丰乐桥、永济桥、平桥、东高木桥、通河桥、迎春桥等。
在改造项目中,这些桥大多得到了保护并没有被拆除或是重建。由于桥梁之上人流众多,所以不少桥上都出现了小摊聚集的情况,交通也比较混乱。
3、南门坛上历史街区中的公共空间
“文化并非别的,而是人们生活的样法。”文化就是人们互动和交流的方式,而反过来如果要体现出一个地域的文化就应该突显出这里的生活方式。南门坛上是常熟古城的缩影,充满了热闹的市井气。
3.1、街道的公共空间
上文已经提到南门的街道基本是给人们提供了买卖商品的地方,道路时常被挤得水泄不通,实质上和农贸市场没有区别。在这样的街道上可以体验到强烈的市井气息,但是即使是整治了也环境堪忧并且缺少了一点历史气韵。
街道是建筑的延伸,向外延伸出买卖摊位是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法。要充分发挥历史街区的价值首先应该清理小摊,留出位置在街道上设置公共设施。如常熟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如果在南门开设小茶馆,提供喝茶打牌的地方就可能吸引不少的本地人。而且这些座位可以延伸到街道上,这样就能够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3.2、菜市场的公共空间
南门的新丰乐菜市场是街区中比较热闹的地方,邻里和商贩之间的人际互动是这种空间中的重要活动。乐丰菜市场外部和周边环境结合紧密,但是内部功能还是很单一。如果要提升公共空间的质量,需要多元化的功能。如售卖厨具、佐料、糕点,或者定时在此举办邻里活动,发扬历史文化并且增进邻里关系。
4、总结
尽管已经基本改造完成,但是这些改造太浮于表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是对于原住民的关注不够。前面已经提到了整个街区中还有太多待改造的民居,其配套的生活设施也应该更新,如巷子上面凌乱混杂的电线、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停放问题等等。其次是有关历史街区的改造。改造仍然没有改变较为混乱的局面,小摊小贩占据道路,卫生问题没有根本性解决,依然存在狭窄昏暗的小巷等等。最后就是历史街区没有相应的文化特点,很多老店已不复存在,公共空间无法满足人们对精神逐渐增长要求。
作者简介:周虞子(1997-12),女,汉族,籍贯: 江苏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