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生体育课的心理负荷及调控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3
/ 2

论中职生体育课的心理负荷及调控策略

吴攀

天津市建筑工程学校 天津 300202

摘 要: 本文以中职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践探索法,从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的视角对体育课中影响学生的心理负荷的因素和调控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 心理负荷; 中职生; 影响因素; 调控策略

文章编号: 1004-8790 (2011)03-0062-03 中图分类号:G807. 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是:缺乏自尊与自信;缺乏自制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通常,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生理负荷的预计、控制和调节非常重视,也力求合理把握,但对于学生的心理负荷却往往被忽视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中职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践探索法,从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的视角对体育课中影响学生的心理负荷的因素和调控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2 影响学生心理负荷的因素

体育课的心理负荷是由身体练习引发,在个体知识、经验等参与下所形成的现实与过去的整合心理压力,它由压力强度和压力量组成。每一因素发生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心理负荷的变化,二者统一于心理负荷的变化实践中。教学中影响学生心理负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界客观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如课中的生理负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环境条件与个体状况等。

3 心理负荷的调控策略

3. 1 合理控制生理负荷

首先,我们要考虑兴趣的特点,使练习的时间、休息和恢复的间歇安排,既能使学生保持对练习本身的兴趣,又能以完成课的任务作为自己的目标,保持对练习持续的兴趣。其次,生理负荷的量和强度要和心理负荷的变化相适宜。根据中职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单层民控制没法持久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合理,以他们通过意志努力能完成为宜。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表情、反应、情绪等进行观察,通过对练习变换的次数和持续紧张的程度对注意集中能力的影响,对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化规律的运用,使学生的神经不至于始终处于紧张状态,推迟和减少疲劳的出现,使学生的注意力能以较为轻松的状态关注课的内容和任务,也使练习不至于在学生的注意力出现了分散时才进行调整。所以,教师要从生理负荷出发,合理安排体育课内容,合理分配练习强度和密度,又要充分考虑课堂中学生心理负荷中诸因素的变化规律,使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3. 2 正确选择教学内容和合理安排教学顺序

中职学生受运动可以遵守运动规则,但不爱受课堂的约束,注意也不能持久或进行控制。所以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和教材顺序上要做到:加强基础型、拓展型体育教材的内容,注意对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技术性进行分析,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体现以练习为主的学生主体作用,教学内容若可能则设计成游戏和富有对抗性的比赛进行,对不同身体条件和技术基础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或选插一些辅助教材等,使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尝试进步和体验成功,以此就能激发广大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要在学生注意和情绪的 ( 最佳区) 高峰期安排学习各种知识、方法与动作技能;让学生意志品质处于高峰期进行身体锻炼或教学比赛。这样就会有利于取得更好的锻炼、学习和教育效果。

3. 3 根据心理活动规律组织教学过程,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在体育教学的准备部分,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采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去激活学生心理的潜在能力,为课程中的基本部分打下良好的基础。当进入基本部分教学时,学生的注意力和感知、理解力处于较高的水平,机体的潜在能力、生理承担负荷强度都能充分的调动起来,而大脑神经的兴奋已达到高潮。这时在注意状态集中情况下教给学生一些新颖的、指定性技术动作,而后,可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再进行了个体化、难度有伸缩的动作技术练习,去提高经意志努力所能达到的效果。在结果部分,随着运动强度的减小,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力也随之减退,学生的体力负荷和心理负荷也渐渐变小。此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完成本课的学习了。而在这样的教学组织过程中,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是一定要跟进的。采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如高科技多媒体技术对动作技术的精准演示,则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较好的发挥,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在情绪高涨,愉悦和兴奋的状态中顺利完成课的各项任务。

总之,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正处于改革、探索、创新、发展的阶段,各种教学尝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学生的心理负荷因素对体育课堂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完善人格的培养都起着无可置疑的作用。从身心统一的观点来看,生理与心理是机体统一机能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在运动过程中生理负荷指标被普遍重视,而到目前为止,心理负荷的评定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缺乏客观的量化评价体系。因此,第一线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在各种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总结,以起到的抛砖引玉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中国独生子女教育百科[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郝延省.关于体育心理负荷要领的讨论[J]内蒙古: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03,18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