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 MRI、 CT在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2

头颅 MRI、 CT在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程现峰 高成强 江磊

济阳区中医医院, 山东省济阳区 251400

【摘要】目的:探究头颅MRI、CT在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8年6月开始本实验,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2019年6月结束观察。将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n=40,采取不同的诊断方式,观察组为头颅MRI,对照组为CT诊断。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中,1例漏诊,1例误诊,诊断准确率95.0%,对照组中6例漏诊,4例误诊,诊断准确率75.0%,两组患儿的诊出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结合使用头颅MRI进行诊断,可以取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进展,并且能够通过头颅MRI观察到患儿的病灶具体位置、病变情况等,有助于预后治疗的开展,值得推广。

【关键词】:头颅MRI;CT;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价值

病毒性脑炎是一种较为危急的病症,对于小儿患者来说,由于体内病毒导致颅内有急性炎症的情况,进而导致患儿出现发热、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1]。病毒性脑炎会对患者的脑膜、大脑实质均可能造成影响,导致小儿患者脑部发育状况不佳,对与小儿患者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诊断措施,对患儿的病情加以诊断,此次研究中,抽取的观察对象一共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分组后采取不同诊断方式,对比探究头颅MRI、CT在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通过分组对比实验,研究对象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进行实验分析,将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n=40。患者基础资料如下:观察组中,男性与女性患者的病例数分别为19例、21例,患者年龄区间在3~9岁,平均为(5.6±1.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个月,平均为(2.3±1.8)个月。对照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1:1(各20例),患者年龄区间为3~8岁,平均年龄在(5.2±1.3)岁;患者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个月,平均(2.5±1.7)个月。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得到P>0.05,差异不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CT来对患儿进行诊断,运用头颅CT诊断仪,对患儿的颞叶、额叶、丘脑-基底节等部位进行详细观察,观察患儿的脑部组织有无异常情况,可适当增强扫描观察。观察组:患儿接受头颅MRI诊断,同样在头颅MRI下对患儿的颞叶、额叶、丘脑-基底节区域进行详细观察,并记录患儿的长T1、长T2信号影情况,还可进行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来对诊断结果进一步确定。

1.3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中的诊断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诊出率。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运算按以下标准执行:处理软件—SPSS21.0;检测项目两项,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x±s);运算方式为分别进行卡方(X²)检验、T值检验;最终评定项目为P值,当P<0.05即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中,1例漏诊,1例误诊,诊断准确率95.0%,对照组中6例漏诊,4例误诊,诊断准确率75.0%,两组患儿的诊出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比较

组别

诊出率

误诊

漏诊

观察组(n=40)

38(95.0)

1(2.5)

1(2.5)

对照组(n=40)

30(75.0)

4(10.0)

6(15.0)

8.0873

P

<0.05

3.讨论

近年来,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导致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致病因素也较多,主要是病毒从小儿的肠道、呼吸道等进行入了淋巴系统,并逐渐繁殖,再经由血流对颅内造成感染,进而引发小儿患者的全身性症状[2]。并且有研究发现,如果病毒在患儿的脑部繁殖较多,还会对脑膜组织造成一定影响,部分患儿也会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研究发现,大多数的中枢神经病毒是受到肠道病毒的影响,其他常见的有虫媒病毒、腺病毒等[3]。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会对患儿造成较大的伤害,在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基础的临床鉴别诊断来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再结合头颅MRI等影像学检查措施,详细观察患者的病灶组织,头颅MRI检查也较为方便,快速得到检查结果,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整个检查工作的安全性也非常高[4]。此次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分组观察,采取不同的诊断方式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结合实验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采取头颅MRI诊断的患者,疾病的诊出率达到95.0%,诊断的准确率高,及时观察到患者的病情。此外,还可应用FDG-PETCT和头颅MRI波谱来进行鉴别分析,通过影像学技术可以观察到,在FDG-PETCT和磁共振波谱下,患者的病灶组织有清晰的影像,结合鉴别病灶边缘情况、所在部位、回声情况等,可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有助于患者后期疾病治疗工作的开展[5]。

综上所述,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结合使用头颅MRI进行诊断,可以取得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及时了解患儿的病情进展,并且能够通过头颅MRI观察到患儿的病灶具体位置、病变情况等,有助于预后治疗的开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团结,肖爱菊,吴湘涛,刘炜青,王志远,李树军.头颅MRI、CT在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05):72-74+88.

[2]祝黎伟,臧玉萍,李敏菁,吴沛君.脑电图监测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02):139-140.

[3]吴佳,计星星,薛培培.视频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9,27(12):64-66.

[4]左金,王宏超,李亚琼,徐现勇.MRI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9,51(03):234-236.

[5]王帆.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鉴别诊断效果分析[J].临床研究,2019,27(06):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