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6-15
/ 1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杨新朝

贵港市石卡镇方竹小学 537115

摘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策略

生活即是教育,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可以用于数学素材,并在教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得到着重的体现。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力和想象力,从而展示素质教育下的数学生活化大课堂。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融入生活情境,提升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小学生而言部分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不易理解的,但是通过生活情境的融入,这些知识就会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便于学生理解。

(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生活中找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收集起来与同学们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并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数学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下提高上课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力和创造力的突破,实现了学生数学水平的逐步提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一)运用生活中的事物提出问题

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生活是数学的宝库,生活中随处都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经常让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意识。如在教学余数课程时,可以通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如果孔融有8个梨子,假如他要分给三个人怎么分,分给四个人怎么分,分给五个人怎么分,此时学生运用除法可能并不能完全整除,因此正好可以导入本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讲授之前就对余数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并且能够有效地提高上课的效率,保障学生对知识的充分掌握。

(二)以“生活情境”导入,引出数学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条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数学练习和作业布置要生活化

生活化数学作业是指作业内容紧密联系生活或生活本身,完成作业的过程必须经历生活实践。生活化数学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生活化作业比传统作业更能体现学生的思维个性,更利于知识的应用和提高。如学完《小数的大小比较》后布置:(1)到超市或商店摘录10种商品的价格,再自由比较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2)到书上或其他地方寻找10条数据(至少4条数据是小数),再把你认为可以比较大小的加以比较,并做好记录。又如学完《统计》后布置:(1)班上同学爱吃水果情况统计。了解班里同学爱吃水果的情况,并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2)自己喜欢的小统计。观察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做一次统计,并制成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作业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它将生活与理论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小学生的爱好和身心发展特点,进行生活化教学,将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或者从生活中学到知识,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