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商 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 昆明市中医院,云南,昆明, 650500
△通讯作者:汪若凤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编号:2019J0983)
[作者简介]:郭艺(1989--),女,云南曲靖人,助教,研究方向:急救护理、护理教育。Tel: 18288240874,E-mail:1228663980@qq.com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杨林大学城景观大道10号 邮编:651701
[通讯作者简介]:汪若凤(1989--),女,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Tel:18487073347, E-mail: chinasdwrf@163.com
【摘要】文章总结了我国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及培训现状,阐述了大学生开展急救调查及培训项目、急救知识获取途径、开展培训地区分布,以及开展培训的方式,为构筑大学生急救培训体系、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促进“健康中国”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急救培训 急救普及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popularization and training of first aid knowledge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Guo yi1,Zhang ying2,Yin ting et al
(1.Yunn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Province,650000 China)
(2.Kunmi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Yunnan Province,6505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ruofeng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opularization and training of first aid knowledg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expounds first aid investigation and training program for College Students,access to first aid knowledge,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training,and the way of carrying out training,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 aid training system, the improvement of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the promotion of "healthy China".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First aid training;First aid popularization
近年来随着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公众对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有计划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急救培训”[1],这在中国WHO健康促进合作项目考核标准中早已强调。学校教育是普及和培训急救知识,提高居民急救素养的最佳、最有效途径[2]。大学生作为学校活动的主体,其学习领悟能力强,对急救知识与技能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是每个家庭和就业单位急救知识的普及者,可形成广泛的急救知识传播载体。本文总结了国内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及培训现状,希望对构筑我国大学生急救培训体系、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水平、促进“健康中国”的发展有所助益。
1 开展急救调查及培训项目
一般学者对大学生急救知识普及及培训的研究方法通常是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和急救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内容覆盖广泛,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急救知识掌握程度、大学生感兴趣的急救项目、意外发生时急救意愿、急救能力影响因素等。急救培训项目众多,内容以现场心肺复苏术(CPR)和四大急救技术(包扎、止血、固定、搬运)为主,辅以日常生活突发急症的处理,如昏迷、脑血管意外、异物窒息、鼻出血、烧烫伤、电击伤、地震、溺水、中毒、鱼刺卡喉等,还有如何拨打120急救电话,但对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培训涉及较少[3]。
2 急救知识获取途径
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利用互联网普及和传播急救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4]。随着“互联网+”学习模式的推广,相比传统书籍、报刊、杂志、新闻、同伴宣传等传统途径,数字视频、多媒体软件、网站、小程序、在线学习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库的丰富为网络化学习提供更多便捷,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获取急救知识的主要途径。一项对华北电力大学学生获取急救知识途径的研究显示[5],通过视频、新闻报道获取急救知识比例最高,为45.3%,通过书籍、他人告知、讲座和其他方式分别为19.0%、17.8%、12.0%和5.9%。
3 开展培训地区分布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整理后发现目前我国开展大学生急救培训地区呈现分布不均衡的特点[6],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广东省、上海市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其次是长江沿河地区,如湖南、安徽、湖北等,中西南部陕西、新疆、内蒙、云南、贵州等地均已陆续开展相关研究。开展大学生急救培训的学校相对也不多,均为小范围试点性开展[7],主要涉及各省本专科高校,包括医学院校、综合性大学、卫生职业学院,如广东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南华大学护理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等。
4 开展培训方式
医学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医学相关学院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开展,非医学院校或综合性大学非医学专业通过公共选修课方式开展。
4.1 网络急救培训方式
慕课作为近些年各大高校普遍开展的多媒体课程,在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方面日趋成熟。MOOK课程学习人群广泛,其内容丰富、选择面广,学习时间、地点灵活,更受大学生欢迎。王敏[8]等对在爱课程网上选修《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MOOC课程的3171名在校学生发放网络问卷,调查显示61.46%的大学生认为该MOOC课程对自身急救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98.52%的大学生愿意将本课程推荐给周围人学习。张晓曼[9]等用互联网学习环境下的微信平台进行培训,组建微信群,通过播放CPR操作视频,文字说明以及语音讲解等方法进行培训,同时建立微信公众号“急救小课堂”,后续通过推送文章继续向大众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此种培训方法易于操作,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培训效果。
4.2 理论加实践培训方式
只有理论讲授无异于纸上谈兵,只有技能培训也是行不通的。要想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需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加实践模式学习的大学生在学习效果的评价上显著高于纯理论学习者[10]。这与郑新华[11]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基于QQ网络平台的大学生急救知识共享课,采取的“集中面授加网络授课”的模式,兼顾理论知识的传输和急救技能的训练。考核成绩结果显示,平均考核成绩为83.5分,合格率为93.8分[12]。
4.3 情景模拟培训方式
情景模拟教学目前广泛用于医学相关专业急救技能学习教学中。研究显示,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该培训方式是提高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最佳途径[13]。对在校护理大专生开展情景模拟教学,有助于护理大专生更好地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知识和技能,构建完整的急救思维模式,促进急救思维能力的提高[14]。
4.4 其他培训方式
4.4.1 高仿真电脑模拟人培训方式
目前广泛将高仿真模拟人用于急救技能培训和临床技能教学中,高仿真模拟人与真人大小相同,可真实地模拟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和临床实际情况,并可对操作者的干预措施作出相应反应。已有研究显示其在医学生和非医学专业学生的急救技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CPR操作技能,更有助于急救知识技能的保留,适合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开展[15-16]。
4.4.2 教育游戏培训方式
教育游戏培训方式具有游戏特性和教育功能,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寓教于乐,深受学生喜欢,同时也符合当前教育新模式。有研究团队开发了名为“溺水急救知识培训”的游戏软件,主人公在开始游戏前,自愿接受培训,游戏过程中经历各种急救技能考验,攻克重重关卡,最终运用自己的急救知识及技能,成功抢救溺水青年。教育游戏被证实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水平有较理想效果[17]。
4.4.3 同伴教育
研究显示,由受过严格培训的医学生,参与过全国临床操作技能大赛并获得奖项,在受教育者眼里有一定的权威性的医学生组成同伴教育小组,采用游戏、讨论、角色扮演等参与式教育方法,能够提高了大学生的急救知识水平[18]。
5 展望
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将“应急救援员”纳入国家职业资格免费培训目录,在校大三、大四学生是免费培训的重点人群,培训技能包括指导自救互救技能,进行检伤和院前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AET的使用等医疗专业急救知识。鼓励有能力的社会培训机构面向广大群众开展培训,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把安全应急与避险列入高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帮助大学生掌握常见突发事件和伤害的应急处置方法,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已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任务
[19]。有专家提出,我国的公众急救培训应该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倡导“健康中国,急救先行”理念,把社会公众急救培训工作作为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工作的“抓手”[20]。大学生作为公众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常见急症的高发人群,在大学生中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当身边人发生紧急情况,作为“第一目击者”的大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对伤者进行救治,提高社会公众互救能力,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
在“健康中国”的倡导下,高校应树立“大健康”理念,应进一步强调并推广实施“健康中国,急救先行,大学生做榜样”,赋予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基于大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学习内容、未来职业等,分析各种培训方式的优势和特色,选择一种适合的培训普及方法。可对非医学专业学生开展早期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尽早掌握常见急救方法。可在新生入学军训期间以视频展示、微信小程序、MOOK学习等互联网+的方式普及理论知识,以班级为单位,由专业医护人员开展现场急救技能培训,教官作为监督者辅以完善技能培训。在学生初步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日后的学习中应不断加大微信宣传,定期学习、更新急救知识,建议学校结合专业特色定期开展现场急救演练,并将演练考核成绩作为学生评优、取得奖学金的参考指标,以此督促学生更好地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急救知识水平。尤其应在警校学生、师范生、空乘和旅游专业等未来和突发事件与疾病接触密切的大学生群体中大力普及急救知识,可联合医院、社区和志愿者,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高校之间可加大研究力度,扩宽研究范围,突破地区障碍,采用联合示教加联合考核的方式,努力挖掘适合非医学专业的急救培训体系。医学生是应对社会突发事件,实施现场救援的生力军,高校应不断加强医学生急救能力的培养。不断丰富和完善急救医学知识,建立系统规范的急救技能考核方案,应不仅仅限于急救课程的考核,可突破时间限制,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开展年终考核,不断锻炼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真正做到人人会急救,人人懂急救,加快在校医学生的先锋带头作用。同时政府及学校高层领导应给与充分政策和资金支持,重视急救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稳定且高素质的急救培训队伍,以顺利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和培训时刻做好准备。通过急救知识的普及及培训,有助于培养具有全面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让大学生作为急救知识传播的中坚力量,成为加快建设“全民健康”的强有力支撑,为探究构筑我国大学生急救培训体系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推动“健康中国”发展。
参考文献
王光利,代小红.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37(7):152—153.
明安宁.论我国城乡教育公平的实现[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3):91—94.
姚佳,牛琳.我国公众现场急救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3:196-198.
帅琴瑛,陆玉,张凤玲我国居民急救知识普及应用现状[J]. 教育教学论坛,2018(3): 91-92.
尹秀秀,陈红艳,肖秀茹,等.我校大学生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9):55-58.
周悦,金孔军,李益民.2009年—2018年我国心肺复苏培训的文献计量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4):314-317.
蔡少莲,王志稳.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公众急救培训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9,,3(18):3176-3178.
王敏,唐丹凤,丁明杰,等.急救知识普及类慕课课程实施效果研究[J].重庆医学,2019,48(12):2095-2098.
张晓曼,张瑶,王海霞,等.移动互联网学习环境下微信平台支持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心肺复苏培训满意度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0):3-4.
高瑛,蒋瑶,龚子福,等.浙江省大学生急救知识掌握现状及分析[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9,1:22-24.
郑新华,李馨,张俊峰,等.“第一目击者”体系培训大学生现场急救技能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8(10):1466-1468.
丛小玲,杨艺,许苏飞,等.基于QQ网络平台大学生急救知识共享课的教学实践[J].护理研究,2015,29(9):3149-3151.
姜丽萍.护理综合模拟实验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杨艺,丛小玲,李璐寰,等.基于EMSS情景模拟教学的学生急救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8):99-101.
邓文芳,孙瑞,周红,等.高仿真模拟人在大学生心肺复苏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16,14(9):868-87.
陈京霞,陈红芬,徐珊珊,等.CBL、TBL教学法结合高仿真模拟人在急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7):86-87.
侯维维,陆永良,邓仁丽,等.教育游戏软件在大学生溺水急救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8):590-592.
刘璇,向希,向贤海.同伴教育在独立学院大学生急救知识培训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6):92-94.
江申,卫哲,马东池.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现状、态度与需求调查研究[J].高教学刊,2019(12):194-196.
张文武,徐军,余涛,等.关于我国公众急救培训体系建设的探讨[J].中国急救医学,2019,39(4):309-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