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教师发展中心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实主要存在课程内容残缺不全、教材单元教学目标被忽视、语文教学片面实践等三个主要问题,需要从重视课型构建、实施单元整体教学、采取任务驱动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解决,并提出统筹安排单元整体教学时间、压缩课文阅读教学时长、减少单元测试次数等以保证课型丰富多样所需要的时间,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效性。
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是语文教材安排与教学实践的根本趋势。这已经被近百年的现代语文教育历史所证明。在承认并决心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来说,在一个比较宏观层面明确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任务,是十分必要的。当前正在使用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及各地推进的教学改革(如温州市实施的初中语文教学新常规),都以此为基础、抓手。可见,单元整体教学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
根据对部分区域的实际教学考察,当前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归结为以下三个:
1.语文课程实践残缺不全。王荣生教授文章所提到的百年问题,只教阅读课、只有阅读课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教材编写所设定的阅读课、写作课、综合实践课、口语交际及整本书阅读几大板块课程内容,由于普通教师习惯于、熟练于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所以教学实际依然没有太多相对独立的写作课、综合实践课、口语交际课及名著阅读课。在反复强调、严格督查的情况下,这些缺席的课程内容可见于备课本,但具体课堂教学依然被放弃、忽略。理论上、理念上或认识上,经过多年的培训与教研活动,绝大多数教师已经认同语文教学听说读写不可偏废的道理,可在实践中能够做到全面实施课程各项内容的普通教师,就较少了。从普遍的情况来看,普通教师依然停留在只上单篇阅读课的状态(偶尔尝试一下其他类型的语文课)。有时侯我们常常谴责教育的许多不公平。而在导致语文课程实践残缺不全的主客观因素上,当少数教师能够实施全要素语文课程,而普通教师的学生却享受不到这种课程,那么这种教育的极大不公平是语文教师自己主观与客观造成的,要么是自己能力不够,要么是自己不够重视,祸首是自己,怪不得他人。
2.语文教材单元目标被弃置。随意从教材中挑选一篇课文上公开课,随意打乱教材单元次序、课文次序上课的现象,依然很普遍。每篇课文上什么内容,达成什么目标,也非常随意,挑自己喜欢的上,爱怎么上就怎么上,与教材目标、单元目标毫无联系。比如七上《植树的牧羊人》一文,所在单元要求完成“理清思路”这个目标,许多教师都在做小说或故事怎么阅读的目标;八上第四单元课文《背影》,要实现单元目标是了解散文类型、语言特点等,但大多数教师甚至名师们,却是在不断做超越文本、理解人生哲理的教学活动。长期大规模地不按照教材单元目标实施教学,必然导致教学目标的失范、失序,最终失效。
3.语文课堂教学光说不练。以生为本,转变学习方式,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主阵地是课堂。但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依然大面积、大多数时间内,以教师讲解、师生问答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你说我听”“我说你听”的信息传输方式占主流,师生一直以“问去答来”靠打嘴仗、打口水仗来完成听说读写的目标,可谓“光说不练”。上课不练习“写”,课外才让学生写,检测才让学生写,在课堂上不及时进行书面纠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基本现状。语文学习的一个最重要任务是学习书面语的表达,而不是像许多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口语单向或双向交流,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扎实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策略
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拟提出以下三种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策略。
1.以课型为载体保证语文课程完整统一。无论何种语文教材编写,必定遵照语文课程标准或语文教育理念,完整呈现语文课程各内容,精心编制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等课程内容,充分体现语文课程实践性特点。课程内容涵盖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以期使学生学习的语文营养丰富充足。语文学习活动的多样性,表现为丰富多样的课型,比如统编教材规定的教读课、自读课、名著导读课、写作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口语交际课、活动探究课等。温州市初中语文教学新常规规定了阅读课(课文阅读课、名著阅读课)、写作课、综合性学习课、其他课(专题复习课、练习讲评课、试卷分析谭)等。许多教师又创造性地将教材编写者所规定的课型具体化,比如将整体书阅读课细分为导读课、专题研究课、成果交流课等。有教师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又细分为任务(或计划)制订、过程指导、专题研讨、成果交流等课型。不同的课型承载不同的语文课程内容。自觉或强制规定课型,是保证语文课程完整的必要手段,可在最大程度上克服了语文教学的随意性。
2.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材的编写历史走到现在,单元编排方式是避绕不开的教材体例之一。既然单元就摆在那里,就无法忽视它,还应全力发挥单元的巨大作用。教材的编排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能力建构体系,比如单元阅读教学,是发挥单篇课文的作用,还是发挥一个单元的整体优势,显而易见的,答案是后者。
从当前统编教材的单元编制来看,单元整体教学至少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单元内几篇选文的阅读形成一个整体,为实现本单元的阅读目标服务。单元目标是起点,也是终点,所谓“课文无非是例子”,讲的就是这些课文主要为实现单元目标而设,主要取各篇课文之中的共性。换一种说法,假如一个单元内有四篇课文,单元目标是A,那么课文1的教学目标是A,课文2、3、4的教学目标同样是A。例如统编教材七上第四单元教学目标是理清文章思路,所用的课文《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都是用来学习“理清文章思路”这个单元目标的。至于议论文或演讲、故事或小说、励志故事、书信等文体知识,不是本单元的目标,可以暂时搁置,待其他单元学习需要时再利用。这个整体可称之为单元课文群阅读整体。
第二,单元内部各课程内容形成一个听说读写语文素养整体,即一个单元包括单篇阅读、写作、综合实践、口语交际与整本书阅读等,一个单元相当于一个微型语文课程学习整体,与门类齐全的大语文一致,是一个小型时间段内(通常三周左右)的一个小整体。这是比单篇课文阅读整体更大一级的整体,可称之为单元小语文整体。
第三,全册教材语文课程各内容之间自成整体。全册各单元课文阅读之间构成一个整体课文阅读教学场,比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二单元朗读训练,第三至六单元默读训练,结合七年级下册,则一年的课文阅读构成整体课文阅读场——从朗读、默读、精读到略读。同理,全册教材的各单元写作教学构成整体写作教学场,乃至课文阅读、课外阅读与名著(整本书)阅读构成整体阅读教学场,各名著(整本书)阅读之间也构成整体教学场。如果将一册或一年教材作为一个大单元,那么每册内部的六个单元则是小单元。如此,教学就是这样在大单元整体教学蕴含小单元整体教学,小单元整体教学构建成大单元整体教学,直至三年整体教学。这个整体可称为单元群(组)教学整体。
因此,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包含观照教材的一个自然单元整体教学,单元内同类教学内容之间的整体教学,各自然单元之间各课程内容的整体教学,全册、全年的大单元整体教学,乃至三年的整体教学,等等。在何种程度上与层次上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取决于教师的素养水准。单元整体教学的底线是进行教材中自然单元整体教学,即在约三周时间内,将自然单元内部各课程内容形成一个听说读写整体(单篇阅读、写作、综合实践、口语交际与整本书阅读等)教学。这个底线可以保证语文教学课程内容完整不残缺。
3.以任务驱动组织课堂教学。鉴于教师在课堂上习惯于以讲为主,或者一问一答的片面语文实践,已经极大阻碍学生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核心素养的生成与构建,故需要努力改变上述课堂教学方式。如果教师习惯于在课堂上以讲为主,如果明知这种教学方式教学效率极低,那么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就需要非常措施,比如硬性规定讲解时间不超过约定数值,将学习主动权、学习时间交给学生。避免一问一答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夯实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语文实践能力,那么也需要非常措施,比如设计任务单、学案等,学生在任务单或学案指引下,先独立自主完成,再小组合作,最后全班交流争鸣、师生共同探究,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听说读写实践能力微型循环,达到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许多老师对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很不理解,认为是形式主义。其实不然。无论是任务驱动学习,项目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做中学”,自主构建与生成知识、能力与素养,是在高阶思维引导下的学习。解决课堂教学方式僵化、低效无效的问题,就是用任务驱动来组织课堂教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
三、解决问题的几个教学建议
1.统筹安排教学时间是关键。一个学期20周计算,一册教材一般安排六个单元,故一个自然单元获得约3周教学时间。在这3周里,要确保安排课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等课程内容,必然需要对教学时间进行精确地设置。通常每项课程内容实施所需要时间列表如下:
课程内容 | 课文阅读 | 名著阅读 | 写作指导 | 综合性学习 | 口语交际 |
所需要时间 | 6-8课时 | 2-3课时 | 2-3课时 | 2-3课时 | 1课时 |
可见,完成一个自然单元需要约13-18课时。在保证课程内容完整不残缺的前提下,如果再加上作业辅导讲评、评价测试、查漏补缺等,正常情况下每周5个工作日分配给语文教学的课时根本不够,另外,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等必然还需要学生额外利用许多课外时间完成。所以,统筹安排教学时间,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按统编教材体系,每三单元安排了3本名著阅读教学任务,1个综合性学习任务,八年级开始才有1个口语交际教学任务。一些地区另有名著阅读附加,也需要增加课时。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的教学时间,需要三个单元一起统筹规划,才能避免手忙脚乱。
2.压缩自然单元内部课文阅读教学的时间。从教材设置初衷看,不折不扣地完成语文教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依靠。教材安排的完整的语文课程内容有课文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及名著阅读等。而许多老师常以一篇课文可以上一周的课甚至两周专题课为荣。这虽然是体现教师水准的事,可是,教学任务并非只有一篇篇课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用这些课文首先是完成单元目标,其次是单元目标汇集成一学期目标。除非教师能够自己有足够水平构建一个只需完成课文阅读教学即能实现完整语文课程全部目标的语文教学体系,否则离开单元目标的教学都是教师的滥情发挥。全面完成每个单元安排的全部教材内容,时间并不富裕,而如果花费在单篇课文阅读教学上的时间一多,自然就需砍掉其他教材内容的教学时间。所以,要保持单元整体教学的底线,就需要改变过去在课文阅读教学上时间过多的现实,极大压缩课文阅读教学时间。事实证明,这是可以做到的。具体策略就是单元课文阅读教学整体化,以实现单元课文阅读教学目标为归宿与起点。比如,七上第三单元,每篇课文都以训练“用默读方式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内容大意”为教学目标,3篇课文只需约3-4课时甚至更少;七上第四单元,以“在默读中抓关键语句理清课文思路”为教学目标,4篇课文约需4-5课时;七上第五单元,以“理清课文思路概括文章中心”为教学目标,3篇课文约需3-4课时。如果训练得法,每篇课文只需1课时,即能完成单元目标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具体做法需要另文详述。
3.减少单元纸笔检测次数,改变单元检测方式。如果按照单元整体开展教学,单元内的阅读、写作之间,综合性学习与读写之间,名著阅读与课文阅读之间,均可自成一体,也可互成整体;单元之间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无间,单元之间的课文阅读、写作、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同样均可自成一体,也可互成整体;乃至全册教材,能够以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或名著阅读任意角度切入,形成一个整体学习历程。如此,过程评价成为必然,评价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成为必然,活动过程设计、专题学习、个性化作业、作品,才是衡量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依据,而纸笔测试评价就不是重要的手段,单元纸笔测试就可以减少。相应节省的时间可用来更好地完成教材所设置的语文课程内容与任务学习。
以上问题、策略与建议是否妥当,请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我国的语文课为什么几乎没有写作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7(35):4-7.
[2]王荣生.建设确定性程度较高的语文教材[J].语文建设,2007(04):11-15.
[3]王荣生.解读“语文实践"[J].课程.教材.教法,2006(04):33-39.
[4]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3.
[5]王荣生.评我国近百年来对语文教材问题的思考路向[J].教育研究,2002(03):54-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