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04
/ 2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技术

江云飞 1 于文杰 2

1.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与艾滋病预防控制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 2.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66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诊断的检验方法,以期提高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率。方法 从我院2020年1月-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当中选择93例。分别对这些患儿采用冷凝集试验方法与血清抗MP-IgM检测两种方法,观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别,从中选择出最适合在现阶段诊疗工作中使用的技术方法。结果 血清抗MP-IgM检测技术共检测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85例,未检测出的有8例,准确率为91.4%。而冷凝集试验则检测出79例,准确率为84.95%。结论 血清抗MP-IgM检测技术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工作中效果良好,准确率也比较高,值得推广应用。而冷凝集检测技术也有一定的应用优势,还需要医院进一步进行优化研究。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

肺炎支原体为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一种微生物,无细胞壁,有DNA和RNA,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这种病症没有较为明显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病原体造成的肺炎症状较为相似。而如果医护人员没有结合具体病症有针对性的拟定治疗方案,将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医院意识到了使用专业的检测技术进行临床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工作的重要性。由于时代发展进程中,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实际可以使用的检测方法有很多。而本文主要通过试验研究的方式,对两种常见的检验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重点研究优化检验流程,提高检验效果的可行对策。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为了科学分析出不同临床检验技术在病原体检测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从我院2020年1月-3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当中选择93例。选择病例资料时,必须要以随机取样的方式,保证试验研究工作的客观公平。然后,分别对这93例患儿采用冷凝集试验方法与血清抗MP-IgM检测两种方法,观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别。一般为了确保试验的可行性,医护人员需要对患儿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将不符合需求的病例剔除出去,避免对试验结果产生不良影响。并应当事先与患儿家属沟通,确保他们对本次试验知情且同意,这是由于具体试验环节涉及到抽取静脉血以及对患儿资料分析的问题。结合患儿的基本资料来研究,本次试验所选择的93例患儿当中。有男孩40例,女孩53例。患儿的年龄分布在2-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1.5)岁。

2、具体方法

本次试验所提到的两种检验方法实际的操作流程有所不同,不过前期都是需要采集患儿的血液。这项工作必须要由专业的医护人员采取患儿的静脉血,具体采血位置要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医护人员需要对患儿进行科学的护理工作,儿童的护理与成人护理不同,应当注重于控制患儿的情绪。可以从环境护理入手,对病房环境进行重新布置,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另外,从病原体检测工作情况来看。血清检测的关键就是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血清分离工作,然后用专业的试剂盒进行检测,观察检测结果呈阴性还是阳性。然后有针对性的使用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帮助患儿消除肺部炎症。而冷凝集试验跟上述检测方法基本一致,区别在于二者所使用的试剂盒种类不同,检测时参照的标准数据也有一定的差异。

3、诊断标准

一般以患儿出现持续性高烧,且伴随有咳痰现象,普通退烧方法没有效果,则可初步断定为肺炎问题。同时,应当采用拍摄CT的方式,通过影像了解肺部是否有阴影。在确诊后,医护人员需要判断出肺炎的类型,以便于对症下药。这就涉及到实验室化验分析的环节,一般在判断哪种方法更符合新时期的诊疗工作需求时,需要重点从检验工作流程的便捷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二、结果

1、基本检测结果分析

在这93例患儿当中,采用血清抗MP-IgM检测后,共检测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数85例,检测准确率为91.4%。而冷凝集试验共检测出79例,准确率为84.95%。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充分证明了血清检测技术在新时期的应用优势。两组数据对比情况见下表1:

表1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数据对比

例数 检出病例数 准确率

血清检测技术 93 85 91.4%

冷凝集检测技术 93 79 84.95%

2、年龄与病情之间的关系

据统计,在这93例患儿当中年龄在2-4岁的患儿共有30例,4-6岁的有40例,6-8岁的有23例。而通过临床检验结果发现,4-6岁的患儿血清学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段。这就表示,这个年龄段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需要医院及家属引起重视。

三、讨论

从本次对比试验研究情况来看,血清检测技术的准确率为91.4%,高于冷凝集检测结果(84.95%)。因此,目前大多数医院在进行小儿肺炎的诊断工作时,都会选择使用血清检测技术观察患儿是否出现了支原体感染的情况。不过,该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检测误差,会对后续的诊疗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医院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研究优化检测工作内容及形式的可行对策。现阶段,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就是采取血清检测配合冷凝集检测的方式,全面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在这个环节当中,医护人员需要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自觉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并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技能培训课程,方便提高自身的专业工作水平,为肺炎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此外,医院也应当定期进行工作能力及工作素质的考核,营造良好的诊疗工作氛围。

由于儿童的身体免疫力相对比较低,因此,经常容易受到一些疾病的困扰。尤其是细菌及微生物感染的问题,这与日常饮食以及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为了从根本上降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问题的发生率,医院通过总结诊疗工作经验,发现了4-6岁阶段是这种疾病的高发期。目前,医院开始进行医学常识的教育工作,希望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让家长意识到肺炎的危害性,及时做好换季的保温及通风等工作。另外,基于不同致病菌导致的肺炎问题在病症上基本一致,但是实际的治疗方案却有所不同。而现阶段的检验技术基本上都需要使用试剂盒,这就需要医院引进相应的基础设施,并做好对试剂盒的存储工作,避免试剂盒的质量问题影响检测结果。这是有效提高小儿肺炎临床诊疗工作效率的关键方法,有助于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左雪枚.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00例临床检验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51).

[2]牛莉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检验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9):75.

[3]王国军.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5(02)

[4]保芳.3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Z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