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1
/ 2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分析

孟红芬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 北京市延庆区医院 北京市 延庆区 102100

【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验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乙型肝炎患者56例,将其设置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56例,将其设置为参照组,均对两组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比较两组价值。结果:比较后显示,实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更高,与参照组检验(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可以判断检测人员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疾病,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此种方法值得于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诊断价值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具有传染性,很难治愈,其基本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以慢性乙型肝炎最为常见,患者会出现肢体水肿、四肢无力等症状,若不能及时诊断,会耽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1],危及患者生命。肝脏是人体重要器官,若其出现问题,会损害多种机体免疫反应,进而伤害患者身体机能。因此,对于此病,临床可以监测其免疫球蛋白,观察其指标变化,并作为诊断方式,以便及时发现疾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以我院健康者及乙型肝炎患者为例,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两者中的水平,并探讨其诊断效果,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 基础资料

在2017年4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开展了此次研究,抽取此阶段乙型肝炎患者56例,健康体检者56例,前者为实验组,后者为参照组;经资料统计,实验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34:22,年龄范围为31-74岁,平均年龄为(52.42±0.23)岁;其中,慢性乙肝患者为30例,急性乙肝患者为26例;参照组中,男女人数比例为36:20,年龄范围为32-72岁,平均年龄为(52.35±0.21)岁。数据计算,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没有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进行了审核批准,所有人员均自愿参与,并与医院签署了同意书。

    1.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空腹状态下,取静脉血4毫升,运用离心机分离血清,将其放入冰箱冷冻区待检[2]。获取数据后,使用蛋白分析仪器,检测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主要指标为IgG(正常值7.6~16.6g/L)、IgA(正常值0.71~3.35g/L)、IgE(正常值0.1~0.9mg/L)、IgM(正常值0.48~2.12g/L)。

    1. 观察指标

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1. 统计学意义

数据处理用SPSS17.0系统;计量以(`x±s)显示,行t检验;P<0.05指有差异,统计符合学意义。

  1. 结果

经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更高,与参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组间显示了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1: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析(5f16666d22cf1_html_394c79c628d3a10.gif

组别

例数

IgM(g/L)

IgE(mg/L)

IgG(g/L)

IgA(g/L)

实验组

56

2.82±0.68

1.42±0.53

18.95±0.67

3.69±0.97

参照组

56

1.46±0.52

0.75±0.21

12.05±0.71

2.65±0.83

t值

11.8888

8.7948

52.8928

6.0962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肝脏属于重要器官,其具有代谢分泌性蛋白、去氧化的作用,若受到破坏,会影响肝功能,从而诱发乙肝。资料显示,乙型肝炎的危害仅次于艾滋病,在全球的发病率非常高,且80%患者为亚洲人,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此病的高发人群为青壮年及儿童,病情持续进展[3],会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使患者失去生命。研究表明,发生乙型肝炎的原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具有很强的复制能力,在机体中可以大量繁殖,导致免疫复合物堆积于肝组织中,出现病理改变。乙型肝炎患者发病后,会累及消化道系统,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还会影响睡眠质量,若不早日诊断,不利于患者预后效果。临床诊断此病有很多种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测、实验室检验、症状诊断等。近年来,血清免疫球蛋白也作为诊断此病的指标之一,用以判断患者疾病程度。血清免疫球蛋白是由浆细胞形成,其具有较强的抗体活性

[4],主要表达B细胞表层,其作用主要是与抗原结合,并产生抗体,还能够传导信号,增强补体活性,按照其物理及化学特性,可以分为五种,包括IgA、IgD、IgM、IgE、IgG,若人体被病毒入侵,患者上述指标就会上升,代表其肝细胞受到严重损伤。目前,血清免疫球蛋白用于各疾病诊断中,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作为诊断标准,但是,在诊断时,要将其致病因素考虑其中,一旦患者存在皮肤荨麻疹等症状,可能是由其导致,需要及时进行药物治疗。

近年来,不断有研究显示,人体肝纤维化的发作与血清免疫球蛋白存在联系,肝实质受损严重[5],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越高,其可以评估患者疾病进展,并提升预后效果。本次研究中显示,健康者与乙型肝炎患者均检测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不同,其差异明显,而实验组IgA、IgM、IgE、IgG等指标,水平明显更高,显示了免疫球蛋白对判断患者病情有积极帮助。

综上所述,评估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结果显示,其数据高于健康者水平,说明其可反映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判断患者病情,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借鉴意义。针对此情况,临床要加强对此指标的检测,观察其动态,以便掌握患者病情,作出正确诊断。

【参考文献】

[1]王晓美,王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预测其肝纤维化程度[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7):603-603.

[2]马莹,姜小建,赵佳等.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8,33(5):123-125.

[3]陈文惠.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4(3):168-169.

[4]黄坤,倪艇.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的检测对慢性乙肝肝衰竭预后评估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1):8040-8041.

[5]陈满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3(36):160-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