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选取ICU护理风险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抽签的方式将120例患者进行分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占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ICU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CU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VAP、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投诉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投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给予ICU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ICU护理;风险管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指气管插管48-72小时后发生的肺炎,其特征为新近出现的或渐进性发作的肺部渗出,全身性感染的征象(发热、白细胞数改变),痰的性质改变以及病原体的检出[1]。为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选取ICU护理风险管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患者进行针对性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抽签的方式将120例患者进行分组,包括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占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ICU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ICU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38.48±6.32)岁;观察组患者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方位护理管理措施,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39.15±6.73)岁;两组患者均符合ICU入住标准,且排除严重凝血功能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其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ICU护理措施,指导患者选择半卧位;给予氯已定溶液开展口腔护理,常规留置引流管,并每日检查患者引流管畅通情况,维持室内温湿度,做好环境护理,同时开展心理指导,强化病情监控。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ICU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指导患者掌握肺炎的病症机理,参照《ICU十大安全目标》[2]中的相关内容,对容易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情况进行预防,提升其安全意识。
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在基础专业知识培训的前提下,还需积极开展法律意识宣教,鼓励护理人员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其责任心、服务意识与沟通技巧。
(3)针对护理人员进行疾病宣教的同时,还需不断强化对于医院感染知识防控的培训,严格遵守知情同意原则,不断提升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发生率,同时调查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包括心理维度评分、社会维度评分、环境维度评分、生理维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数据,率(%)表示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5.00%(3/60)、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33%(2/60)、护理投诉发生率为3.33%(2/60);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0.00%(6/60)、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3.33%(8/60)、护理投诉发生率为8.33%(5/60);组间对比,(x2=6.954、5.995、7.996,P=0.001),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投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心理、社会、环境、生理维度评分分别为(37.85±6.15)分、(29.64±5.16)分、(25.18±4.24)分、(28.79±3.18)分;对照组患者心理、社会、环境、生理维度评分分别为(25.34±4.09)分、(20.37±4.08)分、(18.27±3.34)分、(20.15±3.22)分;组间对比差异明显,(t=4.951,P=0.001),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无肺部感染的患者,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所并发的肺部感染,是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在患者接受机械治疗的过程中,有极高的风险发病,且治疗困难,近年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临床上的病死率始终居高不下,已成为呼吸内科临床研究工作中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因此,加强预防是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疾病流行、降低病死率的最重要措施[3]。
临床研究表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明确误吸、COPD、应用抗酸药物或H2受体阻滞剂、平卧位、昏迷、胃肠营养、经鼻胃管、再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转运等多种类型。而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改变胃排空及胃液pH值的药物、既往应用抗生素、药物溶液及呼吸治疗装置污染等。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是降低ICU护理风险的重要渠道。
本次研究发现,通过ICU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其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强化其护理沟通能力,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对患者做好健康教育普及工作,不断完善护理管理水平,增强对风险因素的预见性,从而合理避免ICU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护理投诉率,提升患者的护理舒适程度。
综上所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给予ICU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
参考文献:
[1]郑飞玲, 李健. 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8(14):52-53.
[2]宋芳. ICU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37):136-137.
[3]赖文华, 吴鸟青, 赵贤. ICU护理风险管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吉林医学, 2018, 39(11):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