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 安徽 蚌埠 233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高血压危家患者实施院前急救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高血压危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为家属送至本急救中心未经医护急救的患者,观察组为本急救中心出诊实施院前急救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68.1%,对照组为48.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危家患者实施院前急救,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院前急救;高血压危象;脑出血
高血压危象是高血压患者最严重的一种并发症 , 是指在明显诱因或无诱因的情况下 , 动脉血管急剧收缩 , 血压升高 ,对心、脑、眼底动脉以及各器官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伤[1].
该疾病发病迅速、病情复杂 , 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治疗不及时可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 , 并对预后有巨大影响。院前急救的宗旨是挽救患者的性命 , 有效实施急救措施 , 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 , 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2].本次选取本急救中心收治的 100 例高血压危象患者进行研究 , 旨在探讨院前急救在高血压危象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选取 2017 年 6 月 ~2018年 6 月于本急救中心就诊并确诊为高血压危象的 100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 30 例, 女 20 例 , 年龄 45~78 岁 , 高血压病程 2~23 年,39 例有明显诱因,11例无明显诱因,收缩压170~220 mm Hg (1 mm Hg=0.133kPa),舒张压122~150mmHg.观察组中男 31 例,女19例,年龄 46~78 岁,高血压病程 2~22 年,38 例有明显诱因,12 例无明显诱因,收缩压 169~222 mm Hg, 舒张压 121~150 mm Hg.所有患者均出现血压急骤升高,伴视物模糊、心悸、呕吐等临床症状,经检查确诊为高血压危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 2治疗方法 对照组为家属送至本急救中心未经医护急救的患者 , 观察组为本急救中心出诊实施院前急救的患者。
1. 2. 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 , 立即给予常规急救处理。包括给氧、血压及生命体征监测、保持呼吸道通畅、强心利尿、降压及脱水治疗等。
1. 2. 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由本急救中心医护人员出诊,给予院前急救护理。主要急救方法包括 :①迅速到达现场 ,达到现场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 清理呼吸道 ,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 监测血压及生命体征变化 , 予以鼻导管吸氧 ,保持适当体位 , 尽量避免搬动。②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 指导患者调节情绪,适当安慰患者 , 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 ,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③迅速建立两条或以上的静脉输液通道 , 首选粗、直的静脉进行穿刺 , 保证抢救药物及时有效地输入 , 并遵医嘱予以相应急救药物输注。通常出现急性心力衰竭者予以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静脉输入,舌下含服剂量为 0.4 mg, 静脉滴注为 5~10 μg/min ;无心力衰竭者首选硝普钠静脉滴注 , 将 50 mg 硝普钠加入 500 ml 的 5% 葡萄糖注射液中输注,输液速度由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予以调节。并予以 20% 甘露醇注射液125 ml快速输注,降低患者的颅内压。
降压不宜过快,通常降至安全血压水平即可,具体为 1 h 内患者平均动脉压的下降幅度控制在 25% 以内,第 2~6 小时的血压最低不能 <160>患者症状稳定后给予转运处理,转运前评估病情,备齐抢救药物,向患者解释转运的必要性及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意外;转运时 , 遵循安全、快速的转运原则 , 采取水平卧位搬运 , 注意保持平稳 ;转运途中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 防止管道滑脱、打折、受压 , 保持静脉输液通畅。⑤患者达到医院后及时给予各项急救治疗及检查, 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 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死亡率及治疗效果。参照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高血压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4]:显效:血压降至正常范围 ,或收缩压及舒张压的下降幅度 >20 mm Hg, 无脑出血征象 ;有效:血压下降但未达正常范围 , 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血压得到控制 , 但并发各种并发症或死亡。总有效率 =( 显效 +有效)/ 总例数 ×100%.
1. 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 表示 ,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死亡情况比较 经治疗,观察组中出现2例急性心力衰竭,3例一过性脑缺血,2例脑出血,1例死亡,死亡率为 2.0%.对照组中4例并发一过性脑缺血 ,7 例脑出血,8 例急性心力衰竭,5例死亡,死亡率为10.0%,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院前急救后,观察组中显效19 例,有效1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8.0% ;对照组中显效11例 , 有效12例 , 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 46.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小结
高血压危象可引起一过性脑缺血、脑出血、心力衰竭以及其他重要脏器衰竭 , 是高血压患者中风、死亡、残疾等的危险因素[5].因此,及时采取急救干预是降低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本次研究中,实施院前急救的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 2.0%,治疗总有效率为 68.0%, 明显优于未实施院前急救的对照组 (10.0%, 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危象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措施,能够明显减少患者的死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子祥.高血压危象的诊断和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临床合理用药,2012,5(12A):67-68.
[2] 朱虹,王雪梅,张淑霞.高血压急症院前急救50例临床分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3, 18(3):172-173.
[3] 范振兴,华琦.高血压危象的诊疗进展.中国卒中杂志,2013,8(8):648-652.
[4] 李伟安.急诊高血压危象的临床诊治分析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5):1674-1675.
[5] 田长青,金仲品.高血压危象评估与处理的研究概况.中国医疗前沿,2011, 6(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