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输液至液体外渗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留置针输液至液体外渗的思考

胡淑玲 李文娟 马鹏

新疆军区总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留置针输液至液体外渗的原因。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我科在2019年 1月至3月发生2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液体外渗的患者,分析治疗改善情况。结果:具体而言,第1例患者3天后,恢复正常,未造成不良后果。第2例患者5天后,恢复正常,未造成不良后果。结论:采用留置针静脉输液时,先评估留置针固定情况,再评估留置针周围皮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拔出留置针。要及时处理避免液体外渗情况,按新的规范操作后未在发生静脉留置针外渗现象。

关键词:留置针;液体外渗;输液

液体外渗在临床十分常见,一般认为是由于操作者穿刺时刺破血管壁或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内而引起液体渗漏。也可因长时间输入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引起血管非穿刺性损伤、血管壁内皮完整性被破坏引起,导致液体在血管壁薄弱处向深部组织外渗,而引起液体外渗。有报道认为输液外渗的发生只与留置针穿刺技术与管理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1。我科在使用留置针输液,发生两例留置针输液外渗,现报告如下:

1.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在2019年 1月至3月发生2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液体外渗,造成患者肢体皮肤红肿,皮温高等不良后果,针对杜绝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液体外渗报告如下。具体而言2例患者的基础状况如下。

例1:患者,男性,19岁,右下肢碾压伤后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每日4次治疗,静脉留置针保留2天,输液30分钟后,发现输液手臂肿胀明显,发硬压之无痛。

例2:患者,女性,65岁,术后第四天,遵医嘱给予活血化瘀消肿药物治疗,静脉留置针保留4天,输液10分钟后,出现留置针周围皮肤红肿明显,皮温高,压之疼痛明显。

1.2处理方法

第一步,给予减压处理注射器回抽液体;第二步,协助患者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第三步,2患肢给予25%硫酸镁湿敷。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回顾式调查,收集临床资料,对数据实施计数统计。

2结果

第1例患者3天后,恢复正常,未造成不良后果。

第2例患者5天后,恢复正常,未造成不良后果

3讨论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能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及对打针的恐惧感,减轻了焦躁情绪。因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保护血管,随时进行输液治疗,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因而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应用。用留置针静脉输液时,先评估留置针固定情况,再评估留置针周围皮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拔出留置针,如评估正常,液体输入顺利,观察2至3分钟无异常后再离开,做到勤巡视,勤观察,及时处理避免液体外渗情况,按新的规范操作后未在发生静脉留置针外渗现象2

3.1事件分析 两例均为静脉留置针输液后液体外渗,留置针留置两到四天。第1例患者在静脉留置针前已经输液很多天。输液针眼未完全愈合,造成液体外渗,第2例高龄,血管较脆,留置针留置时间长,输入活血化瘀药,对血管有一定刺激,输液速度过快,更容易引起液体外渗。如护士遇到液体外渗情况时,不要慌乱,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心理不适,很容易让患者及家属产生担忧和不满心理,甚至引起纠纷,对当时护士造成心理阴影,每次输液担心液体外渗,同时造成药液的浪费。

3.2改进对策 该事件报告护长后,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学习,针对薄弱环节补充管理制度,对于外渗处理方法如下:

3.2.1护理人员在发现外渗的第一时间,立即停止输液,拔出输液导管,用敷料覆盖,抬高患肢并制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对输液部位进行观察,对输液使用的药物做好交接。

3.2.2如果外渗药物对组织刺激性较小的,视具体情况,可以热敷,或者用 95%酒精湿敷,也可用 50% 硫酸镁湿敷,肿胀会很快消退。

3.2.3大范围外渗透时,一般在药液外渗 2 h 内,用 50% 硫酸镁或 95% 酒精湿敷,局部 0. 1% 利多卡因封闭,也可用马铃薯、生姜外敷。除此之外,要能够判断渗透的原因,根据渗透情况作出局部处理。

3.2.4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肿胀、疼痛或坏死。

3.3相关资料补充

除了对本次实验结果的分析外,我们也学习、借鉴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报告。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液体渗漏的发生也很多,有学者将其归纳为以下结果方面3。首先,是药物因素,如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容易引起渗透,输入刺激性药物也有可能导致外渗。而高浓度、高渗透压的液体也会作用于血管壁,导致血管痉挛。其次,穿刺因素,即血管位置的选择错误、进针的技术、穿刺的角度等,都会影响到穿刺成功率,而患者出现血管损伤,则会影响到最终结果。最后,患者自身因素,如体质、病情种类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归纳总结,我们能够跟高的预防周围静脉输液液体外渗,提升个人操作技能,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

综上所述,首先,我们认识到静脉输液作为常见的治疗措施,药物外渗则会导致组织肿胀、坏死。所以,护理人员要加强对特殊药物使用的关注,建立体液外渗的防范机制,按照操作流程执行4】。如果已经发生了不良事件,一定要快速开展补救,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祁丽霞. 静脉留置针持续输注8.5%复方氨基酸(18AA-Ⅱ)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7.

[2]顾明眉. 周围静脉输液液体外渗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10(12):41-42.

[3]陶艳玲,周春兰. 静脉留置针相关静脉炎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2014,29(20):89-92.

[4]吴晓莲,何国平,黄红玉,等 .不同角度静脉穿刺患者疼痛及穿刺成功率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