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临床输血检验中不规则抗体检验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分析临床输血检验中不规则抗体检验作用

陈兴英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输血检验中不规则抗体检验作用。方法:抽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输血治疗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多由患者输血前均接受不规则抗体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500例患者中9例不规则抗体为阳性,其中7例为Rh系统抗体阳性,2例为MNSs系统阳性;所有患者对输血方案进行调整后为发现输血不良反应。结论:临床输血检验中加强不规则抗体检验,可提高输血安全性,避免溶血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输血检验;不规则抗体检验

临床输血是手术、创伤、妊娠等失血患者常用治疗手段,可及时挽救患者生命。人体血型抗体主要分为不规则抗体和规则抗体,其中规则抗体包括抗AB、抗A及抗B规则抗体,不规则抗体除ABO血型,还存在IgM、IgG免疫抗体。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提升,ABO血型检验误差越来越小,但在输血过程中仍可能输入不规则抗体,出现溶血性反应,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研究特收集我院500例输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我院接受输血治疗患者500例,252例为男性,248例为女性;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42.5±3.9)岁;输血原因:149例为手术,100例为创伤,113例为贫血,138例为妊娠;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与输血指征符合;②生命体征稳定、临床资料齐全;③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且已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心脏病、肝肾疾病;②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③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用药史;④心肌炎、心肌病、急性感染;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以《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2]为依据,所有患者输血空腹时抽取静脉血标本3~5ml,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15分钟,每分钟3500转,将血清分离后做好标记,对红细胞进行筛选标记,完成抗人球蛋白凝胶卡制作;使用氯化钠溶液(0.9%)将谱细胞、红细胞调整为0.7%,在对应微管中加入检验者血清,在37℃环境保存15分钟,通过离心机(BYL型)进行离心处理,时间为3分钟,每分钟1000转,再进行测量分析;将受血者红细胞悬液、血清加入待测试管,以A-H号谱细胞为参照,进行鉴定、对照,采取采用抗人球蛋白凝胶卡、盐水试管法对阳性细胞抗体进行筛查,鉴定抗体类型。

1.3判定标准

试管红细胞沉淀到底部判定为阴性;试管红细胞与柱内凝胶部分或全部结合判定为阳性;以谱细胞为参照,游离筛选抗体对照相符证实为阳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做统计学分析,以(%)比较行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规则抗体筛查分析

500例患者中9例(1.80%)不规则抗体为阳性,患者均存在妊娠和输血史,6例为男性,3例为女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7例(77.78%),其他疾病2例(22.22%)。

2.2抗体特异性分析

9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7例(77.78%)为Rh系统抗体阳性,其中1例(11.11%)为抗‐E抗体,3例(33.33%)为抗‐D抗体,1例(11.11%)为抗‐C,1例(11.11%)为抗‐Ec,1例(11.11%)为抗‐c抗体;2例(22.22%)为MNSs系统阳性,1例(11.11%)抗‐M抗体,1例(11.11%)抗‐S抗体。

3讨论

近年来,随着血型鉴定灵敏性不断提升,因输血造成的溶血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但仍不规则抗体仍可能诱发输血不良反应。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2],不规则抗体检出率多在0.30%~2.00%左右,一旦未查出可能引起延迟性输血反应,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加强不规则抗体检验,做好血型免疫抗体溶血反应预防,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关键所在。

为保障输血安全,在输血前多要求患者提前3天接受不规则抗体筛查,目前,常用配血方法包括抗人球蛋白介质法、酶介质法,其中酶介质法常用在RH系统免疫性抗体检验中,在输血史、妊娠史患者检验中同样有效,抗人球蛋白介质法主要用于输血史、流产史患者血型抗体检验,在检验过程中可干扰排除血浆特异性蛋白,实现快速配血,其检验效果优于酶介质法,可准确检测出不规则抗体,发现抗体特异性,降低输血溶血反应,保障输血安全。

研究表明[3],ABO血型系统外不规则抗体与输血史、妊娠史密切相关,输血后可能发生溶血及红细胞致敏,血细胞难以在盐水中凝聚。其不规则抗体包括Rh系统(抗e抗体、抗DC抗体、抗E抗体、抗D抗体)及MNSs系统(抗‐M、抗‐S)。本研究观察结果显示,500例患者中9例不规则抗体为阳性,其中血液系统疾病患者7例,其他疾病2例;9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7例为Rh系统抗体阳性,其中1例为抗‐E抗体,3例为抗‐D抗体,1例为抗‐C,1例为抗‐Ec,1例为抗‐c抗体;2例为MNSs系统阳性,1例抗‐M抗体,1例抗‐S抗体。由此可见,在输血前,患者需接受不规则抗体检验,特别是血液系统疾病、妊娠史、输血史患者,应加强筛查力度,从而保障输血安全。

综上所述,临床输血检验中加强不规则抗体检验,可提高输血安全性,避免溶血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览,姚志祥,苏群等.不规则抗体检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检验效果及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6):88-89.

[2]谢名娟.不规则抗体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8,12(1):77-78.

[3]罗魏,辛寒啸.不规则抗体检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检验效果及对患者治疗预后的影响探讨[J].家庭医药,2019,(6):3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