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精神科护士流失问题的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2
/ 2

缓解精神科护士流失问题的对策

邓婷

武汉市优抚医院 ,精神科三病区 ,护士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现阶段精神科护士流失的现象日益严重,已经严重干扰了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从人员构成看,流失的护理人员绝大部分具有较强的临床护理能力,有的甚至是科室中的业务骨干。这导致科室即便能很快得到人员数量上的补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回升到之前的护理水准。在这样的背景下,缓解护士流失,已经成为了促进精神科护理工作发展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精神科;护士流失;职业认同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精神科护士年均流失率都在10%左右,与此同时,尽管全国精神障碍类患者总人数已经突破一亿大关,但是具有注册资格的精神科护士却超过三万人。一方面是需求缺口巨大,另一方面却是宝贵资源不断流失。缓解精神科护士流失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一、精神科护士流失现状及其引发的后果

近年来我国精神科护士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在各级医院中,三级医院的流失最低,主要的去向是吊到本院其他科室或者其它医院。二级医院的流失率将近13%,主要的去向是到其它医院就职。流失率最严重的是一级医院,精神科护士流失率已经超过了20%,主要的去向也是到其它医院或者干脆转行。

精神科护士大量流失使护理工作面临着“无米入炊”的窘境。首先表现在护理人员在数量上严重不足,有限的护士不得不承担起更加繁重的工作任务,有些医院精神科的夜班护士只有一人,一旦碰到紧急情况甚至都无法保证自身的安全。护理质量受到很大影响,护患冲突隐患增加。其次是导致精神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日渐降低。在医院中,精神科属于创收相对较少的科室,同其它科室相比,护士在奖金方面所得甚少。这种不对等导致精神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普遍较低,增加了护士的转岗乃至转行倾向。

二、缓解精神科护士流失的建议

针对现阶段我国各级医院精神科普遍存在的护士流失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提出以下几点缓解建议,希望能够为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提供参考。

(一)外部条件刺激

外部条件刺激主要分为改善工作体验和提高薪资待遇等两个方面。

改善工作体验指的是突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确保护理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采用一定的人性化管理。研究表明,领导者的支持和关心对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非常大的正面影响。精神科相关领导应积极创造护士们的培训机会,设立周期性的小组工作交流会,每次会议轮流指定主讲人,并鼓励其它参会的护士人员踊跃发言。对于在工作中能够取得突出表现的护士,应大力为其创设职位提升的空间,并在各项荣誉的评选中优先考虑,使护士在工作中能够更加具有成就感和推动力。

提高薪资待遇指的是在不违反医院整体薪资公平的基础上,适度提升精神科护士的薪酬,以此来彰显对于精神科护士劳动的尊重,体现出其护理技术的医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从现阶段精神科护士的薪资构成除了基本工资等固定收入以外,还有护理收入等等劳动所得,而其所获得之护理收入,则是相对劳动付出与回报最不成比例的所在。因此,各医院应积极探索提升精神科护士护理收入的途径,创新薪酬分配模式,如可以将床位收入按比例拨出一部分,用以增加护士的护理收入,也可以将其他收入中的部分来提升精神科护士的绩效奖金。这样通过多种措施并行的方法,使精神科护士的收入能够趋近于医院护士收入的高等水平。

(二)注重精神激励,增强内在驱动力

在缓解精神科护士流失问题时,注重精神激励同样不可忽视。通过精神激励,可以有效地增强精神科护士安心本职工作的内在驱动力。

 首先要加强对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疏导。社会对精神科护士工作的误解和偏见不可能在短时间予以改变,针对这种现象,各医院应主动组建心理辅导小组,定期对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护士们关注的重点问题进行针对性解答,纾解他们心中的职业困惑。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将心理学辅导纳入护士在职培训体系,从而实现他们在自我认知和护患理解等方面的全领域提升。其次要注重增加管理中的人性化色彩。在确保科室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下,科学调配护理人员的排班安排。对于值班有困难的护士,应在值班等方面予以适度照顾,在其它同事认可的范围内进行一定照顾。对精神科护士予以充分的尊重和关心,增加护理管理中的柔性。第三要做好后勤保障,在这方面离不开全医院的努力。医院宣传部门应大力向社会宣传精神科患者与精神病的区别,让社会能够科学看待精神科的护理工作,加强对精神科护士这一职业的理解和尊重。加强同精神科护士家属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积极主动地进行帮助,解除他们工作的后顾之忧。

三、总结

精神科护士流失,已经严重滞碍了精神科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只有切准脉搏,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才能有效缓解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琳. 护士流失的职业心理原因调查分析及对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04):249.

[2]袁小丽. 新时期护士流失的职业心理原因分析[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 v.25(05):7-9.

[3]邵剑峰, 阮芳. 医院护士流失的管理对策[J]. 中国卫生人才, 2013(09):74-75.

作者简介:

邓婷,女,1994年5月25日生,武汉市优抚医院,精神科三病区,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