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职课堂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4
/ 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职课堂管理

苏 艳

淄博职业学院 山东淄博 255314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带来较大冲击。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获取信息与服务,在方便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传统的课堂管理。从高职的课堂管理入手,尝试探索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求的高职课堂管理模式,以追求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管理;高职;移动;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PC互联网已日趋饱和,移动互联网却呈现井喷式发展。移动互联网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携带的智能手机、平板获取信息与服务。

智能手机价格的下降及无线通信资费的大幅下调,移动网民的数量呈现爆发趋势。在高职学生中,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达到100%。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仅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影响巨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教”的任务外,还有一个“管”的任务,也就是协调、控制课堂中各种教学因素及其关系,使之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这一活动即为通常所说的课堂管理[1]

本文探讨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在高职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进行课堂管理。

一 课堂管理的现状分析

自2017年以来,我校在西、北、南三校区实现了无线网络在教学区域的全覆盖。教师通过工号登录,学生通过学号登录,24小时漫游互联网。2018年,我校开发了智能课堂。智能课堂的功能主要是针对课堂创建课堂活动。

智能课堂的推广应用,课堂活动的开展要求学生随时使用手机进行签到、测验、问答、讨论。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完成课堂活动,部分学生却利用手机玩游戏、看视频、聊天,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有效课堂管理模式的探索迫在眉睫。

二 课堂管理的具体措施

  1.合理组织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综观高职的课堂教学活动,如果教师一本教材、几页PPT,一节课下来,能做到认真听讲的学生没有几个。因此,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师层面要抛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上下功夫。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以《微生物》的一次实训课《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为例:

  1. 随堂测验。随堂测验的内容主要来自于上次课的理论知识,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题目尽量采取客观题的形式,这样学生提交之后就可以即时看到自己题目的对错和分数。针对易错题目,教师进行讲解,以巩固所学知识。

  2. 发布任务。细菌标本片的观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布不同的任务。原来使用过显微镜的学生,需要观察6个不同细菌的标本片,记录并绘制它们的颜色和形态。原来从未接触过显微镜额学生,主要任务是能正确使用显微镜,只需观察2个不同的细菌标本片。

  3. 操作示范。在课前已经将显微镜结构及使用的视频发送给学生预习。在操作示范时,可以采取提问的形式进行。大多数学生很容易回答的步骤一笔带过甚至可以不讲。大多数学生回答不出或不正确的步骤教师要重点讲解示范。

  4. 学生实操。学生操作时,教师巡回指导。遇到有疑问的学生,教师可以在智能课堂以讨论或头脑风暴的方式提交全班一起解决问题。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交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手把手的指导。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需要教师亲自指导。

  5.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的内容主要来自于本次课的理论和实操,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本次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题目采取客观题的形式,这样学生提交之后就可以即时看到自己题目的对错和分数。针对易错题目,教师进行详细讲解,以及时巩固本次课所学知识。

  6. 课堂总结。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思维导图将传统的语言智能、数字智能和创造智能结合起来,是表达发散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能够按照大脑本身的规律进行工作,启发我们抛弃传统的线性思维模式,改用发散性的联想思维思考问题;帮助我们组织自己的思想、组织别人的思想,改善记忆和想象力[2]

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强迫自己回忆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并用关键词进行概括总结。因此,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也是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总结归纳过程。由于每个人大脑的思维模式不一样,所以绘制的思维导图也一定不一样,从而避免了抄袭现象的发生,督促每个同学独立完成自己专属的思维导图。

  1. 提前五分钟进教室。老师提前进教室,便于作好课前准备,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了解学生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联络师生情感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

3.课堂要立规矩。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规则是维持课堂秩序的准则,也是课堂管理的依据。积极、向上、有序的课堂规则,会使师生之间的目标一致,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

下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列举了课堂规则应包含的内容。

5f1a34db5e189_html_679d5c83f409e545.png

图 课堂规则的内容

  1. 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教师在教室巡视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是否在做该做的事情。对于上课开小差的同学,教师的巡视会起到警醒的作用。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个别辅导。

  2.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激励作用比说服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更易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激起学生模仿和追赶的愿望。

从学生中寻找认真学习、遵守课堂纪律、乐于助人的学生,树立为典型,作

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教师的榜样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所谓言传身教。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比如,不允许学生上课玩手机,而教师却在课堂上发微信、接听电话,学生自然不愿遵守课堂规则。课堂规则不仅适用于学生,同样适用于教师。只有师生共同遵守大家制定的课堂规则,有序的课堂才能实现。

三 结 语

课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时代不同,课堂管理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如何有效的管理课堂是每一位专任教师的必修课。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教师只有以教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的教学工作实践,才能找到适合高职学生的行之有效的课堂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胡忠光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2. 李猛编著. 思维导图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3] 胡森主编.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贵州: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32

作者简介:苏艳,1971-04-11,女,淄博职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