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7-26
/ 2

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杨小波

重庆市江津区珞璜中心卫生院 重庆 402283

摘要:目的:探讨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7例,均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评价骨折愈合情况、关节功能活动情况与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结论:本组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7.14±2.03)周。术后3月,掌倾角(10.92±2.04)°,尺偏角(25.73±4.37)°,腕关节功能评分均数(3.61±0.22)分。术后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29.73%(11/37)。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疗效理想,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可控,值得推广。

关键词:跨腕关节外固定器;骨质疏松;桡骨远端骨折;并发症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属于骨科中发生率较高的骨折类型,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受骨质疏松影响,骨折粉碎程度高,复位与固定难度大[1]。常规内固定术治疗难以为粉碎骨块提供有效的支撑,固定效果不理想。而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时,操作简单,能够减少术中暴露,对患者的损伤小,故临床多采用外固定术治疗[2]。为进一步探讨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本病的效果,本次研究以我院2019年度收治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7例为对象,就该方案的应用效果做了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7例。纳入标准:(1)满足桡骨远端骨折诊断标准;(2)存在骨质疏松;(3)符合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适应症;(4)未合并其他类型骨折;(5)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开放性骨折者;(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3)陈旧性骨折者;(4)不同意参与研究者。本组37例患者中男16例,女21例,年龄55~78(64.11±4.30)岁,根据Femandez分型可将其分为I型5例,II型10例,III型7例,IV型11例,V型4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8(3.42±0.55)h。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术中麻醉方法为臂丛神经阻滞,体位仰卧位,患肢以气囊止血带止血,常规消毒铺巾。肩关节外展,70~90°即可,于患者第二掌骨桡背侧面行0.5cm切口,钝性分离达到掌骨,注意对神经的保护。分离并牵拉肌腱后,于额状面向背侧斜向安置2颗3mm Shanz针,倾角30~45°,透视确认位置长度适宜后,安装排夹。透视明确骨折线后,于近端4~6cm位置前臂桡背侧行0.5cm切口,钝性分离充分暴露软组织,和前臂背侧成45°,间距1.5cm置入2颗3mm圆骨针,透视良好后安装排夹。腕关节掌屈尺偏位进行手法牵引,恢复桡骨长度,前臂后旋,采用提、挤、按等手法复位,骨干连续性恢复且解剖标志复位后,结合透视确认达到功能复位标准。使用杆夹、连杆连接排夹,再次进行透视,确认骨折位置固定良好后,透视下从桡骨茎突经骨折断端向桡骨干置入1~2枚直径1.5的克氏针,被动活动手指,确认肌腱活动正常,骨折固定牢靠,术毕。所有患者术后常规进行肩部、肘部、掌指等功能锻炼,每日消毒1次,每周复查X线片,术后6~8周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如果恢复良好即可拆除外固定装置,并开展腕关节功能训练。

1.3观察指标

  1. 评价骨折愈合情况。(2)评价尺偏角、掌倾角、桡骨缩短高度。(3)评价腕关节功能评分,采用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评价。(4)评估术后并发症情况,常见包括关节半脱位、外固定效果丢失、感染、软组织疼痛、神经功能减退、肌腱损伤、关节僵硬等。

  1. 结果

本组37例患者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7.14±2.03)周。桡骨远端缩短量均在3mm以下。术后3月,掌倾角(10.92±2.04)°,尺偏角(25.73±4.37)°。腕关节活动度:掌屈(53.18±11.05)°,背伸(64.45±6.82)°,尺偏(27.44±5.70)°,桡偏(20.15±2.2.35)°,旋前(75.58±6.62)°,旋后(72.65±5.44)°。腕关节功能评分均数(3.61±0.22)分,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1.08%(30/37)。术后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29.73%(11/37),包括关节半脱位1例,外固定效果丢失1例,感染3例,软组织疼痛2例,神经功能减退1例,肌腱损伤2例,关节僵硬1例,对症处理后均控制。

  1. 讨论

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典型症状为肿胀、压痛、畸形、关节活动受限等,以老年人为高发群体,骨折位骨含量低,骨质不佳,且常为粉碎性骨折,复位难度大,骨折愈合时间长,容易出现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等问题,在长期制动的情况下,容易加重骨丢失,术后并发症多

[3]。而对于该类患者,采用外固定器进行治疗时,能够对骨折断端进行持续性的牵引,且可维持肌肉、肌腱功能的稳定,具有微创的优势,患者能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避免骨质疏松的加重,对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明显作用[4]。该方案尤其适合软组织条件差的患者,对患者的损伤小,在复查过程中如果出现骨折移位,可手法复位并配合其他方案固定。为了保障手术效果,术后也应该积极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改善骨质,并注意对并发症的预防。本组患者在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器后,骨折均成功愈合,且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表明该治疗方案应用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效果理想,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叶健平,李厚霖,陈佳鹏.不同复位固定方式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06):795-796.

[2]邵小武,李伦,许金强.超腕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11):52-55.

[3]吴双,向永孝.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质疏松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名医,2019(12):95.

[4]陈鹏,穆拉迪江·穆合塔尔,傅德皓.跨腕关节外固定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9,25(08):73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