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管引流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1
/ 2

留置导管引流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疗效观察

李佳丽

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应用留置导管引流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心包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心包穿刺及心包腔内注药,观察组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和心胞腔内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心包积液消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观察组5.56%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1.11%。结论: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应用留置导管引流可迅速消除心包堵塞症状,减少穿刺次数,心包积液引流及时彻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结核性心包炎;留置导管;引流;疗效;

结核性心包炎(TBP)是由结核分枝杆菌侵及脏、壁层心包引起的炎症。多为年轻人,男性多见,起病缓[1]。常出现倦怠、体重减轻、食欲缺乏、低热盗汗、呼吸困难等症状,胸痛轻微或缺如。如合并肺结核可有咳嗽及咯血。结核性心包炎的体征主要有心动过速、颈静脉怒张、肝大、心包摩擦音及胸腹水[2]。心包穿刺抽液和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当积液产生速度较快或大量积液出现心包填塞时,须抽液治疗。现对留置导管引流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结核性心包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4例;年龄 14岁~ 71 岁,平均年龄( 30.4±5.5)岁,其中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4例,浸润型肺结核14例。 观察组中,男 13例,女5例:年龄13岁~ 70 岁,平均年龄( 29.5±3.5)岁,其中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5例,浸润型肺结核1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心包穿刺及心包腔内注药,据具体积液情况,一般每周穿2次~3次,每次抽液后心包腔注入异烟肼 100mg,地塞米松 2mg。

观察组采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和心胞腔内注药治疗,取半卧位,在心电图监护下,取剑突下穿刺点,先在穿刺点局部麻醉,切一个2毫米的小孔,用14号动静脉穿刺留置针穿刺,穿刺针尾端接一支有50ml注射器,注射器内留有适量生理盐水,保持适当的负压,进针约3cm~6cm,如有落空感并见流出液体,此时停止进针,缓慢抽出针芯,同时,将3cm~4cm导管送入即抽取液体。第一次抽100ml~200ml,根据液体积聚情况,每天可多抽几次。抽完液后,每天向心包腔内注入100mg异烟肼、2mg地塞米松和生理盐水3ml~5ml,对导管外口进行消毒,堵塞导管端部,用无菌纱布包住导管端部,固定在皮肤上,为反复抽药或注射药物做好准备。无积液时,经抽吸可听到心包摩擦声,再抽2~3天后即可拔出导管[3]。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积液消失、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即(5f32057e846ca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组间采用t检查;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采用x2检验,P<0.05表示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18例,症状缓解时间6.5±1.5天,心包积液消除时间10.5±2.5天,住院时间平均10.5±2.5天;并发症发生率5.56%(发生心包反应1例);

对照组患者18例,症状缓解时间10.5±2.5天,心包积液消除时间13.5±3.5天,住院时间平均14.5±3.5天;并发症发生率11.11%(发生心包反应1例,心律失常1例);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心包积液消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观察组5.56%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1.11%,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结核性心包炎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包炎。常伴有原发性结核病灶或与其他浆膜腔结核并存。起病较缓,低热或无热,常无胸痛。本症发病早期多属浆液纤维素性,心包膜肿胀,心包腔内有多少不等的浆液纤维素性渗出液,经过顺利者,渗液及纤维素可完全吸收,心包膜恢复正常;但如纤维素机化,结缔组织增生,心包增厚及粘连甚至钙化,则往往发展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4]。心包渗液量多,常呈血性,可出现心包填塞症状,较常转变为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防转变为缩窄性心包炎极为重要。对怀疑结核性心包炎的病人,应尽量寻找结核存在的证据,包括胸部X线的检查、体液的结核菌检查。重要的是通过抽出心包积液对其进行分析,如果不能完全肯定,可以进行实验性抗结核治疗。

结核性心包炎的关键是治疗早、全程和联合性应用抗结核疗法,在有大量心包积液和形成心包填塞时,必须进行心包穿刺排液以解除症状,同时应加强全身性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心包和心包外结核病灶的变化,便于及早调整治疗。

经皮穿刺心包留置导管引流术是在传统的心包穿刺抽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虽具有许多优点, 但因置管时间的延长及经导管注入药液或间歇引流过程等环节存在潜在感染的危险性,因此需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预防感染。

本研究中,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心包积液消除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

总之,结核性心包炎患者应用留置导管引流可迅速消除心包堵塞症状,减少穿刺次数,心包积液引流及时彻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红书.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03):67.

[2]邓秋燕, 陈睿, 陈位坤. 结核性心包炎积液患者应用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护理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23):43-45.

[3]李强, 丁玲新, 杨成明. 留置导管引流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 2006, 022(019):2937-2938.

[4]郭春香. 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积液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治疗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v.10(3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