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小黄山水泥配料用砂页岩矿成矿规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3

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小黄山水泥配料用砂页岩矿成矿规律分析

崔红员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八一五地质队 崔红员

1 区域地质

勘查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扬子台坳北缘,银屏褶皱束姥山复式背斜北东段。

1.1地层

区域地层划分属下扬子地层分区巢县地层小区。沉积了一套由古生界~中生界的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印支~华力西运动褶皱抬升,形成区域断褶束。

(一)地层

地层划分属巢县地层小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下志留统高家边组~下三叠统南陵湖组,详见表1-1。

区域地层简表 表1-1

代号

厚度(m)

岩 性 特 征

第四系

全新统

Q

5~15

上部为粉质亚粘土、粉质亚砂土,

下部为含砾粉质亚粘土

南陵湖组

T1n

138.78

上段:薄层蠕虫状微晶灰岩夹白云质泥质灰岩。

50.94

中段:中厚层瘤状白云质灰岩。

43.55

下段:中厚层微晶灰岩夹少量页岩。

和龙山组

T1h

98.62

上部薄层含白云质泥质灰岩夹页岩,中部泥岩、薄层瘤状白云质泥灰岩夹页岩,下部中至中厚层肋骨状泥晶白云质灰岩夹炭质页岩。

殷坑组

T1y

37.40

上段:薄层似瘤状泥晶白云质灰岩夹页岩。

7.58

下段:页岩夹泥灰岩,底部为泥岩。

大隆组

P2d

25.2

硅质泥岩夹白云质灰岩。

龙潭组

P2l

20.8

上段:上部硅质泥岩,炭质泥岩夹硅质岩,下部硅质岩、硅质页岩。

57.75

下段:顶部微晶灰岩,上部泥质粉砂岩夹煤层,下部长石石英砂岩。

银屏组

P1y

18.0

上部粉砂质泥岩夹硅质岩、粉砂岩,下部页岩。

孤峰组

P1g

28.3

硅质岩夹含硅质泥岩、泥岩,底部粉砂质页岩,含磷结核。

栖霞组

P1q

169.3

上段:生物碎屑粉晶灰岩、微晶灰岩、微晶白云质灰岩,含燧石结核。

49.8

下段:粉晶灰岩、微晶灰岩,具臭味。

石碳系

船山组

C2l

15.2

上部深灰色中厚层至厚层具球状构造石灰岩,下部深灰色厚层灰岩。

黄龙组

C2h

39.91

上段:微晶灰岩、球粒鲕粒微晶灰岩。

16.15

下段:砾晶灰岩,上部含微晶灰岩团块,下部含白云质灰岩团块。

下统

老虎洞组

C1l

6.95

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底部相变为石英砂岩。

和州组

C1h

14.29

上部生物碎屑微晶白云岩,下部瘤状泥质灰岩夹泥岩。

高骊山组

C1g

10.36

粉砂质页岩含铁质泥岩及钙质结核层,夹耐火粘土矿层。

金陵组

C1j

11.2

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底部铁质粉砂质泥岩

泥盆系

五通组

D3w

154.21

中厚层、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粘土岩,底部为中厚层石英质砾岩。

志留系

上统

茅山组

S3m

23.0~28.9

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

中统

坟头组

S2f

168.4~189.1

上部泥岩,中部石英粉砂岩夹粉砂质泥岩,下部石英砂岩。

下统

高家边组

S1g

136.4

上段:石英砂岩、细砂岩夹粉砂质泥岩。

>138

中段:泥岩、含粉砂质泥岩夹石英粉砂岩。

>104.5

下段:上部泥岩、粉砂质泥岩,下部泥质、硅质页岩。

查区仅见中志留统坟头组(S2f)~下二叠统栖霞组下段(P1q1)地层出露。

1.2构造

1.2.1褶皱

区域褶皱构造主要为姥山复式背斜之次级褶皱之姥山背斜,该背斜为姥山复式背斜的主干褶曲,轴面总体产状318°∠64°,枢纽向南西倾斜,产状228°∠6°,核部最老地层为高家边组砂页岩。两翼由坟头组至南陵湖组灰岩组成。北西翼地层产状 310°∠50°,南东翼产状140°∠65°,出露长度约7km,宽约2km,形态完整,属直立水平褶皱。

1.2.2断层

区域断层构造主要为叶家地~胡家山逆断层和胡家山正断层。

叶家地~胡家山逆断层为银屏大型外来体的推覆体碰撞对接带中的一段。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30°~60°,自高林经叶家地、胡家山、散兵至巢湖市,整个构造带长约59km,以宽度较大的断裂带,岩层陡立挤压带,破碎带等表现为特点,该断层使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等老地层推覆倒姥山背斜新地层南陵湖组之上。

胡家山正断层,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不明,走向延长约3km,切割最新地层下二叠系栖霞组,断层通过的地段为冲沟地貌。岩石破碎,两侧地层产状相顶。

1.3岩浆岩

勘查区内及地表未见岩浆岩出露。

2 矿区地质

2.1地层

矿区地层由于受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层错位明显。矿区为一姥山复式背斜之次级背斜构造沉积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地层,核部地层为中志留统坟头组,两翼为上志留统茅山组至下二叠统栖霞组。两翼地层产状大体为西北翼:走向205°~230°。倾向 295°~320°,倾角30°~50°,东南翼走向205°~230°,倾向115°~140°,倾角40°~55°。在山脚及山间低洼处分布第四系全新统。

2.2构造

2.2.1 褶皱

矿区位于银屏褶皱束姥山背斜之次级背斜构造中,背斜轴面产状总体为300°∠68°,枢纽北东倾斜,产状30°∠6°,出露长约1km,形态基本完整,属直立水平褶皱。

2.2.2 断层

矿区见有两条断层,其中一条为主干断层,编号为F1,次断层编号为F2

F1断层位于矿区东侧,呈北东40°走向,倾向南东,倾角80°,延长大于2km,宽2~3米,使上泥盆统五通组砂岩直接于下二叠栖霞组灰岩接触,断裂带内破碎角砾明显,多被后期的方解石脉和硅质胶结,断层面上有明显擦痕,为陡倾斜压扭性断层。

F2断层位于背斜构造的东翼,呈北东30°走向,倾向南东,倾角80°,延长约有550m,使上志留统茅山组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出露在中志留统坟头组粉砂质泥页岩中。断层附近破碎明显,多被后期的泥质、钙质胶结。断层面擦痕可见,为压扭性正断层。该断层对矿体构成一定影响。

2.3岩浆岩

查区未见岩浆岩出露。

3 矿体地质特征

小黄山水泥配料用砂页岩矿床为一背斜构造沉积层状矿床。矿体赋存于中志留统坟头组,含矿层西北翼走向,呈北东向,倾向北西,倾角40°~50°。东南翼矿体走向呈南西,倾向东南,倾角30°~60°,含矿层南北长大于935米,东西平均宽度大于300米。含矿层出露面积0.31平方公里左右。矿体出露最高标高为+234.00米,最低可采标高+70米,相对高差为164.00米。

根据用途不同,可分为粘土质原料矿和硅质原料矿两种含矿层,其中粘土质原料矿、硅质原料矿两层矿体均赋存于志留系中统坟头组中。粘土质原料矿主要由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构成。硅质原料矿主要由粉砂岩、细砂岩构成。本次普查在勘查区内圈出粘土质原料矿体4个,硅质原料矿体3个。矿体特征见表3-1。

矿 体 特 征 统 计 表 表3-1

矿体号

矿体长度

(米)

矿体最大厚度(米)

矿体平均厚度(米)

矿石类型

矿层产状

备注

N1

935

(西北翼)

60.17

41.15

粘土质原料

300°~320°∠30°~40°

N2

930

(西北翼)

34.35

24.92

粘土质原料

300°~320°∠30°~45°

N3

(西北翼)

860

(东南翼)

39.85

21.34

粘土质原料

310°~320°∠35°~45°

0线以南

110°~120°∠32°~55°

0线以北110m

N4

660

(东南翼)

45.37

35.76

粘土质原料

115°~130°∠45°~55°

G1

260

(西北翼)

9.58

9.58

硅质原料

295°~320°∠30°~50°

G2

(西北翼)

879

(东南翼)

37.49

26.00

硅质原料

310°~325°∠35°~55°

120°~135°∠30°~60°

G3

(西北翼)

548

(东南翼)

50.75

40.02

硅质原料

310°~320°∠40°~50°

115°~130°∠35°~53°

4 矿床成因

志留纪早期区内遭受海侵,接受了一套属浅海陆棚相复陆碎屑至三角州相单陆碎屑建造沉积,形成了勘查区内的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细砂岩沉积矿床。

5、找矿远景分析

小黄山水泥配料用砂页岩矿床为一背斜构造沉积层状矿床,在背斜深部(开采最低标高以下)两翼亦存在水泥配料用砂页岩矿体,可作为下一步找矿的重点进行勘查,可扩大勘查区的远景资源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