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水产养殖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17
/ 2

绿色生态水产养殖技术

朱奥博

东明县水产服务中心

摘 要: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措施,模拟物种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更优良的条件下养殖产品。在水产养殖中引进该技术,可降低水产病害的出现概率,提高水产品的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自然、绿色、健康的水产品。可见,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分析具备现实意义。鉴于此,文章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绿色生态水产养殖技术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生态;问题;水产养殖技术

  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是生产方式上的一次重大转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努力推进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进一步提升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让渔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渔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养殖水域成为生态良好的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根据目前市场需求,重视水产品质量,加快推动无公害水产渔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优质的无公害水产品,是渔业发展的迫切趋势和水产养殖者的必然选择。

  一、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基本思想是以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空间布局、治理养殖污染、推进健康养殖、保护产地环境、提升生态服务功能以及强化执法监督为重点,创新发展动能,切实转变养殖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走产地优美、产品优质、产出高效和产业优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转型升级,构建现代水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坚持环境保护和水产养殖生产的协调发展。《意见》将改善养殖环境作为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强调坚持生态优先,积极改善养殖环境,充分发挥水产养殖的生态服务功能。指出通过科学布设网箱网围、推进养殖尾水治理和加强养殖废弃物治理等多项措施加强水域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同时,倡导以渔净水、以渔控水和以渔抑藻,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加强城市水系及农村坑塘沟渠整治,重构水生生态系统;构建立体生态养殖系统,美化生态环境。明确进一步加强科学布局,转变养殖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提出可通过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疫苗免疫、生态防控措施,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用兽药减量行动;实行养殖小区或养殖品种轮作,降低传统养殖区水域滩涂利用强度等措施联合推动进行。

  二、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大而不强。水产养殖生产总体规模很大,但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传统养殖方式占主导地位,技术、装备相对落后。二是产品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繁多,但优质水产品供给不足,进口水产品销量不断攀升,国内大宗产品占比较高,优质特色品种供不应求。三是產地环境不优。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养殖布局不合理、养殖密度过高、局部地区养殖污染环境等问题。

  三、绿色生态水产养殖技术

  1.构建适宜的养殖环境

  水体环境会直接决定苗种的成长发育状况,因此对养殖环境进行严格把控是十分重要的。首先需要保障养殖环境的清洁与舒适性,避免环境周遭存在污染或污染源。其次为了方便水产品运输,可以选择在一些交通较为便利的位置进行养殖。养殖时,可以在水体环境中种植一些水草,在起到改善水质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模拟自然水体环境。但是在水草种植时,需要注意不要种植过多,避免水草大面积生长导致水体含氧量减少以及占用水体空间等问题。

  2.采用渔农间作技术

  养殖户可将养鱼多年的池塘积存淤泥晾干,根据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因地制宜地种植。如当成稻田种植,还可种植瓜果、蔬菜、芝麻等高产农作物,使植物充分吸取淤泥中的营养成分,经过一段时间池塘底泥的改良,再放水养鱼,这样就能科学合理地利用池塘,获得“渔农双丰收”。

  3.应用综合生态养殖方式

  目前的海水养殖业以单品养殖为主,我们要善于利用不同的生态位和营养级进行生态养殖。如在综合养殖场中混养鱼类、海藻和滤食的贝类,这样网箱混养鱼类的排泄物和饵料残渣等有机物能被海藻和贝类利用,不但能形成生态的养殖系统,而且增加产出量。

  4.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水产病害防治

  病害是影响水产行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养殖人员可利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提高水产病害防治水平,推动水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从共生与混养两方面入手。共生是指水产品和水生植物间的共生,二者在养殖环境中相互依存。水生植物在水产病害防治方面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点:鱼类的粪便含有致病因子,水生植物可调节粪便成分,加大营养物质的含量,减少致病因子的产生,实现防治病害的目的;鱼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促进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养殖池内的氧含量,保障水产的健康成长。混养是指在同一养殖池中养殖多种水产品,利用不同品种的生活习性差异,完善生态养殖系统,降低水产的患病概率。相关数据统计表明,如果养殖池中一种水产的种类超过50%,水产的患病概率显著提升。就此,养殖户需引进混养法,在养殖池中混养多种鱼类,可将草鱼、鲫鱼、鲤鱼及鲂鱼等水产混养于同一养殖池中。上述鱼类的生态阶级不同,可提高养殖池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丰富的生物链。例如,鲫鱼和草鱼的活动范围为池底,会破坏池底病原体的滋生环境;一旦养殖池内的鱼类患病,其行动速度降低,成为肉食性鱼的食物,避免病原体在养殖池内传播,实现病害的有效防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水产养殖时,以往的人工养殖方法和养殖技术都越来越无法达到如今的养殖要求,并且也不利于养殖业的发展。所以,生态养殖技术作为一种以环保、高效、低成本等优势逐渐在水产养殖中普及,不但能够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树林.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及管理[J].养殖与饲料,2018(10):40-41.

  [2]薛飞.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思考[C].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第八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专题四:畜牧与养殖业.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2018:129-134.

  [3]刘兴国,车轩,王小冬,朱浩,程果锋,顾兆俊,刘翀.池塘绿色清洁养殖的技术途径与方法[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8,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