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致远中学
内容摘要: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突破了革命史范式占绝对主导的地位,多种研究范式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明显。把握教材中所体现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交叉与融合的趋势,探索其在教学中的运用途径,对于提高中学探究性教学的有效性,为高校培养和选拔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研究范式,中学历史,探究性教学
史学研究范式是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模式,包括史学观点、史学理论、史学方法和研究的范围等内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无论是新教材的编写还是高考历史命题趋向都表明:新的史学研究范式对中学历史教学有着重要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由于时间上的亲近性和政治上的敏感性一直是众多史学者比较感兴趣的部分,这一部分的研究范式也随着历史学的发展而有所突破,如何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范式运用于中学教学以达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对于目前的中学历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近代史的几种主要研究范式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体现与反思
1、革命史范式
革命史范式在20世纪50至80年代在中国近代史学界占绝对主导地位,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即一条主线:阶级斗争,两大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中国人民与封建主义的矛盾。以人民版为例(以下均以人民版教材为例),在教材中具体体现在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及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革命史范式”是当时特殊政治环境的产物,是政治史建构起来的,服务于政治。该范式突出反映了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主题:国家独立,政治民主。但是其强烈的革命、政治取向几乎掩盖了包括经济,文化,教育,民众生活在内的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同时也影响到对中国一些史实的准确评价。
2、“冲击—反应”范式
“冲击—反应”范式在20世纪50到60年代成为美国研究中国历史的主流框架。该范式强调在中国存在极权传统,极权传统借助儒家思想渗透到中国的政治、经济,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障碍,中国的传统是停滞、被动的,是受西方影响后才发生变化,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的演变就是西方冲击的结果。在教材中具体体现在必修一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及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冲击反应论的基点为西方先进、中国落后,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按西方模式进行,注意到了西方等外部影响却忽视了中国内因的重要性,认为传统文化是近代中国发展的阻力,把传统视为近代的对立物。因此,冲击反应范式并没有真正把中国传统自身纳入到考察之中。
3、“中国中心观”范式
这种研究范式的核心为从社会内部按社会自身进展探索历史,反对把非西方社会历史视为西方社会历史的延续。对历史的分析主张探讨中国的历史情境即“史境”。具体体现有: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中国中心观”范式的局限性在于:过于夸大了中国的内在因素,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强调站在“局内人”立场从内部来研究历史,无法具有局外人高瞻远瞩的历史眼光。所以中国中心观只有和其他研究范式相结合,才能给史学研究带来更加广阔的视野和更加深刻的洞察力。
4、“国家—社会”范式
国家与社会范式是从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理论范式演化而来,建立在市民社会形成,市民与王权对抗的历史事实上。具体在教材中体现为必修三专题一第四节《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中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思想家的思想,反映了新型市民阶层要求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政治主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中,宋元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必修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均有体现。
这一研究范式着眼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关系,启示我们注重社会的
自我整合,关注社会中间阶层,但国家与社会这个研究范式范围太广,框架太大,不易把握,“国家”、“社会”的概念过于笼统,无法抓住中国社会巨大的差异,散布在“国家—社会”夹缝中的空间经常被忽视,得不到充分的研究。
5、现代化研究范式
“现代化”,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它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现代化的研究范式在史学中运用较多,三本必修的中国近代史部分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体现了现代化研究范式。
“现代化”是作为传统的对立面而突出强调的,但传统社会的巨大惯性仍在历史的深层左右着近代历史的走向。“现代化”一词源于西方,不可避免带上以西方视角来看待中国。同时现代化强调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诸多方面的转换,使得近代史研究内容庞大复杂而难以把握其主线脉络。
二、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与中学历史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取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之一。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和训练性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由中国近代史的几种主要范式在中学历史教材中的体现与反思可见,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对中学历史探究性教学有着重要影响,怎样在教学中融入史学范式并提高教学有效性我有以下认识:
1、教师应把握教材中所体现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交叉与融合的趋势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革命史范式,发展为阶级斗争范式、文明史范式、全球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目前文明史观已融入中学历史教育,成为中学历史新教程的指导思想。三本必修分别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编写,具体每一册书则又是按照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的基本线索编写。中国近代史内容既体现文明史范式又呈现了近代史的最新研究范式,并且不同研究范式之间在教材内容上有融合与交叉的特点。
比如中国近代史的部分既体现了文明史观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化范式,而“现代化模式”也包含革命史范式。反帝是为了国家独立,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反封是为了争取民主,建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更好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因此,反帝反封的改革和革命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重要动力,为现代化建设道路扫除障碍。而“冲击—反应”范式与“中国中心观”范式,本身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因此在近代史的内容上必然会是两种研究范式的融合才能更科学的理解历史。“国家—社会”范式,框架太大,更是需要多种范式的结合。
2、探究性教学中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运用途径
(1)创设情境,运用移情和体验法引导出探究问题。在每专题的第一节课开始之前,教师应从专题整体史的角度分析各节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将这一专题的知识点串联起来,避免专题史带来的对历史的割裂感,并思考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史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了解即将学习的历史“是什么”,为后面史学范式的引入打好基础。
(2)贯彻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教师“精讲”的基础上,让出时间给学生去思考和建构知识体系,并思索“为什么”,从中领会史学范式的运用。比如就《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一专题,在学生了解从“器物—制度—思想文化”这一探索过程基础上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过程?最后教师讲析“冲击—反应”范式与“中国中心观”的概念,让学生探究这一专题中“冲击—反应”范式与“中国中心观”范式是否存在交叉与融合的趋势,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达到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3)通过精选的高考习题来理解史学范式的运用。对于知识点的掌握,除了理解知识点,最好的办法还是做题。比如《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卷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选择题25题,选项“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即体现了“国家—社会”史学范式。41题,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三种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赞成即是对“冲击—反应”模式的肯定,反对则需运用“中国中心观”范式加以说明,若其他观点,则体现了两种史学范式的交叉与融合。通过这样的训练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史学范式的理解。
3、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对探究性教学的影响
首先,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运用对传统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理论素养提出了挑战。高中历史教学,通常对于事件史略讲经过而重原因和影响,事实上历史事件“是什么”与“为什么”同样重要,不可忽视,如果连事件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如何理解为什么及其影响?这也就是很多学生死记硬背做题时却不会的原因。史学范式的运用更是需要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突出了教学中学生地位由“被动接受——主动探究”的转变,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业务水平,还要提升理论素养,备课难度大大增加。
再次,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运用适应了探究性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正好适应了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运用,而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多样性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利于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利于专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高中历史教学中史学范式的运用,与史学研究领域的成果直接对应,不仅增强了历史教学的实践性更利于专门人才的培养和高校对专门人才的选拔。
参考文献
[1]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4]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5]朱汉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1-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