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乌鲁木齐市第 44 中学 830011
摘要: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数学知识的获取则是学生思维活动的结果。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起步阶段,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时机采取有效对策梳理学生思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深入数学世界的过程中点燃思维花火,在数字、符号的碰撞中学生才能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文章也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对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知识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而能力却永远伴随终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其核心能力便是思维能力。且对于小学低年段学生而言,其思维能力发展正处于变化、进阶过程中。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抓住这一关键契机,采取有效对策,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一、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联系生活,推动学生思维过渡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趋向于具象层次,认知特点更具有直观性特点,其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很难对数学概念、数学法则、数学定理进行有效的理解。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具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教师就可以在开展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这样能够实现数学课堂的丰富,也能够促使学生实现思维的过渡。
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不同。如旗杆、树木、楼层等,必须要用米来做长度单位,而铅笔、橡皮、书本等,则需要用厘米来做长度单位。以此做引入,学生很快找到了米与厘米的不同,理解了这一数学概念,思维在生活知识的展示下由具象到抽象,实现了有效的过渡。
二、利用数学知识迁移,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思维发展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数学学习过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学习新知的过程,实际上新旧知识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旧知识是学生新知识学习的基础,而新知识则是学生旧知识的发展。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在脑海中有效架构数学知识,教师就要利用知识迁移,让学生能够获得进阶的思维发展,以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学习。
如在学习“混合运算”时,小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和学生们做一个快速运算游戏,让学生们熟练掌握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在唤醒学生记忆的同时为学生们提供例题“5+(12-6)=?”学生们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明白加法和减法运算,但对()的意思理解不到位。这时教师就可以基于学生的已学知识顺利引出“混合运算”知识,教学水到渠成,学生的思维也由浅入深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也更深一层。
三、巧设课堂提问环节,以问引思,促进学生思维飞跃
有效的提问是引导学生注意力集中,促使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方法。教师提出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也能够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因此教师要有效的利用课堂提问,以问促思,让学生能够在回答问题中进行知识的深度理解,拓宽学生的思维思路,促进学生思维的飞跃。当然,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要保证问题的可思考性和价值性,还要对问题进行适当的分层。
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设定如下的问题“生活中哪里有角?”、“角的概念究竟是什么呢?”、“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逐层的问题提出让学生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既协调了课堂的教学活动,也利用问题进行了学生思维的延伸飞跃。
四、利用数学练习题目,实践练习,加速学生思维形成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长期且有效的练习,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参与、体验,实现思维的加速形成。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多种多样的数学题目,发挥数学题目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造性、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数形结合都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师可以利用与之相关的数学训练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练习,达到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的目的。
如教师可以设计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即()+()+()=16,要求学生利用“凑十法”和连加的方式进行求解。学生能够得出多种多样的答案,答案也不唯一,这便是学生发散性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表现。
五、加强学生语言训练,有效表达,深化学生思维表达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低年段的学生他们不能够利用语言完整、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更无法有效的阐述数学语言,实际上这就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较弱的表现之一。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加强语言训练的方式来神话学生的思维表达,促使学生能够直接的说出数学、说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自然而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理解数学语言是学生表达数学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理解数学语言的概念,才能够利用数学语言进行有效的表达。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针对具体的学生学习情况合理的运用语言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理解加强训练。如在理解“和、差、积、商”等概念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确的阐述这些数学概念,不能让学生在语言上有半点缺陷;
其次教师要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做好对应的模仿作用。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确保数学语言的表达用词准确、条理清晰,这样学生自然而然能够在学习、模仿教师的过程形成一定的表达意识,数学表达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从学生数学学习实际出发,把握数学教学的多个环节、多项过程。以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为最终目的,精心设计数学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才会成为学生思考的舞台,学生才能够在思维迸发中体会数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蔡雪娥.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7(35):7-7.
[2]巴玛参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思维能力培养[J].山海经:教育前言,2019(08):353-353.
[3]朱明湘.浅析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2020(19):18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