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主体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综合评价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8-31
/ 2

基于学生主体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综合评价研究

宋和平

渭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陕西渭南 714999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越发重要。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较为单一,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配合着奖惩性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教师的奖励性绩效的衡量标准,没有真正将评价结果反馈到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本文以教育学、评价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分层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相关理论,以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现状为依托,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综合评价

近年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高校体育教学将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就要切实有效的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水平,需要具备一个科学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以对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然而,目前普通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对于体育教学的评价工作还比较欠缺,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和体系,这成了制约中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主要因素。

1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进行综合评价,是指在某次(或一系列)教学活动之后对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力求对教学成果进行一个真实的评估。依托于《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的要求,对体育教学活动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1客观性原则

评价工作最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客观性原则,这要求在评价时要高校所在地区的客观现实条件为基础,针对具体的教学行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效果,对教师、学生以及教学中的各种行为和内容进行客观合理的判定。要求评价指标的选定要具有真实和客观性,以能够做出恰当的判定。

1.2可行性原则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指标的选择需要符合体育教学活动的一般特点及评价需求,要求所有评价指标具备有效性,评价指标必须能够切实的反映体育教学活动及其各方面的关联性影响,并要求评价指标的必要数据能够通过调研或其他方式收集的到,使评价指标数据的采集具备可行性。同时各项指标需要可以反映出评价对象的某个属性,指标应用具体的、明确的语言定义,并且能够被评价方面所使用。

1.3有效性原则

体育教学进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质量,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求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切实的揭示当前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能够对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优点进行识别,从而才能够发扬优点并且对问题针对性的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因此评价指标的选择需要有效的发现被评价的教学活动中的一切合理和不合理之处。

1.4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主要在于全面深入的考虑到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内容,指标的选定需要能够客观的代表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不同的目标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来寻找到可以衡量该目标的指标,全面系统地评价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所选定的指标需要同时涵盖评价内容顶层的开阔性以及底层的细微性,这样才能够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真实、客观的评价。

2 基于学生主体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内容

2.1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衡量教师在授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和事前投入情况,依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对于体育教学准备情况的评价应该包括教案编写、教学环境布置以及教学器材准备等备课工作,此外,结合现代教育的学生主体原则,教师在课前需要对其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够进行更为适合的准备工作。

2.2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是教学评价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递的各种知识点和信息[6]。在中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顺应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改变,教学内容也需要提出新思路[7]。教学内容需要依据教学目标来制度。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要深入分析教材以及课程标准,选取科学、恰当的教学内容[8]

2.3教学态度。态度是一起工作的先决条件,从教育工作实践来看,教师的能动性、意愿、思维、职业道德等方面因素,都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极为显著的影响。因此教学态度也是对其教学行为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行的评价体系中,由于教师教学态度不能直接量化,很多学校都没有将其放入评价体系当中,但是教学态度的重要性是客观存在的。

3 基于学生主体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依托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开展现状及特点,遵循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几个基本原则,在评价内容的基础之上,构建基于学生主体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表1所示。

表1 基于学生主体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

评价内容

评价指标

基于学生主体的高校体育教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教学准备

教案编写充分

教学环境布置合理

教学器材准备充分

对学生情况掌握充分

教学内容

内容新颖、趣味

内容信息充足

内容合规

教学态度

课堂氛围活跃

师生交流情况融洽

上下课准时

教学管理

教学进度分配科学)

课程延展性强

科学严谨

教学方法

场地和器材使用合理

教学内容、口令、动作准确

教学方法设计合理

教学效果

学生学习兴趣提升

学生正确掌握运动技能

学生身心得到锻炼

学生对体育理论掌握

4.结束语

本文以教育学、评价学、统计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相关理论,结合笔者在相关教育岗位上的实践经验,以普通高校校体育教学评价现状为依托,建立了体育教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构建了一个适用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调查评价法确定指标隶属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且以模糊综合评价原理进行评价综合值的确定。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8).

[2]关雅兰.论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学评价[J].河西学院学报.2010(2).

[3]潘雯雯.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现状研究及几点建议[J].浙江体育科学.2005(1).

作者简介:宋和平(1964—),男,汉族,陕西渭南人,渭南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