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发区第一幼儿园,广东广州 510730)
[摘要]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教师需要创设有效的班级环境来促进幼儿的发展。大班幼儿的自主意识、自主情感和自主能力都已经发展到能够参与环境创设的水平,因此,教师应当巧妙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支持他们创造富有儿童痕迹的班级环境。首先,教师应当培养幼儿创设班级环境的自主意识,使幼儿明确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其次,教师需要激发幼儿创设班级环境的自主情感,使幼儿愿意并热爱自己的班级;再次,教师应当提高幼儿创设班级环境的自主能力,使幼儿在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获得归属感和自信心。
[关键词] 大班幼儿; 自主性; 班级环境创设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身心尚未正式发展的幼儿来说,幼儿园班级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1]《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宜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2]
以上有关幼儿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已经明确指出了班级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创设有效的班级环境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也已经成为幼师队伍的共识,但是如何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真正创设有效的、具有儿童痕迹的班级环境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什么是有效的班级环境
心理学上认为“环境指在人的心理、意识之外,对人的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之和,既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与变化。”[3]朱家雄[4]认为:幼儿园环境包括有机体本身以外的,影响人的发展的幼儿园中的一切外部条件和事件。
蒙台梭利主张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儿童必须依赖与周围环境的交流,才能了解自己、了解环境,才能发展出完整的人格。[5]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发展的,但儿童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因此,教师和家长不仅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环境,还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这是家长和教师的基本责任。[6]
著名人类发展生态理论的创始人尤•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认为[7]: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影响。其中,小环境系统主要是一些活动、角色以及人际关系模式。这些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是身处特定环境发展中的个体亲身经历的,必须是个体直接面对和接触的并具有某种物质和物理特征的。
瑞吉欧教育理念把环境看作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8]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在班级环境创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需求。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作用,更要有幼儿的参与,也要有家长的配合。班级环境创设的目标至少包括五个方面:1.推动儿童专心致志的同他人进行合作以及探索感兴趣的对象。2.展现儿童的身份与形象。3.推动儿童进行多视角、多渠道联结。4.提升幸福感。5.鼓励家长参与班级环境创设。
幼儿园班级环境是指在幼儿园班级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和精神要素的总和。本文中的环境主要是指幼儿园班级的物质环境。幼儿的成长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效的班级环境能够刺激幼儿进行积极的思考与行动,幼儿能很好的与环境互动,在互动过程中为幼儿的学习及沟通搭建平台,使环境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与作用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9]。
二、大班幼儿的自主性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10]中明确指出“幼儿为本,即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1]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从以上文件中不难看出,“主动性”、“个性”、“自主性”等词汇是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的关键词,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也已经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幼儿是发展的主体,更是自我活动的主体,尤其是大班幼儿,他们的自主性应该贯彻到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关自主性的研究最初起源于心理学界。精神分析学派的哈特曼[12]认为自主性的发展即独立于本我之外的自我发展。人本主义学派[13]将自主性的发展看作是一个主体能动的过程。认知心理学派的皮亚杰[14]认为自主性即主体结构的自我调节性。Hill和 Holmbeck [15
]认为自主性可以分为认知自主、情感自主和行为自主。
我国学者刘晓娟[16]认为培养幼儿的自主性不仅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还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本文中幼儿的自主性是指幼儿自己主宰自己的活动的心理过程,它是与被动性相对立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方式[17]。自主性是幼儿人格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自主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孙学勤[18]认为幼师在进行幼儿园墙面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如果能清晰、明确环境布置的教育性和目的性,就能很好的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幼儿主动积极性和自主性的发展。
大班幼儿的年龄处于5—6岁,与小班和中班相比,身心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审美能力等明显提高。随着小肌肉运动技能的发展,他们的双手更加灵巧、动手操作能力大大加强、自我意识和创造欲望越来越强烈。如在美工活动中幼儿会用多种工具进行创作,在音乐活动中会通过歌舞、乐器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
如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参与到班级环境的创设中成为一线教师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问题。
三、如何发挥大班幼儿的自主性创设有效的班级环境
首先,教师应当培养幼儿创设班级环境的自主意识,使幼儿明确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教师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19];为幼儿提供人际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加以指导;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次,教师需要激发幼儿创设班级环境的自主情感,使幼儿愿意并热爱自己的班级。幼儿教育的核心是爱的教育,教师应当培养幼儿对班级集体的爱,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形成安全感、信赖感[20]。
再次,教师应当提高幼儿创设班级环境的自主能力,使幼儿在能力提升的过程中获得归属感和自信心。教师可以通过一日生活潜移默化的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比如一起设计或者绘制班级环境创设的平面图,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21]。
参考文献:
[1][11][19][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M].1996(6).
[3]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0).
[4]朱家雄,华爱华.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和发展的研究[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
[5]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原著:童年的秘密[M].玛丽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丛书编委会. 中
国妇女出版社,2012(1) .
[6][9]夏小芳. 幼儿园班级环境常设有效性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7]Bronfenbrenner,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ences by nature and design[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8](美)卡洛琳·爱德华兹、莱拉·甘第尼、乔治·福尔曼著,尹坚勤、王坚红、沈尹婧译.孩子的一百种语言转型时期的瑞吉欧·艾米利亚经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3).
[10]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M]. 2012(1).
[12]刘翔平.哈特曼自我心理述评[J].心理科学,2001(5).
[13]杨鑫辉主编.心理学通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14]雷永生.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述评[M].人民出版社,1999.
[15] Greenberger, E. Defining psychosocial maturity in adolescence. Advances in Child Behavioral Analysis & Therapy, 1984,3.
[16]刘晓娟.幼儿自主性培养探析[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酒城教育,2016(2).
[17]李翠芳,夏小红,张懿芳主编. 幼儿自主性发展的教育研究[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
[18]孙学勤.发挥墙饰的教育功能[J].学前教育研究,2001(6).
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青年教师发展专项课题“如何运用瑞吉欧档案记录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QNJSKT00936。
作者简介:刘玉贤,广州开发区第一幼儿园课程主管,硕士研究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