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 山东潍坊 262600
2017年2月---2019年9月,我院对76例哮喘患儿父母焦虑、抑郁状况进行了心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76例哮喘患儿诊断均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 )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76例哮喘患儿父母愿意接受此项调查研究,文化程度初中以上,无智力障碍、精神异常或患重大身体疾病。
1.2方法:(1)心理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以真诚体贴的服务态度,取得他们的信任,认真倾听患儿父母的倾诉,给与足够的尊重和关心,形成一种互信互尊的关系。(2)认知干预:向患儿父母进行哮喘防治知识宣教,让家长了解哮喘产生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方法及如何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熟悉哮喘发作先兆及处理办法。使他们对疾病有深入的了解,积极配合治疗。(3)情绪干预:根据患儿父母不同的心理特点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多与他们沟通,进行换位思考,站在患儿父母的角度上看待所面临的问题,鼓励他们表达内心感受,必要时请心里专业人员与特殊需要的患儿父母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
1.3评价标准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自评焦虑量表(SAS)进行抑郁、焦虑的评定[2]。得分越高,说明焦虑和抑郁的程度越严重。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患儿父母SA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儿父母SDS SAS评分比较(分x±s)
项目 n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
SAS 76 45.1 ±10.9 29.4±5.9 2.624 0.013
SDS 76 52.9 ±9.3 35.2±8.1 2.354 0.046
3.讨论
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以及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育。在哮喘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家长的积极配合至关重要。由于哮喘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具体的过程,许多家长缺乏正确的哮喘防治知识,对疾病认识不足,对吸入疗法没有信心,担心疾病和激素治疗对患儿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发生一些心理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患儿的治疗效果。致使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降低,不能及时就医或不能坚持治疗,使治疗延时,不规范,病情反复发作,得不到有效控制,或一旦哮喘得到控制便自主停药,以致再发哮喘,前功尽弃。因此,在关注儿童哮喘的同时,也要关心哮喘患儿父母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心理干预,使他们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让哮喘患儿及父母对哮喘防治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和良好的依从性,坚持治疗,不轻信虚假广告,不中断治疗,严防乱投医。提高哮喘患儿及其父母具有自我控制疾病的能力,预防各种触发因素,及早控制哮喘发作,减少发作次数,减轻发作程度,将哮喘急诊降低至最少。使患儿肺功能维持或接近正常水平,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让其参加正常的活动、学习、游戏及体育活动,享受健康生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本研究通过对哮喘患儿父母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患儿父母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表明对哮喘儿童父母进行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对疾病的防控意识,能够规范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对哮喘患儿的治疗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中华儿科杂志,2016 年54(3):167-181.
[2]宋宇,徐菲,杨威,等.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B):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