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64000
摘要:早在遥远的宋代,司马光就曾经说过,“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这句话阐明了心理健康的对一个人终身的重要性。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心理健康。同时,随着城镇化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学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了合并,寄宿制小学也随之产生。虽然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更优质的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同时很多小学生不得不离开家,住在学校,即使在一定程度上有老师的指导和关心,但是学生真的能够适应么,这会不会给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带来影响呢?所以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关注小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以及其他的教育工作者都要意识到,即使寄宿制学校已经十分普遍,各种各种寄宿制中学比比皆是,大学基本是寄宿制的。但是小学生和初中生以及大学生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寄宿制小学生应该更受到社会的关注。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还未成熟,各方面能力较低,有许多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不能够像中学生以及大学生那样有效的解决。小学生因为各方面都没有坚实的基础,面对新环境时是他们会往往手足无措。如果这时候我们正确引导,那学生便会很快的进入愉快的活和学习中,不会产生与之相关的心理障碍。与之相反,如果我们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小学生在面对新环境久久不能适应的时候,就会郁闷不堪,长期以往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还会产生心理障碍。
二、老师要转变意识,增加知识,真正重视起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1.教师要有高尚的师德,要热爱学生。对寄宿制学生,教师要有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和关心。那他们就不会产生离开家庭的寂寞,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够及时发现寄宿制小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才能够因材施教,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关心和爱护寄宿制小学生不仅是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事情,也是每位任课老师的责任和义务。
2.主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由于农村小学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许多老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认知。认为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在他们眼里是不存在的。因此老师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理论知识,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必须是科学的,否则不仅不能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障碍,会让学生的心理创伤更为严重。
三、学校要创新管理方式,加大心理健康建设投入
1.要加强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比如,可以利用讲座、论坛的形式。老师们首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理论方面的掌握,有了理论的支持才能够指导实践。可以邀请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来学校做演讲,让老师们感受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更可以让有心理学背景的一线教师分享他们对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辅导经验,任课老师长期在一线工作对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现状会比较了解。
2.建立心理咨询室,寄宿制小学生因为长期离开家,没有亲人的陪伴和照顾,遇到问题没有地方倾诉,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有了固定的心理健康咨询老师,学生如果遇到自己不能排解的难题就有了可以倾诉的地方,有了一个避风的港湾,寄宿制学生心理上也能得到安慰,不至于觉得自己很孤单,很无助。在这个心理咨询室里,学生不仅能够倾诉自己的想法和心里的郁闷,也可以一下进行放松训练,心理疗法等。建立心理咨询师不仅是要治疗学生的心理障碍,同时还要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
3.多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寄宿制小学生的生活充满乐趣。学校摒除为成绩论的观念,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绝不仅仅只是智力方面的的发展。要多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和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的课外活动和课外时间活动不仅能够转移注意力,一些体育活动,比如运动会等也能够让学生的郁闷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泄。集体活动,学生必须要在集体中参与,能够增强与他同学和老师的感情,能够改善某些寄宿制生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和困难 。
4.创新寄宿制小学生管理体制,作为学校领导和老师要保证寄宿制小学生的安全,我们可以理解也值得肯定。我们能不能再保证他们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呢? 长期的高压管理会让学生感到紧张焦虑,坐立不安等症状 ,我们现在提倡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相信学生。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不仅仅表现在班级管理当中,我们要开拓思路,放开眼界,学生在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他们慢慢的会把宿舍和学校当成他们第二个家,把同学和老师当做亲人。这样他们长期所离开家和亲人的那些不好的情绪和性格会慢慢的消散而去 。
四、加强家校合作,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
1.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的,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让他们意识到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亚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自己的孩子有某些心理问题,并不代表着他是一个坏孩子,积极的正视才是根本之道。
2.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提到:"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为了学生的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联合起来,形成股强大的教育力量,切实为青少年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鼓励家长积极进行家校合作,家长要主动地和学校老师沟通,毕竟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学校还可以让家长定期学校参观,让家长清楚地了解寄宿制小学生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况。
3.在召开家长会时,重点提到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性。在召开家长会时,我们传统的形式就是老师汇报学生的成绩,品德行为表现等。我们要打破这一传统思路。许多农村家长或是文化程度不高,或是因为工作太忙,无暇学习辅导孩子心理健康的方式。在召开家长会时,就可以交给家长一些简单的心理疗法,行为疗法。让家长对基本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方法有一个简单的掌握和了解。 参考文献【1】杨振军. 浅析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策略[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4, 000(033):29-29,30.